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刚说春秋_贾志刚【七册完结】(87)

阅读记录

  离开了最高领导,貂觉得很不适应,好像生活迷失了方向,失去了意义。

  “我可以没有爹没有娘,不能没有主公啊。”貂很痛苦,他很羡慕那些阉了的小内侍,可以永远待在最高领导的身边。

  “孩子,别痛苦了,过几天给你娶个媳妇,好好过日子吧。”他爹娘这样劝他。

  貂对娶媳妇没有兴趣,长期呆在宫里,他有些性变态。如今他只想着要回到宫里去,要回到齐桓公身边。

  “要这个鸟东西有什么鸟用?”那一天,貂躲在自己的屋子里,脱光了裤子,看着自己的那话儿懊恼,恰好手边就有一把菜刀,当时一激动一上火一咬牙,右手操起菜刀,左手握住自己的那话儿,就是一刀。

  手起刀落,刀过肉落。

  一年之后,貂重新在后宫上岗了,他已经永远不会再流脓了。

  齐桓公很喜欢他,因为他是一个有献身精神的人,为了伟大领袖献身的人。

  从那以后,貂就叫竖貂,因为他是个太监。

  雍巫,字易牙,齐国特级厨师。

  易牙原本是鲍叔牙店里的大厨,后来齐桓公登基,听说易牙的菜做得好,就向鲍叔牙要了过来。

  易牙的手艺名不虚传,不仅菜做得好,还总是变换着花样来满足齐桓公的口腹之欲,齐桓公想吃什么,他就想方设法去弄什么。

  这一天,易牙烤了一头乳猪,外焦里嫩,再抹上蜜糖,齐桓公咬了一口,大声叫好:“哎呀,真好真好。乳猪就是比老母猪好吃,乳猪这么好吃,不知道婴儿是不是也这么香。”

  齐桓公就随便说了这么一句,易牙记在心上。

  第二天,易牙上了一盘粉蒸肉。

  齐桓公尝了一口,又香又嫩。

  “易牙,这是什么肉?比乳猪还嫩啊。”齐桓公问。

  “婴儿肉。”易牙回答。

  “啊。”齐桓公大吃一惊,瞪大了眼睛,他想不到易牙竟然弄了婴儿肉来,“哪里来的?”

  “主公,昨天主公说想吃婴儿肉,我把自己三岁的儿子宰了,做成粉蒸肉请主公尝尝。”易牙从容地说,似乎他杀的不是自己的儿子,而是一头猪,而且是邻居家的猪。

  齐桓公再也吃不下去了。

  虽说是吃不下去,齐桓公认为易牙能够把儿子做成粉蒸肉给自己吃,那该有多么的爱自己啊。

  公子开方、竖貂、易牙,齐桓公最宠爱的三个人,齐国人称之为三宠。为了侍奉齐桓公,一个舍弃父母和世子宝座,一个舍弃了自己的命根子,一个宰了自己的儿子,他们是多么的爱齐桓公啊。可是,有人不这么认为。谁?管仲。

  向南看?向北看?

  称雄中原,齐国已经称雄中原。

  但是,人的胃口是无限的。

  “仲父,咱们什么时候讨伐楚国?”齐桓公的目标是楚国,只有征服了楚国,才能够真正说自己是天下的盟主,是真正的联合国老大。就像后来的美国,不能搞垮苏联,就算不上真正的老大。

  “不行,楚国太强大,咱们还要发展才行。”管仲如此说。

  五年之后,齐桓公问同样的问题:“仲父,我们的国力增强了一倍,是否可以攻打楚国?”

  “不行,楚国现在用子文为总理,国家安定团结,也不到处惹事,我们出师无名。”管仲如此说,他始终在关注着楚国,对于子文,他非常赞赏。

  又过了五年,齐桓公又问这样的问题:“仲父,可以攻打楚国了吗?”

  “还是不行,如今南面无事,反而是北面的戎狄强大起来,若是我们攻打楚国,戎狄趁机来攻打我们,那就失算了。依我看,先扫荡北面,再说南面。”管仲的战略视角很广,不仅仅盯着南面的楚国。

  对于齐国来说,北面的敌人才是最危险的敌人。

  很快,管仲的话应验了。

  齐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年),燕国前来告急,山戎入侵,抵挡不住,恳请齐国出兵救援。

  救不救?

  “救。”齐桓公和管仲的意见完全一致,没这事还想打山戎呢。

  大家记得吗?当年齐僖公的时候,山戎曾经穿过燕国来打齐国,被齐郑联军击败。

  北伐

  先来补习一下世界历史知识。

  周朝初期,四周都是蛮夷,这些蛮夷的出处在哪里?当今有说法,说全世界的人都来自非洲。我们就不从非洲开始讲了。

  戎狄基本上被认为是同一起源,按着《史记》上关于匈奴的介绍,他们是夏朝的同族,也就是大禹的后代,说起来,也是黄帝的子孙。不过后来地处偏僻,逐渐与中央政府感情淡化,到了夏朝末年,就已经脱离中央政府了。再经过商朝的五百年,就彻底成了外民族。

  但是从根本上说,那还是炎黄子孙。

  东面的夷不同,他们是商朝的同族,到了商朝末期也是纷纷闹独立。周朝接管天下之后,东夷更不服气,于是被灭。说起来,也是炎黄子孙。有些韩国人总说孔子是韩国人,有道理的,因为韩国人是被姜太公赶到朝鲜半岛的东夷后代,而孔子是商朝王族后代,三千年前,他们是一家的,再往上数,黄帝也是韩国人了。所以,中国人都是韩国人,只是先有中国,后有韩国,没办法,我们直到今天还叫中国,因为中国的习俗是儿子跟着老子姓。

  而南蛮的情况略有不同,南蛮是有苗的部落,是被黄帝击败向南迁移的,此后一直南迁,到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地。当然,后来大家都是亲戚了,不打不成亲嘛,这是后话。

  第三十七章 扫荡戎狄

  现在再来看一看春秋时期的中国东北部地理形势。

  在齐国灭了莱夷之后,直至大海都是周朝的地盘。实现了“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但是,在北面不同,那里的戎狄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大。为什么?因为东面是大海,莱夷要么被消灭,要么投降之后融入周朝,要么摇着小船逃往朝鲜半岛,当韩国人的祖先去了。总之,根据地被端了,没有春风吹又生的机会了。而北面不同,因为那里是茫茫的草原,鬼子们打不过就跑,追都追不上,过几年再来。

  齐国的北面紧挨着燕国,燕国的地盘在今天河北的东部,首都燕京,也就是今天的北京。燕国南面是齐国,西面是北戎,北面是山戎,东面是渤海和黄海。

  燕国的开国君主是召公奭,是邵、燕两姓和一部分盛、林、廖姓的祖先。召公和周公一样在中央担任领导,同样是世袭职位。召公的儿子在燕国任国君,立国的时候四面都是敌人,属民中多半都是戎狄,辛苦经营之后,将东面和南面的戎狄兼并,成为中原国家的北面屏障。但是,由于地处偏远,长期与中原国家隔绝,与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之间拉开了距离,成为一个半戎狄国家。

  只是到了近年,北面和西面的压力一天比一天大,燕国才开始加强与内地的联络。

  现在,北面的山戎来侵,燕国抵挡不住,急忙向齐国求救。

52书库推荐浏览: 贾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