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三毒纵然到阿罗汉境界被伏了下去,不回心向大乘,不在世俗的大火洪炉里锻炼,是过不了关的!哪有这么容易!所以要学地藏王菩萨的精神,就是硬要在那里面锻炼。禅宗祖师的偈的你们要记得:
剑树刀山为宝座 龙潭虎穴作禅床
道人活计原如此 劫火烧来也不忙
你的禅堂在哪里?就在剑树刀山上。那个股票市场就是龙潭虎穴,搞政治的就是坐在剑树刀山上,学道的人就应该在这上面磨练。
「如得忍菩萨贪恚毁禁」,恚是埋怨心,怨天尤人是恚心。嗔心是更强烈的怨恨心。得忍辱波罗蜜的菩萨没有贪恚心,绝对不会犯这个戒的。禁就是戒。维摩居士说,修梦幻观的人,得忍辱波罗蜜的菩萨犯了贪嗔戒(没有讲痴)是反面说的。为什么他六度中只提这一条,其它都不提?你看《金刚经》,明明是在讲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重点却是在布施和忍辱,布施到了内布施就是般若,中间最重要的是佛拿自己作例子,佛在多生前被歌利王一刀一刀慢慢割死而不动念(如项羽的自刎是大英雄气派,但还是不能与佛的气度修持相比),说明忍辱波罗蜜的重要。做到布施、忍辱这两项,般若波罗蜜自然成就。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能成就。
得忍菩萨还有痴不?有的,大乘菩萨贪恚念头都断了,无比地慈悲众生,这一念慈悲就是痴的根本。我说话负责任的。
「如佛烦恼习」,正面地讲,成了佛是绝对没有烦恼习气的。反面地讲,对不住,还是有一点点烦恼习气。佛与佛见面也要问:「众生易度否?少病少恼否?」这可不是我乱说的,所以学佛成道难啊!学禅的人是不可离开《维摩诘经》的,但是如果学禅的人笼统地去读《维摩诘经》就糟糕了,因为你的功夫见地都要拿这个经来核对的。
「如盲者见色」,瞎子哪能看见颜色?嘿!绝对看得见。《楞严经》就露了消息,瞎子固然看不见我们看见的颜色,但是他有他的境界,他看见的是黑洞洞的,眼识的习气还是在的。
「如入灭尽定出入息」,到了灭尽定绝对没有出入息了,是讲鼻子没有出入息。《八识规矩颂》讲入定的境界:「眼耳身三二地居」,眼耳身这三识在二禅都还有,鼻子的呼吸没有了,嘴也不起作用,不讲话了。就是到了灭尽定,没有了出入息,心脏跳动也非常缓慢,可是皮肤的呼吸还是有的。因为入灭尽定的人,暖寿识,身识没有离开。如果离开了就入了无余依涅盘。所以这里讲的还是真空转妙有的实际修持。
「如空中鸟迹」,空中鸟飞过去是不留痕的,不留吗?留的。闪电都有痕迹的,鸟总没有闪电快。剎那即千秋,到那个境界是没有时间长短了,但它是有痕迹的。现在科学用红外线照相,就可以照到鸟在空中飞过的痕迹,你离开了座位几个钟头,用红外线一照座位,还可以照到你的痕迹。
「如石女儿」,石女在古代是有生理缺憾的女性,到了今天,开刀就可以解决了。
「如化人烦恼」,化人有两种说法,普通当作是影子,影子好像没有烦恼,也有的,它是跟着我们的,我们皱眉、它也应皱眉。这还不算,只算是逻辑上的强辩,真实的化人是化身,修成了的人可以有意生身。这意生身的化身有没有烦恼呢?碰到有些境界照样会有轻微的烦恼。化身回不到色身上,或者化身回不到法身境界时,化身还是有烦恼。等于我们意境上,烦恼里面还有烦恼,有时梦中觉得自己还在作梦。
「如梦所见已寤」,这真是梦中梦了,不是说梦醒了,是梦中觉得自己已经醒了,其实还在作梦,大家都有这个经验吧。所以,这个境界是有的。
「如灭度者受身」,这严重了。完全得到灭尽定的人,他死后色身被火化了,你说他能不能再投胎?能。诸佛菩萨都是三界再来人,他们悲不入涅盘,智不住三有。他们的再来如灭度者受身,需要色身再来人间,随时随地在梦幻观中。
「如无烟之火」,这是最后的结论,无烟之火在今天是有的,电能发热都是无烟的。
「菩萨观众生为若此。」菩萨观一切众生,乃至观自己在世间,一切如梦如幻。这其中内容包括了幻观、空观、中观,得到空观以后才能得到真空生妙有,即空即有的观法。
现在《维摩诘经》的中心问题来了,从现在开始,是文殊师利菩萨与维摩居士对话,问到佛教中心的慈悲喜舍。经文的原文说得最多的是慈,悲喜舍都没有多谈。这里是一个大问题。 什么是慈
「文殊师利言:若菩萨作是观者,云何行慈?」文殊师利菩萨问,学大乘佛法的菩萨,怎么行慈?
