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再回头唵,把这个第八阿赖耶识的,这四句偈子,再念一道,“浩浩三藏不可穷”,这个“三藏”——能藏、所藏、执藏。抓得很牢的。不是经律论三藏。“渊深识浪境为风”,心识变成波浪,心波飘动。前面七识——心波的七浪,那么外境界是风。外境界是风,这一些境与风皆是一体之所变,这个“体”字,拿现在观念来讲,并不是真有其体。受熏是在第八阿赖耶识接受自然的感受、因受善、恶、无记三业的熏习。受熏,构成了现在的行为,变成未来的种子、持种子。现行变种子,我们这一生生命的遭遇,是前一生种子变现在的现行。是“受熏持种根”根——六根,眼耳鼻舍身,身尤其这个身体,这个生命的身体,确实在,这个身,你说六根里头就是身嘛,眼耳鼻舍身意称六根。为什么还加一个“身”?法加一界的身、中阴身那个也是身,就是我们那个身见,生命那个身见与我见,最难破除的。说真正初步得果,能够空掉了身见,注意哦,我见,这是初步,所谓空身见“我见”,最后是空法见。身执、我执,谈到这个大家更要注意,一般修道的、一般修密宗的,专门讲究修气脉的,你在教理上想一想,气脉是不是靠身体才有哇?对不对?好,一天到晚在玩气脉,身见越来越重,所以破不掉。学道修密的,最后这个习气是越来越严重,受熏持种,你也见过了,千万注意哦。那么你说为什么自己平常没有想教呢?没有想到呢?慧力不足。所以被见所惑,所迷乱,不是思惑,受熏持种,所谓根——身界,很严重。所以我们色身四大死亡以后,中阴身那个也是身——身见,还觉得我有这个身体。说身见很难破除。你看禅宗的大师黄繴禅师临济祖师的师父,他讲了一句切实的话,在黄繴语录上有,“身见最难忘”,这个身见最难破掉。这个身见在唯识的翻译经的一些争论里头,梵文翻译的名词,就是“破毕节罗”——有我的身见,那么也就是法家意见。以前法家意见就是身见。所以说这里“受熏持种根身器”——阿赖耶识整个的物质世界——整个三千大千世界,是阿赖耶识所变的,是一切众生共业所熏的。“根身”是别业——阿赖耶识的别业。“器”(三千大千世界)是阿赖耶识的共业。这些在理上必须要了解。所以理不透的人,修持做功夫,不能进入升华大乘的境界,不能解脱。原因都是理不透。“去后来先做主公”—— 阿赖耶识是我们生命死的时候,最后走,离开身体,离开肉体。投胎的时候最先来入胎的。那么入胎先来,三界天人入胎境界各有不同。如果天人入胎的,有些人的确天人中来的,阿赖耶识在天人的寿命还没完时先已经入凡胎了,等到临产的最后一刹那,一刹那他就来了。那一边的寿命阿赖耶识整个一下就到这里了。这个中间的讲起来非常有趣的哦,等于我们看外国的,幻想的科学小说一样的有趣。但坐下来把佛学的这一部分写出来,要重新写过要花很多的时间。各种经论(关于天界)都把它累积起来、集合起来、写出来。这个非常重要的事。可是我们一般学佛动辄就从阿弥陀经啊、金刚经入手的,不从这个基本的概论入手哇,不行。生死轮回的概论,要注意。
我们下面第二首,“铛”(引擎响声)哦,到了,那只好下一次哦。嗯,下一次希望《成唯识论》己经有了的一定要带来哦。下一次就是礼拜天,《成唯识论》要带上。
《成唯识论》唯识研究,有两个问题,有为道友提出来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有隔阴之谜?为什么转生了就忘记前生的事?我想这个不是问题。不要说我们转生唵,做人几十年,前几年的事,你都忘了。甚至我们大家在现在生就可以体会到,刚刚说的话或昨天的事有的今天就忘掉。读过的书记不下来。原因在哪里?定力不够,定。一念的散乱心多,这个散乱就是大昏迷、人的心乱。所以修定做功夫就是个定。所以我们晓得我们心意识,有具备三世的功能。能知过去,能知未来,并不稀奇。那是什么道理呢?就是定的关系。所以定力够了自然能够了解过去,知道过去、知道未来。比如一个有强记忆力的人,记忆非常好的人,从小到现在一点小事他都清楚的,有些人乃至从小,自己当婴儿,怎么还在妈妈怀里头、怎么长大,自己都很清楚,都记得住。可是一般人都记不住。从小的事情很迷乱了。比如读书,一个人能博闻强记,知识非常渊博、书读得非常多、各方面都读过。一看就记住。没有什么严重。定的关系、定力的关系。心散乱就记不住。心能够定就记住了。这完全是定力的关系。定力到达了,我们现生、乃至身体上的变化,生病、乃至要死,这个四大的分开,这一切最强烈的痛苦,强烈的快乐,苦与乐,一切的感受,到达了不动心了。所谓不动心不是压制、不是克制。自己这个第六意识的定境,超越了。能够把自己过去生的很多生的事,这一生都能够明白。这个回忆的力强到这个程度,未来的事也能够透过而知道,那要看定力的深浅程度,隔阴、转个胎就不会迷了。我们不要说隔阴之谜,现在普通医学心理学都知道,一个人肉体受了重大的打击,或者头部受了震荡、脑神经受了震荡,身体受了伤害,这个人会变了,过去的事情都忘记了,一切都不大清楚了,或者是心理上,受了重大刺激的人,也变了,都会忘掉了过去,不知道现在一念的定。
怎么解释一念的定,差不多我们一般修道打坐学佛都没有搞清楚的。所以这一次特别要讲唯识的道理。我们的一般静坐,修道的人都坐在哪里玩感觉状态。换句话说,你身心没有死,活着,坐在这里,心念比较清净,觉得很舒服、很清静,心里没有事,以为这个就是道。靠不住的哦。这个清净感觉就是的话,到了你要死的时候,重病、四大又要分离了,你这个清净状态就没有了,只有苦受,痛苦的感受。说定是什么?这是第六意识、心意识强烈的坚固,非常坚固的。怎么样是心意识的坚固?必须要把理搞清楚了,甚至于坚固到人的自己的心力坚固到把现有的肉体硬使它不退化,就像楞严经提到,十种仙中有一种仙,就是俢意念的坚固。可以使这个生命存在。理论讲就是这么一句话,做这功夫就很难。如何使意念坚固?就是我们在座的大家,都受过教育,都会读书,但是我们自己都晓得,你读了,一夜书看下来,一个字没有错,不需要回头看,而且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清清楚楚。这个定力目前都没有。还有一些学佛修道的人,书都懒得看了,书都不知道、也看不进去,觉得很厌烦。你让他给一点书的学问也不愿意。实际上他都在昏沉中。把那个昏沉当作清净。第六意识不清明、不坚固。假设定力坚固了的人。比如说,我们历史记载很多人,定力坚固的人,读书是一目十行。人家这一看,一夜下来,一下就读过了。都看到了每个字、每一句话。这没有什么特殊唵,这不是快读的方法,是定力坚固。心境像个镜子一样。这个镜子这么一夜书在前面一照,一刹那之间结果每个字都出现了。每个字都留住了,留有痕,镜子是不留的。说真正的定,必须要搞清楚唵。隔阴之谜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没有为什么,因为你散乱、人在散乱、昏沉。
52书库推荐浏览: 南怀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