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三祖找二祖,四祖找三祖,如出一辙。三祖一身是病,求二祖忏罪,二祖说:“把罪拿来替你忏。”三祖良久说:“觅罪了不可得。”二祖就说:“好了,已经替你忏罪了。”三祖当下就悟了。
再说四祖向三祖求解脱法门,三祖就问道:“谁捆着你了?”四祖回答说:“没有人捆我。”三祖则说:“那又求个什么解脱?”四祖言下也悟了。
再说我们行不行?不要说一身是病,就是感冒流鼻水,头又痛,问:“谁捆你啊?”“感冒捆我”,你说一切唯心造,你怎么不解脱呢?如果说这是病,解脱不了,要求忏罪,那就不是唯心了,这是问题,不要自欺啊!当然也有真正信仰非常强的人,他可以把病减轻,甚至可以没有,这是一个方法,但非常难。所以华严经第一个提“信”,信为道源功德母。不过,信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菩萨五十五位,第一个讲信,皆由于实信非常之难。当然这个信是超一层的,不是迷信的信,要确实的信。老实说,我们做不到,当然做不到也就是功夫不能到,也就是行愿不能到。
我们之所以做不到,是因为有两个心理毛病,一个是痴,愚痴,没有真正的智慧;一个是我慢,人们不大肯相信他人,还是相信自己,不但对佛菩萨如此,对师长也如此。
另一类的人,就是我们这一类,又打坐,又参禅,个个都有道理,不是这里通了,就是那里通了。不管参禅也好,净土也好,观空也罢,止观、守窍也好,总不外乎两个东西,就是知觉和感觉。在五阴来讲,知觉就是想阴,感觉就是受阴,想阴的后面是识阴,知觉的后面也是唯识所变,这个道理以后会谈。
学佛的人,首先遇到的一个困难,就是觉得思想、妄念不能断。其次觉得自己没有办法真正入定。因此用各种方法,参话头啦、观心啦、守窍啦、调气啦,守得紧紧的,想把妄念澄清下去,一般人都是在这个境界上转。不管怎么转,有一点,只要肯休息,当然气色会好一点,身体也健康起来,然后就认为自己有道。其实错了,这与道不相干,这只是休息状态。生病也是一样的道理,只要能休息,病一定会好的。睡眠、打坐都是不花钱的维他命,这没什么稀奇,与道不可混为一谈。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学佛学了很久,打坐也很用功,但始终无法入定,原因之一就是坚定没有认识。大家以为什么都不知道叫定,觉得自己还清醒,就不是定,什么叫定?有些人学佛学久了,会答复:既不散乱,又不昏沉叫定。那是讲道理,既不散乱又不昏沉到底是什么样子?讲讲看!若说没有样子,那你正昏沉;若说有样子,那你正散乱。若你觉得自己坐这儿,像蓝天一样的清明,那是幻想境界。要真做到没有身心的存在,而与天空一样清,无量无边,既不散乱又不昏沉,若能如此,则可以叫做真如,差不多相像了。
一般人总以为稍微入定,就是什么都不知道。当你疲劳时打坐,而成真正不知道,那个是睡眠,是在昏沉,并不是入定。但是要注意真昏沉、真睡眠也是定,是昏沉定。真的,这不是说笑,为什么?你真知道它是昏沉,这个就是定,那就不叫做昏沉;你不知道这是昏沉,所以它就是昏沉,这里头大有差别。在疲劳时入昏沉定并没有错,何以说呢?佛说百千三昧,有很多定的境界,这个是不是定的境界,问题在于你知不知道。不过这叫做世间定,世间定就是休息,普通的休息状况不能不算。差不多一般人打坐,都是在这种休息状况,真正的定没有。
大家打坐都在那里玩知觉状态,不然就是玩感觉状态,自己在玩弄这两样东西,以为是道。其实都不是,因为这两样东西随时会变走的,是道就不变了。随着环境、时间、昼夜、体能、情绪、营养种种的不同,而非变不可,这不是道,是一种境界。境界不是道,是妄念的一种型态。
那么如何是真正的定呢?这是需要知道的。所以赶着抽印现观庄严论,及瑜珈师地论。
现在先说修定。
修的定,不是悟的定,这中间有差别。其次,我们刚才提到妄念不能断,只因为我们在颠倒因果,把佛说的话,拿来当成自己的,然后想求证佛的境界。却忘了释迦牟尼佛出家以后,苦修了十二年,各种经验都经过了,然后认为那些都不是,最后才找出一个东西来。犹如同圆悟勤一样,生大病,死都死过了,才晓得不是,再找出一个东西来。
佛曾说:妄念本空,缘起无生。所以我们上座后,都想把妄念空掉,多笨!如果妄念空得掉就不叫妄念了。因为它本来空,佛已经告诉你那是妄、是假的。既然是假的,还理它干吗!为什么在那里空妄念?纵然你把妄念空了,那个空的境界,也是一个大妄念,那是想阴区宇。况且你那个空的境界,如果不做功夫,不打坐,也就没有了,又变走了,可见它也是妄念。所以晓得妄念本空,上坐以后很轻松的,不要设法去除妄念。每一个妄念来时,如果它真不空的话,别的妄念也被它挡住了,不会来了,所以这个妄念本来是会跑走的,佛经形容它像水上泡沫一样,一个个起来就没有了,要空它干吗!它本来是空的,不用我们去空它。所以我们在那里做功夫,都是做了一辈子的冤枉事,在那里空妄念。结果等于小孩子在水中玩皮球一样,把皮球往水中一按,球就从另一边冒出来,一天到晚在那里按皮球,你说我们哪里是在修道啊!只是在按妄念玩游戏罢了。
如果真不去按它,我们就这样坐着就很好了。如果你说妄念还是源源不断地来,对,它没有断,可是也没有停留在那里,你想留也留不住。在这中间,有一个知道妄念来去的,它并没有跟妄念跑。晓得这个,就让妄念随便,不理,只晓得自己“清明在躬”,知道这个就好,多轻松!不过为什么不能完全清净下来?为什么还是有妄念呢?上次提过了,庵提遮女问文殊:明知生是不生之理,为何却被生死之所流转,文殊菩萨答:其力未充,同样道理,为什么不能清净呢?其力未充之故。
又一层问题来了,那么请问这是什么“力”?我们白天坐得好,妄念来了可以不理,清清明明的,但睡着以后,依然糊涂去也,那又怎么说?一个学佛的人是真正学科学的人,任何一点问题都要解决,不能茫然。
那么我们再检查,妄念之所以没有清净下来,有两个原因:一个生理的影响,身体越不健康,病痛越多,烦恼妄念越大。于是一切唯不了心了,非要调整四大不可。所以气脉之说是大有道理的,而且佛经上面都有,不过一般佛经把这方面的事隐瞒起来,我们看不出来罢了,并不是佛不承认。
比如唯识讲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像时间,属于心不相应行法之一。有人打坐,坐得好,一弹指间过了三个钟头,但是外界还是一分一秒地过去,你没有办法改变宇宙的时间;空间、势速(如行星的行速)亦然,心改变不了,这是一。
其次,色法不属于心法的范围,色法单独地成立。而且在色法里头,第六意识有法处所摄色,又另当别论。
52书库推荐浏览: 南怀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