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闷的中国人_梁晓声【完结】(18)

阅读记录

  环视我们的生活,谁都不难发现——中国正“速成”地派生着一茬又一茬的大小“贵族”。长则十几年内,短则几年内,再短甚至一年内、几个月内、几天内,一些原本朴朴实实的老百姓的孙儿孙女,就摇身一变,成为“大款”、“富豪”,起码是什么“老板”的公子或千金了。这一种变当然也是好事,总比他们永远是老百姓的孙儿孙女,甚至不幸沦为贫儿妓女要好。但遗憾的是,他们一旦“贵族”起来,在风度、礼仪、言谈举止方面,反而变得越发地缺少甚至没有教养,变得像小居鲁士一样。而他们的成了“大款”、“富豪”或“老板”的父辈,也那么自然而然地便忘了自己其实是——可能不久前仍是老百姓的儿子。他们对他们自己像小居鲁士一样骄横跋扈,目中无人,不可一世,专善比阔比奢的儿子,又往往是那么地沾沾自喜。

  这些个“速成”起来的中国“贵族”,对平民百姓的轻蔑,毫无感情,毫无体恤,毫无慈悲,据我所知,据我看来,是比巴尔扎克笔下的某些贵族人物对平民百姓的恶劣的“阶级立场”尤甚的。

  所以中国有话道是“千好万好,不如有个好爸”。

  所以当代中国人一般只比“爸”而不怎么比“爷”。

  因为一比祖父,现今的许多达官新贵、才子精英、文人学士、名媛淑女,则也许统统都只不过是农民的孙儿孙女了。

  所以,巴尔扎克的名言,放之于中国而不准也。

  培养一个劣等贵族是极容易的!

  3.大人与孩子的非正常关系

  有一所小学校的校长,在倡导孩子们自觉培养读书习惯的时候,脱口说出一句话——如果截止到某月某日,大家的读书量都达到了15万字,那么我将会高兴地从家里爬到学校去。

  也许孩子们都巴望着看到他们的校长是怎么样从家里爬到学校来的吧,总之,到了那一个日子,每人的读书量都达到了15万字,有的孩子还超过了。

  于是他们在学校里给校长打电话,问他是否还记得自己说过的话。当然,首先是通报了他们的读书情况。

  校长听了很高兴,欣然答道:“那么你们等着吧,我这就从家里爬到学校去!”

  于是他开始了他平生第一次长距离的爬行。马路上自然是不允许一个能够行走的人按自己的路线爬行的,他只得绕路从一块草坪爬向另一块草坪,曲折接近学校。过往车辆的司机们明白了他为什么爬行后,纷纷鸣笛向他致意,为他加油。许多孩子得知自己的校长说到做到,离开学校迎接他,陪伴他爬行。

  他磨破了几双手套,磨破了裤子,磨破了膝盖。三个多小时以后,他终于爬到了学校,全校学生为之欢呼,争着与他亲吻、拥抱。

  这件事发生在美国。

  我知道这件事,是因为它登在《译林》杂志2007年第10期,非原发之文,摘自《天津日报》。很短,题目是《信守承诺》。

  有些短文受我喜欢,乃因使我联想多多。

  此短文便使我联想多多,而且都与信守承诺的榜样无关。

  首先我想到的是孩子们和大人们的关系。

  说到底,我们人类社会也是由几种人类关系构成的,主要是男人和女人的关系;其次是“治”和“被治”的关系;再其次是强者和弱者的关系;当然,还有穷与富的关系;精英者与平凡者的关系等等,不一而足。

  所有之人类关系,说到底无非是两种关系,即现实关系和心理关系。现实关系主要由政治和经济所决定,心理关系则大受文化的影响。有时文化对人类之心理关系的影响,反而要强大过由政治和经济所决定的现实关系。进言之,没有文化作用的介入,人类对和谐社会的祈愿,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法国的《人权宣言》和美国的《独立宣言》不仅是政治纲领,更是文化纲领。

  而孩子们和大人们的关系,在我们中国人这儿,虽然当下已被研究很多,关系很多,但基本立场往往是大人们的立场,即强者和优势者的立场。一方面,大人们对孩子们的越来越自我中心,甚至越来越霸悍忧虑重重;另一方面,孩子们却一向觉得,相对于大人,他们普遍是弱者,是“被治”之人。从心理学上分析,全世界的孩子都或多或少有一种接近着受大人们“压迫”的“小人儿”心态。这一种心态所巴望的,往往不是“再多爱我几分”或“我们是平等的”,有时直接就变弱为强,让大人们也尝尝弱者“下场”的机会。连所谓“女权主义”的产生,那也根本不是因为全世界的男人爱女人爱得不够了,或人类社会到了近当代,男女平等的意识反而比古代还倒退了,它也直接就是女人们企图“也让男人们尝一尝弱者滋味”之心理的社会反映。

  女人们尚且如此“耍小孩儿脾气”,何况孩子们本身?

  美国的孩子们伺机“报复”大人们的心理最强烈。美国佬深谙他们的孩子们的此种心理,他们以大人们的“老谋深算”应对之,方式方法之一便是以大量的娱乐文化加以抵消,所以美国拍出了世界上最多的儿童电影。而在不少美国版的儿童电影中,儿童不但是当之无愧的主角,还是强者、优势者、大人们的同情者、爱者和义不容辞的拯救者。他们足智多谋、临危不惧、举重若轻、英勇果敢,往往比大人更有责任感、使命感、道义精神。那一类美国儿童电影的主题一言以蔽之便是——“感谢孩子们!没有孩子们,大人们可怎么办?美国可怎么办?”甚至,“世界可怎么办?”

  同时,一切类型的、形形色色的、通常不被普遍的孩子们所喜欢尤其被他们所嫌恶的大人们,又尤其是在大人们看来也很坏的大人们,几乎皆在影片中被调侃过、捉弄过、帮助教育过和被惩罚过了。

  再回到《信守承诺》这一篇短文来谈——老实说,我不太相信那是一件真事,猜测其很可能是某一部影视剧中的情节。但不管其真实与否,都不妨碍我们借此来分析一下孩子们的心理。

  为什么当校长承诺“自己将会高兴地从家里爬到学校去”,孩子们读书的“热忱”就那么高涨、那么一致起来了呢?

  起码有一部分孩子,肯定是为了看到校长从家里爬到了学校才决心读书读够15万字的。

  于是事情成了一场心理战争,许多是小学生的孩子和一位是小学校长的大人之间的心理战争。

  在许多孩子一方,为了看到他们生活中的一号权威人物在光天化日之下爬行,他们宁愿完成一项他们自己并不情愿完成的“任务”。在校长亦即大人一方,你寄希望于某种结果,你就得为自己那一种希望付出一定代价。

  这是那些小学生们头脑里的公平法则。

  在大人一方,初衷是良好的。在“小人儿”们一方,心理很有些“吊诡”。而结果呢,同样是良好的,可谓“双赢”。并且,每一方都获得了双份的正面收获。于“小人儿”们,皆读了15万字的书籍(我想那位校长的希望是以读好书为前提的),还被大人信守承诺的诚意所感动了。于那一位校长,他倡导孩子们自觉培养读书习惯的愿望实现了(起码实现了一次),同时还提高了声望,赢得了意料之外的爱戴。

52书库推荐浏览: 梁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