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证佛法_南怀瑾【完结】(65)

阅读记录

  现在讲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三,本地分中有心无心二地第八第九:

  云何有心地,云何无心地。谓此二地俱由五门,应知其相。有心地及无心地有五种分类法,要知道其界限、定义,才能开始学佛。

  一、地施设建立门,二、心乱不乱建立门,三、生不生建立门,四、分位建立门,五、第一义建立门。

  现在介绍第一种区分“有心”“无心”的分类法则∶

  地施设建立者,谓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此四一向是有心地。

  什么叫有心地?包括了五识身相应地。例如普通人眼睛看东西,耳朵听声音,这五根的后面有五识。根与识很难分别,玄奘法师在八识规矩颂中,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愚者难分识与根。没有大智慧的人,分别不出来,什么是眼睛的生理官能,什么是眼识等等。

  又比如上次讲过,人刚断了气,眼睛还没坏,马上挖出来时,眼睛的余命未断,眼识是不是失去了作用?眼识已退回到阿赖耶识去了。第六意识也退回去了。可是这个眼睛移植给别人还是有用。五识身已不是五识身了,这是第八阿赖耶识的眼根,眼根的余命未断,不是识的问题。眼识已经走了,医生把这双眼睛接上去,神经接起来,给另外一个人,神经没有障碍了,接受这一双眼睛的人,他自己的眼识起作用,配上别人给他的眼根,眼睛可以看了。

  再比如我们的眼睛(眼球是官能,佛学称眼根),眼睛看前面,我们的眼识配合第六意识注意前面,我们所看到的是黑板,是茶杯,这是第六意识。如果这时眼睛注意看着前面,但旁边的人、物,同时映入眼帘,那是眼识的作用,不是意识,因为意识正全心配合眼睛,注意着。旁边随时来的一切也是知道的,那就是眼识。但一晓得旁边有人过来,当一晓得时,马上起了分辨的作用,眼识已经交给了第六识了。在最初刹那之间起明了作用的,就是眼识。

  至于身识,就很难体会了。大家学道做功夫,如果能把身识认得清,就可以进步了。修证,乃至修报身、修化身,要先认得身识,才能谈得上起步。

  怎么样是身识?十来岁的时候,春天睡觉,早上醒来无事,懒洋洋的,那正是曾子说快要死的那个味道:“启予足,启予手。”手脚在哪里不知道,睡得甜得很,醒是醒了,身子可以动,也动得了,可是不想动,那个时候才可以体会到什么是身识。但并不是这个身体,等于这个身体还是外壳,这个身体内在还有一层朦胧的内胎,那才是身识的作用,抓到那个来修,就快了。如果再一动念,第六意识一配上,身识就交给第六意识了。第六意识这个分别一来就坏了,一切烦恼就来了:要起床了,应该去上班了……这些都是第六意识的事。

  所以说,什么是有心地?第一种就是五识身相应地,是前面五识配合意识妄心而起的境界。第二种是意地,单单第六意识妄心所起的作用。

  第三是有寻有伺地,就是罗睺罗尊者修出入息,到达初禅有觉有观的境界。有觉有观是旧的翻译,玄奘法师不同意这样翻译,他用寻、伺二字。打坐找道,找定境就是有寻,再高明一点就不找了,只守住在那里,就是伺。一般人常把伺境当成定境,呆呆定定的在那里,也知道,有等待、裁定的味道,这都属于有心地的范围。

  再进一步第四,无寻唯伺地。等于二、三禅的境界,上坐心里头没有杂念,不去寻找功夫,也不去找一个境界,只有伺,就是一味呆住,清净在那里。若把那个境界当成定就错了,那正是意识状态、妄心状态。这四个方向都叫做有心地,有心地就是普通人,我们的心理状况就属于这个范围。

  无寻无伺地中,除无想定,并无想生,及灭尽定,所余一向是有心地。瑜伽师地论讲,从第二静虑到无色界,全名无寻无伺地。这里所论的,除了这三个定境以外,其余的都是有心地。

  至于无寻无伺地中,又有程度之别了。唯识分析得很清楚,一步一步,详尽得很。无寻,坐起来清净得很,念头没有乱跑,也没有乱找时,只有一个很平稳的境界摆在那里,就是无寻唯伺。这里头有没有东西呢?还是有。知道这么一个境界,是在五遍行的想与思中。至于无寻无伺的境界,则超越了想的心理状态,乃至于到达了“无想生”,又进一层,无想而能够生作用,起作用的功能。

  严格来讲,无想生的最初步,也只能摸到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边缘。所有笼统来说,般若很容易讲,本来无所住而生其心嘛!这仍非究竟,太笼统了。

  若无想定,若无想生,及灭尽定,是无心地。

  这三个定境到达了,才可以说定境达到了无心地。这一段都是讲修证做功夫,不讲见地。不过这却是修证功夫的见地,如果这点认识不清,功夫就做得迷迷糊糊的,像土包子进城,那是不行的,所以一定要搞清楚才行。

  下面要介绍第二种“有心、无心”的分类标准。

  心乱不乱建立者,谓四颠倒,颠倒其心,名为乱心,若四颠倒不颠倒心,名不乱心。此中乱心,亦名无心,性失坏故。

  普通人的散乱心也叫作无心,因为把心掉了,自性散坏了。所以我们应该注意,做功夫修持时,觉得自己随时随地都在空空洞洞里头,好像清净得很,就以为到达了无心地。实际上这正是掉了心,是这个无心正在颠倒中,自己不知道罢了,很可怕。以我几十年经验看来,做修养功夫的人,最后走上这条路的人太多太多了,都是这样糊里糊涂去了。正如雪窦禅师的诗句:“可怜多少垂钩者,随例茫茫失钓竿。”几位老同学要特别注意,钓鱼竿子已经被我收回来了,你们已经无心了,因为你们迷失了修持的本心。

  如世间见心狂乱者,便言此人是无心人,由狂乱心失本性故。

  等于看到一个疯子,我们也叫他是无心人,因为他错乱了,迷失了本性。有人修到后来,很容易走上这条路,一定要注意。所以有位禅师说:“万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捞摝始应知。”不是那么简单的,福德不够,所以慧不能到。

  于此门中,诸倒乱心,名无心地。若不乱心,名有心地。

  无心地的反面,就是有心地。在佛法而言,一般凡夫成道以前,烦恼错乱心都算是无心地,没有证得本性的缘故。真正修证佛法,得了定、慧的,叫做有心地。这是第二门解释。

  生不生建立者,八因缘故。其心或生,或复不生,谓根破坏故。

  第三门,就心“生”或“不生”来区别“有心”“无心”。比如我们学佛最难的一项,就是慈悲心很难生起,也就是说真正发起行愿心很难。我们口口声声要想帮助人家,慈悲人家,度人家,嘴里虽这么讲,实际上,很难办到。所以我们修行,单说一个功德心,在行愿上根本就很难建立,也可以说,根本没有建立过。行门很难讲,历代祖师都只讲见地,行门不敢多谈,真正谈了行门,徒弟都跑光了,因为要求太严了。但教不严,师之过,宁可要求严格,门前草长三尺,岂止三尺,十丈都无所谓,没有人都可以,一个人在里头蛮舒服的。老实说,行门很难,太难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南怀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