「维摩诘言:菩萨作是观已,自念:我当为众生说如斯法,是即真实慈也。」维摩居士答:菩萨要自已随时有这个心念存在,什么心念?「我当为众生说如斯法」。佛法讲度人,怎么度?以法施使人精神解脱,超越生命的束缚,这是真正的慈。下面再引申慈的深义。
我答应过好几个同学要讲什么是有情,学佛是不是要做到无情,如何达到无情?这又连带到究竟有我无我的大问题,这个问题在前面提过了。再来是出世与入世的问题,出世怎么跳出?大乘讲入世,入世怎么入?我正想作个专题来讲,刚好碰到《维摩诘经》这一段讲慈悲,我暂且先不讲维摩居士是怎么说慈的,这等到下次再一个一个来讲。我们先了解慈悲,普通社会上讲到佛教,就有两句流行的俗语:「学佛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过去佛教界里面,出家人也流行两句相反的话:「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这是丛林中对品德的要求。
什么叫慈悲?慈与悲是分开的概念。等于在春秋战国以前,道与德是分开的,到了汉朝以后,道德就连起来用了,但也不是后世的要求。宋明之后道德变成很死板,甚至目不能斜视,这种理学家所造成的道德观念,只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并不能代表整个中国文化。慈与悲在中国固有观念中,几乎是连在一起的,但是在佛经中,慈是慈,悲是悲。现在把慈悲当作口头用语,连有人倒杯茶给你,也会说说:慈悲!慈悲!
佛教有两位菩萨代表慈悲的:弥勒菩萨代表慈,所以他称为大慈氏,这也就是他称号的涵义;观世音菩萨代表悲,平常念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是对的,但是严格说来,他是代表悲的。
男性父爱的扩充,是慈的基本。母爱的扩充,是悲的基本。两者性质完全不同,但是爱心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发出来的作用。我们都做过人家的子女,这里大概有一半以上的人还做过人家的父母,应该可以体会到父母爱的不同。妈妈打孩子,一边打一边哭,是悲。父亲打孩子,心中固然难过,就少有哭的,甚至闹到脱离父子关系,其实还是爱子女的,这是慈。
现在讲有情与无情。学佛要怎么做到没有情?我多次提到,中国文化用两句话概括了仙佛之道:「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佛毕竟是多情的。古代有位很高明的善知识,他融会了儒释道三家,然后专心皈依佛法,他说:「我佛世尊,一代时教,只为一切无情众生说有情法尔。」这话说得多么深刻!换言之,我们说,学佛要做到无情,但是众生本来都是无情的,更没一个多情的,所以佛出来是为无情众生说有情法的。这话说得非常高明,是第一义谛的话,佛要度尽一切众生,你看他多情不多情?
52书库推荐浏览: 南怀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