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散文选集》作者:郭沫若【完结】
编辑例言
一、本套《现代散文丛书》是《百花散文书系》的一个组成部分。选收一九一七至一九四九年期间散文家的名篇佳作,按人专集分册。
二、入选的作者均是这一时期的散文名家,所选作品尽可能照顾到作者散文创作的发展脉络。
三、每集作品前均冠以万字以上的评论性序言,简单介绍作者生平,并结合本书所选散文,分析评介其艺术特色及创作发展的道路和影响。
四、所选作品,尽量注明原书发表的出处和时间;对于个别难理解的地方亦加以必要的注释。
序言
王锦厚
鲁迅说过这样的话:
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鲁迅全集·书信·致杨霁云》)
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证明:鲁迅的这一番话是完全正确的。然而,散文就大不相同了,唐宋之后明清以来,都曾出现过新的高峰,到了“五四”时期,更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人才辈出:鲁迅、周作人、郭沫若、叶绍钧、茅盾、谢冰心、朱自清、俞平伯、王统照、郁达夫、徐志摩??无不别具一格。他们在促进中国现代散文迅速发展,形成散文创作新高潮的过程中都做出了各自的独特贡献!清、俞平伯、王统照、郁达夫、徐志摩??无不别具一格。他们在促进中国现代散文迅速发展,形成散文创作新高潮的过程中都做出了各自的独特贡献!
这里,我仅简略地研讨一下郭沫若的散文创作,成就及影响。
一
郭沫若是我国卓越的科学家、文学家、革命活动家。作为文学家的郭沫若,以诗歌、戏剧的独创性而蜚声于世,其实,他的散文也同样富于开拓性,却大大地被忽略了!要正确地认识郭沫若,科学地评价郭沫若,必须全面地研究其人其文。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小名文豹,号尚武,诞生在素有“海棠香国”之誉的嘉州府(今之四川省乐山市沙湾镇)。沫若是他后来从事文学活动,用家乡的沫水(即大渡河,俗名铜河)与若水(即青衣江,俗名雅河)取的笔名。幼年时代他受的是旧学的严格训练,特别是诗的熏陶,母亲从摇篮的爱国团体———夏社,拿起笔作武器,写文章,写诗歌。随着斗争的深入,特别是“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他更是大胆地写,大胆地发表,很快,写成并出版了中国第一部真正的新诗———《女神》,震撼了当时的文坛。从《女神》写作的实践中,他认识到文艺正是摧毁封建思想,抗拒帝国主义的犀利武器。它对于时代的革新,国家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和真正的科学技术等具有同样不可缺少的功能,于是就想通过文学使中国起变化,想用诗歌唤醒“睡狮”,鼓动起热情来改革社会。
十月革命的炮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郭沫若带来了新的希望。 1924年的春夏之交,他花了两个月的时间,下苦功夫翻译了日本早期 马克思主义者河上肇博士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通过这本书的 翻译,如郭沫若所说:“翻译的结果,确切地使我从文艺运动的阵营 里转进到革命运动的战线里来了。”(《〈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序》 )从此,他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更加注意社会活动,投笔从戎, 全身心地参加了正在兴起的北伐革命斗争,担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 副主任。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屠杀群众,他满腔义愤,不但奋笔 书写了讨蒋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一针见血地指出蒋介石的“ 总司令部就是反革命的大本营,就是惨杀民众的大屠场”,号召革命 群众起来打倒蒋介石、消灭蒋介石。他还经历了惊人的艰险,参加了 南昌起义,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8年,根据党的安排,他再次去到日本开辟思想文化的新战场, 从事学术研究,积极参加了关于 中国社会性质的大论战,写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古 代社会研究》等一系列著述,用惊人的发现,有力地回击了托派关于 中国社会性质的种种谬论;同时还热情地支持留日青年和国内文艺界 的革命文化活动,培养革命文艺新军,壮大革命文化队伍。抗日战争 爆发后,郭沫若别妇抛雏,巧妙地摆脱日本宪兵刑士的严密监视,毅 然回到祖国,在敬爱的周总理的直接领导下,组织和团结国民党统治 区的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这一时期,他写出了轰动国 统区的《屈原》、《甲申三百年祭》等著名史剧、史论和大量诗文, 唱出了人们要唱的诗,说出了人们要说的话,深刻揭露了国民党反动 派的卖国投降政策,激励了广大人民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热 情,从而加倍地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抗战胜利后,他不顾国民党反 动派的政治迫害,勇敢地站在民主运动的最前列,同蒋介石的法西斯 独裁统治和发动内战的阴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有力地支援了 人民解放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郭沫若继续从事著述,写出了《奴隶制时代》、《替曹操翻案》、《蔡文姬》、《武则天》等著名史论和史剧,同时,担负着繁重的国家事务、科学文化教育和国际交往等方面的领导工作。他在科学文化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在革命实践中立下了不朽的功绩,赢得了全国人民和世界进步人士的尊敬。
郭沫若的著作始终和他的这种不断革命的生活紧密相连,可以说就是他这种不断革命生活的具体反映。
二
郭沫若的散文写作与新诗创作是同步的,甚至可以说更早。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他最早的散文是员怨员远年圣诞节用英文写给安娜的献辞,后来经过修改译成中文,作为《辛夷集》小引的一篇。这篇散文是在泰戈尔影响下写成的。他不只一次地说:
我在冈山时便也学过他,用英文来做过些无韵律的诗。《辛夷集》开首的“题辞”便是一九一六年的圣诞节我用英文写来献给安娜的散文诗,后来我把它改成了中文的。(郭沫若:《创造十年》)
因为在民国五年的夏秋之交有和她(指安娜—编者)的恋爱发生,我的作诗的欲望才认真地发生了出来。《女神》中所收的《新云与白云》、《死的诱惑》、《别离》、《维奴司》,都是先先后后为她而作的。《辛夷集》的序也是民五的圣诞节我用英文写来献给她的一篇散文诗,后来把它改成了那样的序的形式。(郭沫若:《我的作诗经过》)
《辛夷集·小引》是我们看到的郭沫若的最早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真挚、深厚的感情,鲜明、浓重的笔墨,奇特、精当的比喻,美妙、迷人的神话,歌颂了获得纯洁爱情的欢乐,艺术味最为深瞻。郭沫若的作诗欲望因恋爱“认真地发生了出来”,不久,这欲望又因伟大的“五四”运动的影响而“爆发”,从而使爱情与爱国统一了起来!由此展开,从个人爱情,到对大自然,到对人类社会,从日常生活,到英雄人物,到历史事件,进行记叙,描绘,留下了一系列优秀的散文创作。
52书库推荐浏览: 郭沫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