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炮兵传奇_孙晓【完结】(63)

阅读记录

  刘亚楼在小本子上记完之后,将林彪的指示马上下到了各主攻部队。

  1月14日早上, 大雾弥漫,天津城头白茫茫一片,地面上几米之外看不见人。林彪一大早就起来了。他在院子里转了两圈后问刘亚楼:“等雾一散就开始总攻怎么样?”

  “这是没有问题的,10点一定会散的。”

  10时许,天空一片清朗,大雾散尽。

  刘亚楼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500多门大炮同时开火,弹雨纷飞,向天津城头泻去。在西南主攻方向上,10分钟之内发射炮弹2万多发,重约300多吨,整个和平门城楼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开始还能听到几声城内打出的炮声,10多分钟之后,便什么也听不见了,只有一阵阵的轰鸣声。

  这时天上出现了两架敌机,地面上炮声震耳欲聋,根本听不到飞机的轰响。这两架敌机低空从我军炮阵地掠过,看来又是从北平飞来探听天津战况的。

  刘亚楼给高炮营打电话:“你们高炮是干什么吃的?没有看到敌人的飞机?”

  “报告首长,我们没有接到开火命令。”高炮营长说。

  刘亚楼也笑了:“地面上都打开了,你们还等什么命令,见敌机就打!别让他给我跑了!”

  我军高炮一阵齐射,两架敌机在火网中,左冲右撞,中弹起火拖着黑烟栽到了地上。

  我军经过1小时57分的轰击, 敌人的天津城防工事已是千疮百孔,城上敌步兵不少被震昏过去。

  步兵接到了冲击的命令, 在前面开道的是5辆准备架桥的坦克,敌人的炮弹对准坦克打来,坦克越来越快,直向护城河冲去,后面的步兵也被拉下了一大截。

  第一辆坦克冲上了护城河,坦克兵加大了油门,坦克“轰”的一声上了冰面。按照敌我双方想象中的,坦克马上就要掉到河里去了,连敌人的大炮也不开火了。

  可是大出人们意料,坦克轰响着冲过河去了!跟在坦克后面的步兵,一看坦克过去了,把手里拿的渡河的木板,全都扔了,从冰面上直接冲过河去。

  事后才弄清楚,尽管当时天津的气候不算冷,由于敌我双方,一边加水,一边放水,结果冰一层一层地越冻越厚,最后连坦克也掉不下去了。

  陈长捷在他的指挥部里,听到解放军的坦克直接从冰面上冲上了城头,大吃一惊:“这是怎么回事?这是怎么回事?”

  他已经隐隐地感到,上帝跟他开了一个玩笑,连天气也和他作对。

  “天不助我!命令各部队反击!反击!”陈长捷一下子坐到长条桌前,再也说不出话来。

  如果他能够预见到20多个小时之后,他会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俘虏,这时,他会做些什么呢?

  站在地堡的门口,听着解放军攻城的炮声,他的心中难免要生出几分凄楚,一个多月之前,如果他听从了他的手下几位军长的话,率部从塘沽坐船出走,又会怎么样呢?

  他不敢决断,没有傅作义长官的指令,蒋介石也不会同意。

  如果他守不住天津,北平傅长官的命运,又会如何呢?

  他的担心不是多余的,不过此时陈长捷已经来不及后悔了。

  攻克天津的第二天, 也就是1月16日,一封由林彪和罗荣桓具名的急函来到傅作义将军的手上。

  除了北平守军放下武器的条件外, 明确提到至21日下午2时为止,如拒绝起义解放军将全面实行攻城。

  此时,傅作义将军已经无心再打了,他知道从解放军攻打天津的炮火来看,解放军的大炮一开火,古城北平将毁于战火之中,我傅作义将是千古罪人。

  1月21日, 解放军前线代表苏静与傅作义的代表王克俊共同在18条协议上签了字。

  国之大幸,北平不染炮火,便和平地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中国炮兵传奇--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毛泽东急电: “炮击南京由中央决定。 ”英舰

  “紫石英”号逞凶,我炮兵再振国威;人民炮兵

  慎战大上海,聂凤智军长对违纪炮兵战士不忍心

  执行战场纪律

  毛泽东说:“大炮一响南京政府的大员就跑光了。”

  1949年1月21日, 南京城内寒风袭人。在这南国古城,每年早春到来之前,总要来一阵春寒才会看到春的影子。

  这一天正是北平傅作义的代表与解放军代表签署和平协议的日子。

  也是在这一天,蒋介石要“引退”了,宣布把总统的位子交给李宗仁。

  下午1点多钟,蒋介石驱车前往中山陵向世人表演“辞陵”。

  沿着中山陵那长长的台阶,蒋介石默默地朝上走去,黑色的披风在风中拂动,看上去从容镇定,可是心里已是一团乱麻。行礼之后,当他一个人走入总理灵堂的时候,身子晃动了一两下几乎要跌倒。

  从陵堂内出来,蒋介石对随从说:“来,都到这边来,我们合个影好吗?”

  南京卫戍总司令张耀明、副总司令覃异之都靠到了蒋介石的身边,一个个强打起精神。

  拍完了照,看看时间还早,蒋介石又讲了几句话:“今天我们在军事上有一些失败,可是我们还有江南西南广大的地区,这比黄埔革命时期要好得多嘛!”说完他干笑了两声。其他人也连连称是。

  下午4点多钟, 蒋介石乘车到了机场。当他登上飞机时,回头看了一眼南京,只见天空灰蒙蒙的,一片黯然没落的气氛。

  飞机起飞了。从此蒋介石一步步地逃到了台湾岛上,再也没有回到南京。

  2月25日, 河北西柏坡。天气还没暖,山坡上一层淡淡的雪。毛泽东披着棉衣正在灯下看着第二、第三野战军渡江作战的计划。

  朱德在一边说:“这是最后一仗了,这一仗打过去,蒋介石在南面就站不住了。”

  毛泽东笑了:“是啊,朱老总说得对呀,这个李代总统也是害怕我们打过去呀,一再提出国共两党和谈。”

  “告诉陈、粟、刘、邓,应准备攻克浦口,作好炮击南京的准备。”朱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看可以,我们要作好准备,必要时就是要给他们一些压力。”

  3月17日, 毛泽东再次复电第二、第三野战军首长:“是否炮击南京,则要看谈判,谈判有利于我,则不要炮击,谈判破裂则要炮击。”

  中央在电报中还提出先不要攻击浦口镇,因为攻下浦口,南京政府大部人员势必跑散,不利于我军和平接收南京。攻击浦口的时候,必须由中央临时决定。

  这一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脚步,与春天节节同行。3月23日,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向北平开进。

  毛泽东坐在车上,看着满地的麦苗,富有诗意地说:“大地一片春绿,看来春天已经来到了!”

  4月, 毛泽东住进了香山双清别墅。在明亮的电灯底下,毛泽东认真审查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计划。

  4月初,国民党急急调兵遣将,在湖北宜昌到上海间的1800余公里的长江沿线,部署了115个师约70万兵力。以海军第2舰队和江防舰队一部共有26艘军舰和56艘炮舰,另有江防舰艇40余艘,控制了整个长江江面。另外调空军四个大队以南京、上海、武汉为基地支援陆军作战。

52书库推荐浏览: 孙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