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就是这么生猛_雾满拦江【4部完结】(19)

阅读记录

  谭嗣同的麻烦在于他家境不好,幼年丧母,继母有事没事就虐待他,所以志士谭嗣同只晓得如何被虐待,却不晓得如何杀老太太。其余几位,还比不了谭嗣同,就更不要说了。

  眼见这么多改革家凑在一起,却连杀个人都不会,康有为沉下了脸:你们都不行,那就只有等毕永年了。

  15.杀人游戏

  话说那毕永年,戊戌变法的1898年,他刚刚十八岁,但此人自幼生长于军中,有一身惊人的武艺,后来成为了哥老会的业务骨干,称得上古惑仔中的老大了,经常往来于汉口、岳州、新堤及长沙等地。江湖中人,多闻其名。

  更兼毕永年为人豪放不羁,仗义轻财,所以各堂口兄弟,各地的龙头老大都渴望与毕永年结识——好弄点银子来花差花差。

  毕永年的名头之大,不唯是各地江湖老大听得耳朵都出了茧子,就连洋人也听说了。

  遂有日本平山周、井山雅二等浪人于烟台找到毕永年,希望傻瓜老毕赞助给他们一点旅费……于是毕永年干脆带这俩穿塌拉板的东洋浪客来到了京城,要大干一场。

  当毕永年意气风发地带领日本人向大京城进发的时候,袁世凯也正跟在一个日本人屁股后面回到了京城。

  和袁世凯在一起的这个日本人,名气却是大得很。

  他便是于甲午海战中击溃了中国海防力量的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此番来中国,纯粹是个人私费旅游,来中国他最想见到的人就是袁世凯,因为老袁曾一个人将日本人挡在朝鲜外整整十二年之久,这样的人物,伊藤博文不瞧瞧其模样,那可是死不瞑目啊。

  这边会党英雄毕永年和大滑头袁世凯这两拨人,各自带着一拨日本人分路进京,而京城中的光绪皇帝却突然下了一道密旨。

  密诏发给了维新六君子之一的杨锐。

  之所以将密诏发给杨锐,是因为杨锐是戊戌变法六君子中最为老成持重的。可是老成持重的杨锐有个良好的习惯,喜欢猜谜语,他接到密诏后,先不急着打开,而是放在桌上猜谜语:猜一猜,皇上在这上面写了什么?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如此猜了三天,打开一看,顿时眉开眼笑,哈哈哈,原来是圣上危殆,哈哈哈,慈禧太后生气了,要干掉皇帝,哈哈哈,这真是太好玩了——这离奇到了不可思议的历史,见《戊戌变法文献资料系目》第1018页:近来朕仰窥皇太后圣意,不愿将法尽变,并不欲将此辈荒谬昏庸之大臣废黜,而用通达英勇之人令其议政,以为恐失人心。必欲朕一旦痛切降旨,将旧法尽变,而尽废黜此辈昏庸之人,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它!

  圣上危殆没关系,这不,会党英雄毕永年已经进京了嘛。

  毕永年一到,就受到了康有为的亲切接见。

  1898年9月14日夜九时,康有为召毕永年到他的卧室中,说道:你可知道今日面临的危局吗?太后打算于九月天津大阅兵时杀害皇上,到时候怎么办呢?我想要效法唐朝张柬之废武后之举,然而天子手无寸兵,很难举事,我已奏请皇上召袁世凯入京,希望你来帮助我。

  毕永年狐疑地问道:袁世凯是李鸿章的人,而李鸿章又是太后的人,恐怕不可以用吧?更何况袁世凯那人也不是可以谋事之人,我听说他在高丽时被几个日本浪人吓得尿了裤子,私自逃回,像这种无胆之人,能靠得住吗?

  康有为道:这个你尽管放心,袁世凯两天前已经到了京城,我已令人去他那里行反间之计,袁世凯愚蠢,必然中我妙计。现在袁世凯已经深信他之所以升官太慢,就是因为太后与荣禄作梗,此时已经恨透了太后和荣禄。而且我已经奏知皇上,在召见袁世凯的时候,隆以礼貌,抚以温言,又当面赏给茶食,这样袁必愈生感激而图报答了。

  最后,康有为吩咐毕永年:你且耐心等待着,我还有重要的事情让你来办。

  饶是那毕永年久惯江湖风波,但等康有为用他的时候,还是让他大大地吃了一惊。

  16.灌你两句迷糊汤

  袁世凯到得京城第三天,就有圣旨下来:现在练兵紧要,直隶按察使袁世凯,忠勇勤奋,校练认真,著开缺以侍郎候补,责成专办练兵事务,所有应办事宜,著随时具奏。当此时局艰难,修明武备,实为第一要务。袁世凯惟当勉益加勉,切实讲求训练,俾成劲旅,用副朝廷整饬戎行之至意。钦此。

  老袁运气硬是好,又升官了。

  从地方三品的按察使,一下子擢升为中央的二品候补侍郎,那差不多相当于一下子升了三级。

  这道圣旨,却是康有为说服了光绪皇帝下达的,说是让老袁升官,其实是一道救驾圣旨。

  但袁世凯何许人也,又如何不知道这道圣旨实无异于催命符?所以他的反应,让所有人都难以理解:(袁世凯)自知非分,汗流浃背,立意上疏辞谢。随即有郭有琴等诸友人前来贺喜,都告以无功而受重赏,绝不是好事,有何可贺?即商量草拟疏稿,将力辞,将力辞。诸友人全都劝阻,于是托友人代办谢恩折。

  于是袁世凯闭门不出,谁也不见,独居郊外法华寺,只是苦苦恳求皇上放他回天津继续练兵。但政治这东西却由不得袁世凯,袁世凯越是往后躲,政治就越往前逼,不把袁世凯逼到绝路,这事不算完。

  袁世凯升官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是夜晚八时,康有为正在用晚餐,他当即丢下馍馍不吃,拍案叫绝说:天子真圣明,比我们所献之计还要隆重,袁世凯必然是喜极而泣,以图后报了。

  于是康有为起身,命令毕永年随他前往卧室,毕永年硬着头皮去了,进去之后康有为坐下,劈头就问毕永年:你觉得下一步,我们应该怎么做?

  毕永年回答说:事已至此,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按预定计划行事了,但我还是怀疑袁世凯不是可用之人。

  康有为笑道:差矣,老毕你极是差矣,袁世凯是极可用之人,而且我已经得到他允诺的凭据了。

  说着话,康有为从茶几间取出袁世凯以前写给康有为的书信,给毕永年看,这封信中袁世凯极力感谢康有为的引荐与提拔,并声称:赴汤蹈火,亦所不辞。

  康有为得意地说道:你看袁世凯都说出这样的话了,还不可以用吗?

  毕永年只好说:就算袁世凯可以用好了,那么先生你打算让我做什么呢?

  康有为道:我想派你去袁世凯的幕府中做一名参谋,替我监督袁世凯,怎么样?

  毕永年苦笑:我一个人在袁世凯那里有什么用?而且万一袁世凯另有异志,又岂是我能够对付得了的?

  康有为说:那就给你一百个人好了,怎么样?等到袁世凯奉我之命兵围颐和园的时候,你就带着那一百人奉诏直进,捉住西太后,把她给我废了!

  毕永年只好说:那我应当在哪一天去袁世凯那里呢?

  康有为回答:这事再商量吧。

  正说着,康有为的弟弟康广仁、弟子梁启超一起进来了,梁启超对毕永年激将道:这件事,你就不用再怀疑了,只管去做好了,只是不知道老兄敢做此等事情吗?

52书库推荐浏览: 雾满拦江 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