走到人生边上_杨绛【完结】(5)

阅读记录

  我试图摆脱一切成见,按照合理的规律,合乎逻辅的推理,依靠实际生活经验,自己思考。我要从平时不在意的地方,发现问题,解答问题:能证实的予以肯定,不能证实的存疑。这样~步一步自问自答,看能探索多远。好在我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无党无派,也不是教徒,没什么条条框框干碍我思想的自由。而我所想的,只是浅显的事,不是专门之学,普通人都明白。

  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有人说。灵魂来处来,去处去 。哪儿来的 ?又回哪儿去呢?说这话的,是意味着灵魂是上帝给的,死了又回到上帝那儿去 。可是上帝存在吗?灵魂不死吗?

  一神和鬼的问题

  现在崇尚科学,时髦的口号是“上帝已经死了”。说到信念,就是唯心,也就是迷信了 。唯心,可以和迷信画上等号吗?现在思想进步的人,也讲“真、善、美气”真、善、美”看得见吗 ?摸得着吗?看不见、摸不着的,不是只能心里明白吗?信念是看不见的,只能领悟 。从“知”到“悟”,有些距离,但并非不能逾越的,只是小小一步飞跃,认识从“量变”进而为“质变”罢了 。是不是“迷”,可以笨笨实实用合理的方法和逻蟹的推理来反证。比如说吧,假如我相信大自然有规律,我这点信念出于我累积的知识 。我看到一代代科学家已发现了许多规律 。规律可能是错误的(如早期关于天体运行的规律)。可以推翻 ;规律可能是不全面的,可以突破,可以补充 。反过来说,大自然如果没有规律,科学家又何从探索?何从发现?又何从证实呢?大自然有规律这点信念,是由知识的累积,进一步而领悟的。然后又由反证而肯定。相信大自然有规律,能说是迷信吗?是否可以肯定不是迷信呀 ?

  科学愈昌明。自然界的定律也发现得愈多,愈精密 。一切定律(指经过考验,全世界科学家都已承认的定律)。不论是有关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等等,每一学科的定律,都融会贯通,互相补充,放之四海而皆准 。我相信这个秩序井然的大自然,不可能是偶然,该是有规划、有主宰的吧?不然的话,怎能有这么多又普遍又永恒的定律呢?

  有人说,物质在突发的运动中,动出了定律 。但科学的定律是多么精确,多么一丝不苟,多么普遍一致呀!如果物质自己能动出这么精密的定律来,这物质就不是物质而有灵性了。该是成了精了 。但精怪各行其道,不会动出普遍一致的定律来。大自然想必有神明的主宰,物质按他的规定运动 。所以相信大自然的神明,是由累积的知识,进而成为信念,而这个信念,又经过合理的反证,好像不能推翻,只能肯定 。相信大自然的神明,或神明的大自然,我觉得是合乎理性的,能说是迷信吗 ?

  大自然的神明,或神明的大自然,按我国熟悉的称呼,就称”天”,老百姓称老天爷或天老爷,文雅些称”上天”、”天公”、”上苍”,名称不同。所指的实体都是相同的。

  例如孔子曰 :“天何盲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十七》)“吾谁欺,欺天乎?”( 《于罕第九》)“知我者,其天乎”“ “宪问十四》”“获罪于天,无所裤也。”( 《八佾第三》 )“天生德于予,……” ( 《述而第七》)以上只是略举几个《论语 》里的“天”,不就是指神明的大自然或大自然的神明吗?

  有人因为《论语》樊迟问知,于曰:“敬鬼神而远之。” (《雍也第六》)就以为孔子对鬼神敬而远之 。但孔子对鬼神并不敬而远之 。《中庸》第十六章,子思转述孔子的话:“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勿见,听之而勿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 《诗》曰 :“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又, 《中庸》第一章“莫见乎隐。莫显乎徽,故君子慎其独也 。”

  《中庸 B所记的话,我按注解解释如下。第十六章说 :“祭祀的时候,鬼神虽然看不见,听不见,万物都体现了神灵的存在 ;祭祀的时候,神灵就在你头顶上,就在你左右”。接着引用《诗经·大雅·抑》之篇 :“神来了呀,神是什么模样都无从想像,我们哪敢怠慢呀 。”这几句诗,表达了对神的敬畏 。

  《中庸 第一章里说 :“最隐蔽的地方,最微小的事,最使你本相毕露,你以为独自一人的时候投入看见,就想放肆啦?小心呀”君子在独自一人的时候特别谨慎。”

  读《论语 》。可以看到孔子对每个门弟子都给予适当的答复。问同样的问题,从没有同样的回答 。这是孔子因人施教 。樊迟是个并不高明的弟子 。他曾问孔子怎样种田,怎样种菜 。孔子说他不如老农,不如老圃。楼下说“小人哉。樊须也”( 《子路十三 》) 。一次,樊迟问知{智) 。 ( 《颜渊十二》)子曰 :“知人 。”樊迟不懂,问这话什么意思?孔子解辟了一通。他还是不懂,私下又把夫子的解释问子夏 。他大概还是没懂,又一次问知,孔子曰:产敬鬼神而远之。这回他算是懂了吧,没再问 。可是《论 语》和《中庸 》里所称的“鬼神”,肯定所指不同。《中庸》里的“鬼神”,能“敬而远之”吗? 《中庸》和 《论语 》讲“鬼神”的话,显然是矛盾的 。那么,我们相信哪一说呢?

  孔子十九岁成家,二十岁生鲤。字伯鱼 。伯鱼生傲,字子思。伯鱼先孔子死。据《史记·孔子世家 》。伯鱼享年五十 。那么,孔子已经七十岁了 。而颜渊还死在他死以后。子路又死在颜渊之后,孔子享年七十三。他七十岁以后经历了那么多丧亡吗?而伯鱼几岁得子,没有记载 。孔子去世时子恩几岁。无从考证 。反正孔子暮年丧伯鱼之后,子思是他唯一的孙儿。孔子能不教他吗?孔子想必爱重这个孙儿。他如果年岁已长,当然会跟着祖父学习。当时孔子的门弟子已有两位相当于助教的有若和曾参,称有子、曾子 。子思师事曾参 。如果他当时已有十五、六岁,他是后辈。师事助数是理所当然 。如果他还幼小。孔子一定把他托付给最信赖的弟子。

  曾参显然是他最贴心的弟子。试着他们俩的谈话 。孔子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孔子走了,门人间曾子,夫子什么意思?曾子日产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里仁第四》)哪个门弟子能这么了解孔子呢?子思可能直接听到泣祖父的教诲,也可能由曾参传授。

  《论语》子贡回 :“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公冶长第五 》) 。这不过说明,孔子对有些重要的问题,不轻易和门弟子谈论 。子思作《中庸 》,第一章开宗明义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这是孔子的大道理,也是他的心里话,如果不是贴心的弟子,是听不到的。子思怕祖父的心里话久而失传,所以作《中庸》。这是多么郑重的事,子思能违反祖父的心意而随意乱说吗?

52书库推荐浏览: 杨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