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对于一些法律疑难问题,管仲也有很好的解答。
“令未布,而民或为之,而商从之,则是上妄予也。上妄予则功臣怨,功臣怨而愚民操事于妄作,则大乱之本也。令未布,而罚及之,则是上妄诛也。上妄诛则民轻生,民轻生则暴人兴,曹党起而乱人作矣。”什么意思?就是说还没有颁布法令,有人偶尔执行了,国君不应该奖赏他,否则守法的人们就会抱怨,而一些人就会猜测还要出什么法律而提前去做,那样国家就要大乱了。同样,法律还没有公布之前有人触犯了,也不能去惩罚他,否则人们就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就会没有安全感,也会引起社会的动乱。
著名的范跑跑被开除了,按照管跑跑的思想,开除他是不对的。
对于法治的精神,管仲的思想可以说入木三分。即便活在现在,做一个哈佛法学院的博士后导师绰绰有余。
道家:
管子的哲学思想可以说是博大精深,《管子》一书中,至少有九章专门讲述哲学问题。分别是宙合第十一、枢言第十二、冶心术上第三十六、冶心术下第三十七、五行第四十一、势第四十二、内业第四十九、九受第五十五、版法解第六十六。除此之外,其他章节中也都论及。
“道”是管子重点讲解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由管子提出并进行解释,后来老子写《道德经》,就是继承了管子关于道的概念,延伸而成。
关于道,管仲多处提到,举几个例子。
“道,不远而难及也,与人并处而难得也。”
“虚无无形谓之道,大道可安而不可说。”
“是故有道之君子,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
“道在天地之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
关于道的解释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也不再一一翻译。基本上,管仲的哲学思想属于辩证法和一部分的唯物主义,《道德经》重点发扬了管仲辩证法的部分,而《墨子》更注重管仲的唯物主义部分。
除了大谈道,管子还对许多哲学现象进行定义,譬如规律、规范、势等词汇的意思,就都是管子当初为我们定义的。
如果说管子是伟大的哲学家,那是对世界哲学界的一种奖励。
兵家:
管仲是一个军事奇才,他打仗的原则被后人广泛应用。
“霸王之形,德义胜之,智谋胜之,兵战胜之,地形胜之,动作胜之,故王之。”
“夫争强之国,必先争谋,争形,争权。”
管仲不是一个喜好打仗的人,首先做的是以德服人,其次则是通过谋略,再其次是外交,最后才是出兵。《孙子兵法》基本照搬了管仲的理念,这一点非常清晰。因此,管仲不是劝齐桓公征讨谁,相反,他常常劝齐桓公不要出兵。无论对大国对小国,管仲首先选择的是用和平手段解决问题。
不打没有准备的战争,不打没有把握的战争是管仲的军事思想的一个基本原则。因此,管仲指挥下的齐军没有打过一场败仗,管仲对于赏罚、军费、建制、号令、武器、地图、敌情等等几乎每一个军事要素都有具体的要求。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概念首先来自于管仲这里。
篇幅所限,更多更细节的东西无法再说,在后面会有少量的具体介绍。
可以说,《孙子兵法》脱胎于管仲的军事思想,是管仲军事思想的整理版。
其余的就不用所说了吧?战国时期的所谓纵横家,其权术的使用,也都是脱胎于管仲,管仲的权术可以说使用得登峰造极。
事实上,管子的思想超越诸子百家中的任何一家。那么,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如此轻视管子呢?理由很简单:统治者害怕老百姓懂得管子学说。
《管子》中民本的东西太多,直接批评国君的东西太多,这是统治者们不愿意看到的;《管子》中讲到具体事物的东西太多,开启智慧的东西太多,这也是统治者们不愿意看到的;《管子》中讲权术的东西太多,治理国家的技巧的东西太多,这也是统治者不愿意让老百姓知道的;《管子》中法的东西太多,老百姓的福利太多,这更是统治者们不愿意看到的。
与管子不同,儒家宣扬的是对国君的无原则遵从,宣扬的是如何成为谦谦君子,这一点统治者喜欢;道家讲的是如何无为清静,安于天命,这一点统治者们也不反对;而其他各家尽管未必是统治者们愿意见到的,但是他们对于统治者们的统治并不造成实质性的威胁,因此,他们也是可以被容忍的。
只有管子,是被“封杀”的。
所以,讲诸子百家而不讲管子,充其量不过是新瓶装旧酒而已。
谁来讲管子?
我们拭目以待。
附:一位网友对诸子百家的总结(不代表本人观点)
影响中国文化二千多年的儒家,用一个字评价是:唬!用两个字评价是:奴化!
同样具有深远影响的道家,用一个字评价是:骗!用两个字评价是:忽悠!
颇具影响的法家,用一个字评价是:毒!两个字评价是:愚民!
更具影响的兵家,用一个字评价是:诈!用两个字评价是:智谋!
纵横家,用一个字评价是:鬼!用两个字评价是:权变!
墨家,用一个字评价是:义!用两个字评价是:愚忠!
阴阳家,用一个字评价是:神!用两个字评价是:迷信!
《原来这才是春秋》:春秋就有南联盟?
更新时间2008-12-9 15:50:13 字数:1342
《原来这才是春秋(称霸)》,是一本关于春秋战国的历史读物。尽管作者贾志刚在前言中用大串排比句鼓噪:“如果没有春秋,你可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如果没有春秋,你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祖师爷是谁”,“如果没有春秋,我们不知道几千年来该读什么书”,“如果没有春秋,我们也不知道法治是什么意思”,甚至断言“国学就是春秋”,但是你依然可以理解为此乃行销手段,理解为一个作者的敝帚自珍。
这几年来的历史读物热潮已经让读者有点审美疲劳,同时也把他们的胃口高高吊了起来。光靠嘴皮子功夫,没有点特殊手段是无法获得认同的。该书却难得地好玩,好玩之处在于读者要和作者斗智斗勇。作者开篇就写公元前780年的岐山地震,太宰虢石父对周幽王说,虽然发生了大灾大难,但民间还流传着一首民歌,民歌是这样唱的:“天灾临兮死何诉,周公唤兮召公呼,天子疼兮诸侯哭,纵做鬼兮也幸福。烈马战车兮救雏犊,左一锹兮右一锄,感恩大王兮齐欢呼,再死一次兮心也足。”绝大多数人读到这里,都要会心一笑。作者把今年一首名满天下的诗进行了演绎,巧妙地塞了进去。人们不会相信这是当时的真实情况。但是否有可能:有人真的就不知道该诗的来历,傻乎乎地以为虢石父真的是对周幽王这样讲的?作者把千金难买一笑的褒姒称为“天仙妹妹”,还让褒姒做了如下自我介绍:“我爹我娘叫我天仙妹妹,因为我不是他们生的,是他们在河边捡的,他们就说我是老天爷送给他们的礼物,是天仙。”老网民们都知道天仙妹妹是网络红人,作者只是打个比方。但是否有可能,真的有人不知道天仙妹妹的来历,错认为这是史实?
52书库推荐浏览: 贾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