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怨江湖_高阳【完结】(16)

阅读记录

  “说得有道理啊!看起来倒真还是个好官。”刘不才深深点头。

  “可惜好官做不长!”

  “为什么?”刘不才很关切地问。

  “也是为一桩刑名案子——一”

  这桩案子,极其离奇。池大老爷属下有户人家,只有母女两个人;女儿叫采春,公认绝色。从小许婚何氏,本是52书库;以后何家败落,父母双亡,只剩下未过门的女婿一个人,刻苦用功,希望重振家声。

  二十岁那年,姓何的中了秀才;请媒人到女家订婚期。采春的母亲表示,她别无子女,而女婿又只有一个人,不如两家并做一家,做个入赘女婿,顶两家的香烟。

  何秀才本不愿入赘,只为听说采春是绝色,看在美妻的份上,勉强依从。结亲那天,大宴宾朋,无不夸赞新妇,国色无双。何秀才亦相当得意,喜滋滋入洞房去饮合欢酒,酒到杯干,几乎大醉。

  厅上宾客未散,正在畅饮之际,突生巨变;只见新郎格从洞房中奔出来,散发披面,大呼大叫,往外直奔。宾客大骇,有人想拦住他,已自不及;新郎出门狂奔,奔出一里多外,大河当前,新郎官扑通一声,跳入河中,水花四溅之下,寂然无声,看起来已经灭顶了。

  当时有个热心的宾客,原是新郎格的同窗名叫张仲义;一路从后面追来,眼看他跳入河中,无法救他,望河兴叹,顿了半天的足,凄凄惨惨的回到女家,报告凶信。

  这时采春跟她的母亲,焦急万状;一听张仲义的话,采春首先就大哭,说新郎倌喝酒喝得好妹地,忽然冲出门外;料想必有人拦住他,怎么发生这样的事?必是张仲义存心不良,杀了她的丈夫。当时母女俩撒泼哭闹;揪住张仲义不放,一直闹到官里。

  这变了一桩无头案。张仲义当然没有杀人的道理;县官倒也明白,当堂释放。但是新郎棺到哪里去了呢?或者一时得了失心疯,做出这样自速其死的举动来,可是尸首呢?

  因为尸首无着,不能结案;但苦主不追,又无凶手,便成了不知道如何作处理的悬案——这是池大老爷前任的事;接收时,照例要将这件悬案接了过来。

  接虽接了过来。摆着也不要紧。哪知有一天池大老爷心血来潮,调出这件案子来细看,大为疑惑,因为太不近情理。

  于是他找了刑房来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回大老爷的话,这个何秀才有痰症;那天洞房花烛,大概高兴过度,又多喝下几杯酒,犯了痰症,所以投河死了。”

  “尸首呢?”池大老爷问,“河又不是海,还会漂走吗?”

  “大老爷!”书办扬着脸说,“苦主不追,何必麻烦?”

  看样子竟是出言恫吓,池大老爷是何等样人?哪能吃他这一套;当即沉着脸说道:“你写个禀帖来,说苦主不追,我就可以不问;我拿你的禀帖附案,也好有个交代。”

  刑房书办大骇。原当这位大老爷不过聪明而已,谁知竟是老公事,真正有眼不识泰山。当时知趣,换了副神态,齐肩弯腰,陪着笑说:“大老爷真是在说笑了!书办哪敢拿大老爷的主意;说案子可以不问。”

  “既然你也知道不能不问,那就下去预备,提苦主、证人,明天一早到堂。”

  书办应诺着,连夜传知。第二天上午,池大老爷坐堂,先提证人张仲义,细问当时的情形,与原供无异,便先吩咐退下;接着再提苦主。

  苦主上堂,眼睛一亮。池大老爷平生从未见过这样的绝色;心里立刻浮起一阵疑云,再细看采春时,疑云更重——他不是那些书呆子县官;采春眉梢眼角间无意流露的春色,瞒不过他那一双见多识广的眼睛。

  再看她母亲,也是一脸精明,越发觉得其中必有蹊跷;因而问话也就不同,不问当时洞房花烛的突变,却问她的家境。

  采春的母亲娘家姓张,夫家姓林;池大老爷问道:“林张氏,你女婿投河身死以后,家里如何度日?”

  “小妇人家原有几亩薄田,勉强可以过日子。”

  “当初你招赘何秀才,是为了老年有靠,是不是?”

  “是!”

  “如今你女婿死了,”池大老爷问道,“那又靠什么人?”

  “一无倚靠,只有靠自己。”

  “为啥不再招赘一个?”他大老爷说,“我看你女儿年纪也还轻;况且虽拜了堂,未曾回房,依旧是小姐的身份。”

  林张氏不防池大老爷不问案情,倒关心她女儿的终身,一时竟无从回答,期期艾文地答道:“倒不曾想到。”

  “你虽不曾想到,人家看你女儿这份人才,总也有来求亲的?”

  这一次林张氏答得很快:“没有!”她又加了一句:“从没有。”

  池大老爷不再问下去了,“你倒说,”他这才问到案情,“你女婿是不是有痰症?”

  “人家都这样说。小妇人事先不知道;若是知道,也决不肯将女儿配给他了。”

  “是从小许配?”

  “是”

  “既是从小许配,平日总有往来;就不往来,总也通通消息,岂有不知道何秀才有痰症的道理。”

  “实在不知道。”

  “喔!”池大老爷又问:“你女婿投了河,尸首打捞过没有?”

  “怎么没有打捞?一连捞了三天,什么都没有捞着。”

  没有捞着就是没有捞着,说“什么都没有捞着”倒提醒了池大老爷,“投水的人,总有鞋子、帽子,或者随身携带的荷包、毛巾之类的小东西失落,”他提高了声音问:“难道这些东西一件都没有?”

  “没有。”

  “这不奇怪吗?林张氏,我问你;这是什么道理,你想过没有?”

  “想过啊!小妇人跟我这个女儿;怎么样想也想不透其中的道理。”

  “这倒真是奇事!莫非不曾投河?”

  “是投了河的。”林张氏很快接口,“小妇人女婿的朋友亲眼看到的。”

  “喔,就是那个张仲义。”

  “是!”

  “你原来告过张仲义谋害你的女婿?”

  “是的。”林张氏答道,“那是小妇人一时着急,冤枉了好人。”

  问到这里,池大老爷心里有数,这件案子这样{ www.4020.com.cn }子问是问不出究竟来的;目前先要放松一步,才好办事,因而喊道:“书办!”

  刑房书办在堂上伺候,听得呼唤,当即闪了出来,直趋公案旁边,弯下腰凑到县官左右,怕他有什么不便让堂下听见的话要问。

  池大老爷却是有心要让堂下听见,提高了声音说:“何秀才一时犯了痰症,投河身死,既有见证,自然不假。不过尸首无着,不能结案。我倒问你,叫苦主与见证,具一张甘结,叙明原委,确是投河身死,与人何干,以便了结这一件悬案。你看可使得使不得?”

52书库推荐浏览: 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