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莽英雄_高阳【完结】(21)

阅读记录

  “拜托、拜托!”牛道存又加了一句:“麻烦你马上就办。找妥了,中午请你带到舍下来。”

  “是了!”吴大炮站起身来,“我马上就办。”

  吴大炮办事很巴结。也不过牛道存刚刚到家,喝得一碗茶,门上便来通报,说是恒济典的吴朝奉,带着个后生来求见。

  牛道存吩咐在书房接见。所谓“书房”有档案无书籍,向来是牛家的一处“禁地”,下人非奉呼唤,不准擅入,所以门上听得这样交代,心中有数,来客非比等闲,很客气地将吴大炮与那后生引了进来,在院子里等候,直到牛道存出现,方始带入书房。

  “这位就是牛大爷。小松,能替牛大爷办事,是你的造化来了!”

  那名叫小松的后生,圆圆的脸,黑黑的皮肤,举止沉静,显得很结实可靠,牛道存一看便中意,含笑问道:“贵姓?”

  “不敢!敝姓方。”小松用徽州乡音答说。

  方是徽州的大姓,加上他那口音,便更像徽州来的人,牛道存更中意了,转脸向吴大炮说道“承情之至!我请这位方老弟帮帮我的忙,下午就送他回宝号。”

  “不要紧,不要紧!尽管留他在这里使唤。”

  “使唤两字言重了!”牛道存很郑重地叮嘱:“回去,请不必说起,方老弟是在我这里!”

  “当然,当然。”吴大炮很见机地站起身来,“我就告辞了。”

  牛道存亦不挽留,送走了吴大炮,回入书房问道:“方老弟,吴朝奉是怎么跟你说来的?”

  “吴朝奉什么也没有说,只说:”小松,你跟我出去一趟。‘就一直带到府上来了。“

  这平平淡淡的两句话,却是要言不烦,牛道存益发中意,“你到杭州多少日子了?”

  “五个多月。”

  “杭州城里的路熟不熟?”

  “平常不大出去,不太熟。不过,上、中、下城是分得清楚的,我可以问。”

  “嗯!嗯!”牛道存又问。“瓦子巷去过没有?”

  “没有!”方小松答得很快,很坚定。

  “像你这样年纪轻的单身人,到杭州五个多月,没有去过瓦子巷,倒真难得。不过,那个地方总听人说过吧?”

  “听人说过。三瓦两舍,都是‘粉头’。”

  “对了!”牛道存说,“我今天要请你去一趟。你到了那里寻王九妈家,王九妈是个老妖怪,五十岁的人,擦一脸粉,戴一头花,穿的衣服,比十七、八的‘大青娘’还鲜艳,极好认的。”

  “是了。”方小松问,“找到了王九妈,怎么说?”

  “你要说,你要找从绍兴来的做酒客人周四官。圈吉周。

  王九妈也许会问你,从哪里来的?你说徽州。如果再问你,是什么人差遣,找周四官为啥?你都不必告诉她,只说周四官自然知道。“

  “是的。”方小松想了一下问:“对王九妈话是这么说,态度呢?是不是有点为难抱歉的样子?”

  “一点不错!”牛道存大为中意,兴奋地说:“事情一定成功!有你老弟去,我很放心。”

  接下来当然还有一番细谈。牛道存依照信中的指示,费了一上午的功夫,将能想得到该当留心的地方都想到了,当然,有些话不必跟方小松明说,只告诉他该怎么做就是了。

  即令如此,方小松也很明白了,他的差使只是到瓦子巷王九妈家,将一个名叫周四官的家伙引出来,照一照面就算大功告成。这个差使好像很容易,其实不然!如果容易,牛道存何必大费手脚,特为托吴大炮找自己这样一个人?

  意会到此,他不免自问:县衙门里要多少跑腿的没有,必得找到自己?这样看来,自己总有他人所没有的长处。然则那又是什么?第一是徽州人,第二是陌生面孔,可以冒充刚到杭州的徽州人。

  “牛大爷,”他想到该装得像些,“要不要弄套满身是土的衣服穿,看起来好像刚刚经长途赶到。”

  “这倒不必!因为一到地方,先落栈房,当然洗洗脸,换了衣服再去找人。不过,”牛道存又赞了他一句,“你的想法是好的!心很细。”

  “牛大爷夸奖了。不知道还有啥吩咐?”

  “我想就这样了!顶要紧的是,声色不动,也不要自作聪明。‘开口洋盘闭口相’,只要说一句的,千万不要说两句。”

  “是!”。方小松说,“徽州来的班船,通常未牌时分进城,落栈房安顿好了,总要申酉之交才能到瓦子巷。”

  “对!这样当真的去做,就天衣无缝了!”

  霜降已过,快将立冬,白昼短了,申时刚过,暮色已至。瓦子巷是纸醉金迷的地方,王九妈家临街的楼窗上,四盏纱灯已点得明晃晃了。

  方小松虽然老练,却还是第一次来到勾栏人家,望着那些衣帽光鲜的阔客,大摇大摆地进进出出,忽有自惭形秽之感。可是,这分怯意,却使他意识到自己更像一个来自异地的乡巴佬,所以索性装得畏缩缩地向前问讯:“请问,这里可是王九妈家?”

  问得很巧,正问到王九妈的侄子,他是受了嘱咐的,将他上下打量了一番,反问一句:“你要找哪位?”

  “我要找王九妈。”

  “有什么事吗?”

  “是的。”方小松答说:“有要紧事,要跟王九妈当面讲。”

  “好的。请进来坐一坐再说。”

  王九妈听得果然有此来访的生客,自然不敢怠慢,先通知了徐海,然后依照预定的步骤将方小松延入帐房后面的小房间相谈。

  “贵姓?”

  “我姓方。”

  “方爷找我,有什么贵干?”

  “我要看绍兴的做酒客人周四官。”

  “方爷跟周四官是朋友?”王九妈照徐海所教的话问,“还是十千岁派方爷来的?”

  方小松不防有此一问,完全摸不清是怎么回事?本想含糊糊地答应,而话到口边,忽然想起牛道存的告诫:“不要自作聪明!”因而立即改口,照实回答:“什么十千岁?我不知道。”

  “那么,是哪位派你来的呢?”

  “这,”方小松陪笑答道:“对不起!我不能告诉你。”

  王九妈觉得很满意,完全相信徐海说的是真话——徐海告诉她,为镇守太监把家的“十千岁”,预备盗卖一批珠宝,将会派人来送信接头,而送信的人绝不会承认是十千岁所派,自然也不会透露是谁所遣。经此问答印证,果如所言,那就完全“对路”了。

  “方爷,”王九妈又问:“你可有信物?”

  “有的!”

  “请拿出来看看。”

52书库推荐浏览: 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