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的花雨满天_南怀瑾【完结】(112)

阅读记录

  「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声香味触得其便也。」如果怕生死,怎么了生死?好看的要看,好听的要听,好吃的要吃,连生都了不了,怎么去了死?碰到外面一个境界你就动念,贪嗔痴就起了,受了六尘六根干扰,怎么了生死?

  「已离畏者,一切五欲无能为也。」无恐怖心者,一切境界就不能动摇他。五欲就是大魔,色声香味触者,大五欲是也,另有小五欲,是笑视交抱触。已离畏者,正气浩然,就算在五欲中打滚也没有关系,都魔不到你。

  「结习未尽,华着身耳。结习尽者,华不着也。」「结习」首次出自《维摩诸经》,此后在中文中就经常用到。修到阿罗汉境界,虽然能不动念了,但是那个根根没有断,是压制住的,那个叫结习未尽。像男罗汉碰到女性,想看而又不敢看,愈是如此,心中已动念了。倒是菩萨境界就算盯着看,反而没事,因为他见而不见。结习未尽,所以天花黏身,大菩萨结习已尽,所以花不黏身。

  《老残游记》有首诗好极了,其中一句:「剎那未除人我相,天花黏满护身云。」有时我起了烦恼,发了脾气,就想到这句诗,自己是天花着身了,就笑一笑。

  这一段天女散花,最重要的就是「结习未尽」。结习就是《俱舍论》的八十八结使,一点点根不刨掉,结使就没有断除。

  《维摩诘经》代表的是佛法中心的解脱法门,学佛目的在如何求解脱,怎么样才能解脱生死、解脱烦恼、出离三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本源。本经对解脱法门说了很多,但是本经最重要的秘密有几个重点:成佛不在于出家或是在家,没有出入之分别,能解脱者在世间能解脱,出世间也能解脱。出入自如才是自在,否则永远得不到自在之身,所以叫不二法门,没有出家在家、出世入世之别。

  维摩居士的方丈大小房间中,可以容纳三千大千世界,容纳那么多的人和那么多巨大的座椅,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分别。一千多年后玄奘法师的传记《慈恩传》,就记载玄奘法师亲自到维摩居士的方丈房间的经历,我们前面讲过了。我们人人都有方丈之室,你自己找不到,找到了就成功了。

  天女散的花,掉在大菩萨身上都落了下来,唯有落在声闻众的弟子们身上就黏住了。这是什么花?花有很多种,有名利之花,有男女爱欲之花等等。天女后来告诉舍利弗,天花着身是因为这些弟子大阿罗汉们的结习未尽。他们虽然有修持,但是阿赖耶识的根根没有刨掉,结使的余习没有去掉。我们前面讲过有位禅师看歌女跳舞的公案,禅师说:「禅心已作枯泥絮」,他的境界已经是天花不着身了。

  另外一个公案,一位老太太供养一位禅师三年,有一天,老太太叫帮禅师送饭的女孩,故意坐到禅师身上,抱住他,看他的反应。女孩照做了,禅师动都不动,只说:「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表示自己毫无欲念,这境界好吧?但是天花落在他身上还黏不黏着?还是会黏的,因为他的欲念是修持功夫压住的,余习未断。所以老太太知道了之后,恨说自己三年白供养了一个痴汉,就把茅蓬烧了,赶走禅师。这是为什么?难道老太太想要法师破戒?参参看这公案!称为公案是因为天下的人都要了解。

  再有一个公案,有位禅师去向一位居士化缘,这位居士不简单,已经大彻大悟了。居士就开条件,要能回答得了就供养,他问:「古镜未磨时如何?」过去镜子是铜作的,没有打磨的古镜当然不能照了。禅师答:「黑如漆。」再问:「古镜已磨又如何?」禅师答:「照天照地。」这答案听起来很好啊,可是居士立刻摈斥禅师。你看这回答哪有错呢?这就是禅宗。禅师吃了棒子,现在话是说他吃瘪了,不是用香板打人。他回去用功,三年后又来了,居士就再问他这两句话,他答:未磨时是「此去汉阳不远」,既磨后是「黄鹤楼前鹦鹉洲」。好!居士立刻供养他。这是什么话呢?你懂也好,不懂也好,这就是禅。

  这三段公案与天花着身都有关系。还有件事,相传是禅宗的起源,有一天释迦牟尼佛拈起一枝花,望向弟子们,众人皆不明白佛是什么意思,只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破颜是讲原本严肃的面孔化成微笑。佛就宣布把正法交付给迦叶尊者。所以禅宗的起源是一朵花,这个花和天女所散的花是不是同样的花?这是个很重要的关键。注意啊!这些公案我可没有说答案啊!不要说我为你们作了结论,那我是会去法院告你的。可是你们诸位要去找答案。 天女说解脱

  「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久如?」舍利弗挨了天女的训,就转了个话题,他问天女,来到维摩居士的房间有多久了。

  「答曰: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脱。」这是禅宗式的答案。耆年是年高德劭的人,就是老前辈之意。我们要知道,舍利弗虽然皈依佛,他年纪比佛大,佛三十二岁出世弘法时,舍利弗已五六十岁了。他早就出家在外面当人家的老师了,在印度称沙门,是对离家修道者的通称。佛教出家称比丘,本来不混用的,但是后来翻译成中文却不分了。舍利弗皈依佛之后,就带了自己的弟子一起过来。迦叶尊者、目连尊者也是同样情形。这些在经典上少有提及,但是在律宗部分就有详载。

  天女在此尊称舍利弗为前辈,舍利弗问她在这边多久了,她回答说,同您老前辈得道的年龄是一样的。舍利弗究竟解脱了没有?在本经看起来还是个问题。天女答得很巧妙,您得道有多久了,我就在这儿有多久了。

  「舍利弗言:止此久耶?」舍利弗就再问,那么天女你在这儿有很久了吧!

  「天曰:耆年解脱,亦何如久?」天女又刮他一次胡子,请问前辈得道也很久了吧?

  「舍利弗默然不答。」舍利弗没办法接下去了。

  「天曰:如何耆旧,大智而默?」,天女就差点没把舍利弗连眉毛都剃了,问舍利弗,前辈是有大智慧的人,为什么不说话呢?

  「答曰:解脱者,无所言说,故吾于是不知所云。」这句话说明舍利弗只是在「理」上解脱,而「事」上的解脱,至少在当时还没有做到。为什么这么讲?这从经典上很难看出来,研究戒律才知道,舍利弗虽然得道了,晚年身体很不好,这就成问题了。中国近百年来,研究佛学的人不大管经典,而钻研戒律,因为这上面很实际。舍利弗的答话是说,得了道的人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无话可讲,佛说「不可说」,所以他没话讲。这「不知所云」成语也是源出自《维摩诘经》,又是鸠摩罗什法师所创作的中国佛教文学的名句,现在成了骂人的话,指人说话没有中心,不知道在讲些什么。

  「天曰:言说文字,皆解脱相。」天女的回应刚刚和舍利弗的观念相反。不说话就解脱了吗?说话同样是解脱啊!再进一步,说与不说都是解脱,为什么落入一边去了?落入一边的人,在禅宗祖师来讲是「担板汉」,背了块板走路,只看到空,没有看到有。舍利弗的答话犯了逻辑上的错误,马上被天女抓个正着。

  「言语」就是「文字」,心中的念头经过嘴巴表现出来就是言语,其实和思想是一个东西,如果用文学表现出来,就叫做文字。

52书库推荐浏览: 南怀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