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司马迁关于赵氏孤儿的记载取材于赵国史料或者赵家后代的传说,程婴此人必然是存在的,而且必然有大恩于赵家。但是,《左传》的历史可信度是最高的,如果赵氏孤儿这段历史成立,《左传》上就有多处要重写。
司马迁当然明白《左传》的权威性,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坚持记载赵氏孤儿的故事呢?答案只能有一个:司马迁不忍心让这样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所有赵姓后人都应该感谢程婴,感谢韩厥,也感谢司马迁。
如果不把赵氏孤儿这样的凄美故事讲述给大家,那岂不是辜负了太史公的一番美意?
夹缝中的生存者
晋国国内的故事暂时告一段落,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国际形势的最新发展。
楚庄王在庄王二十年(前594年)从宋国撤军之后,一直到庄王二十三年(前591年)薨为止,三年之间没有动用武力,实践了他“止戈为武的和平理想。庄王的儿子熊审继位为楚共王,于是,世界和平结束了。
从楚共王二年晋国讨伐齐国,到楚共王八年晋国为赵家平反昭雪,七年时间里,楚国和晋国在中原展开拉锯战。这种拉锯战的特点有两个:第一,晋楚之间尽量避免直接冲突;第二,代理人战争。
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难道不都是这样的吗?
短短七年时间里,楚国入侵中原国家四次,召开盟会一次;晋国入侵中原国家七次,召开盟会三次。其中,晋国出兵喜欢以联合国的名义,率领扈从国家共同讨伐,而楚国喜欢单独行动。两国军队之间都在避免直接对抗。晋国曾经有一次入侵到楚国境内,但是在抓获战俘申骊之后迅速撤军。
在晋国和楚国的对抗中,需要重点说到另外的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就是郑国。
郑国,南面是楚国,北面是晋国。
郑国常年处于战争状态,不是晋国人来,就是楚国人来,以至于郑国人民已经见怪不怪。这七年时间,晋国讨伐一次,楚国讨伐两次。
其实,郑国是一个善战的国家,只是他们的敌人太强大了。想想看,两个超级大国轮流来找你练,你能应付得了吗?
鲁成公三年,晋国率领联合国军队讨伐郑国,因为郑国是楚国的盟友。郑国毫不示弱,用伏兵之计击败了联合国军,随后把俘虏献给楚王。大概是认为自己的功劳够大,郑国决定进攻许国。为什么要进攻许国?因为许国仗着自己也是楚国的保护国,竟然不尿郑国这壶。郑国很恼火,决定教训许国。
郑国军队进攻许国,许国急忙向楚国求救,楚国左右为难,给发了个“我们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的呼吁,基本上跟放屁没什么区别。许国一看,楚国这个大哥靠不住了,玩外交辞令了,那就向晋国求救吧。晋国正想来呢,栾书亲自领军,一举夺走了郑国的范、祭两地,弄得郑国又紧张了,赶紧向楚国求救。楚国于是发兵,晋国主动撤退了。
楚老大既然来了,干脆就主持个公道吧。于是把郑国国君和许国国君找到一起来辩论,辩论半天,楚军主将子反也弄不清楚谁对谁错。“都别说了,你们去楚国,到大王面前辩论去。子反最后这么决定。
鲁成公五年,郑国国君和许国国君前往楚国进行大辩论,结果,许国国君口才了得,说得郑国国君郑悼公张口结舌。最后楚共王宣布:“此次辩论大赛许国获胜,郑国国君立即回国,归还所侵占的许国土地,郑国的皇戌和子国留下来做人质,庭审结束。
郑悼公郁闷得要死,回国之后立即派公子偃去了晋国,宣布退出南联盟,加入联合国。为此,晋国特地召开了一次联合国大会,隆重欢迎郑国回到联合国大家庭。
鲁成公六年,楚国人讨伐郑国,这一次,晋国人及时出兵相救,楚国人主动撤军了。
鲁成公七年,子重率领楚军再次讨伐郑国,这一次,郑国也没客气,利用楚军的轻敌击败了楚国,活捉了郧公钟仪,然后,把钟仪送到了晋国。
尽管在夹缝中艰难求生,有的时候不得不委曲求全,郑国人还是能够先后击败晋国人和楚国人,颇为令人敬佩。
在大国之间生存,既要足够灵活,还要在适当的时候强硬。既不要鸡蛋碰石头,也要避免被认为是随时准备被捏的软柿子。
容易吗?谁都不容易啊。
第一一七章 命中注定的事
无休无止的拉锯战和疯狂的军备竞赛令晋国和楚国都感到吃力,停止敌对状态实际上是双方都渴望的事情。问题是,谁先开口?
面子,自古以来就有面子问题。
晋景公十八年(前582年)秋天,晋景公视察军用仓库,结果发现在仓库里关着一个人。从衣着打扮上看,这个人是南方人。
“这人是谁?晋景公问守仓库的官员。
“郑国人献来的楚国的俘虏郧公钟仪。
听说是楚国俘虏,而且是个官阶很高的俘虏,晋景公来兴趣了,下令召见钟仪,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
“你祖上做什么的?
“乐官。
“那你懂得音乐吗?
“当然懂。
“来一曲听听。
钟仪弹奏了一首楚国的乐曲。
“你们大王怎么样?
“我不清楚啊。
“别介,总知道一些吧?
“我真不知道。我是地方官,怎么知道中央领导的事呢?
“哎,总听说过什么吧?
又是一个小报记者紧追不舍挖猛料的架势。
“那,那我就说说吧。我听说啊,楚王在做太子的时候,每天早上请教令尹子重,晚上请教司马子反。其他的,我就真不知道了。
“嗯,不错。小报记者认为自己的头条到手了。
伸出橄榄枝
晋景公把自己采访钟仪的过程告诉了士燮。
“看来我们从前妖魔化楚国人了,你看人家钟仪,懂音乐,知礼仪,那素质一点也不比我们的大夫差啊。晋景公先说了自己的感受,从前以为楚国人是南蛮子,野蛮残暴不懂礼仪,如今一看,满不是那么回事啊。
“是啊,钟仪真是个君子啊,还记得祖上的职业,弹奏家乡的乐曲,说明他不忘本啊。对国君的赞扬出于内心,而且不忽悠不吹牛,说明他很诚实可靠啊。我看啊,军备竞赛是两败俱伤,干脆,就把钟仪放回去,让他充当和平使者算了。士燮知道晋景公的想法,趁机提出了和平建议。
“是啊,冤冤相报何时了啊,就这么办了。
第二天,晋景公设宴招待钟仪,然后送他上路回楚国,请他向楚共王转达诚挚的问候,并表达希望两国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愿望。
派一个俘虏担任和平特使,既显示了大国的气度,又不承担任何层面的风险,实在是一个绝妙的安排。
钟仪回到了楚国,直接去朝见楚共王。
“啊,老钟,你逃回来了?看见钟仪,楚共王吃了一惊。
“不是逃回来的,是他们放我回来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贾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