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袁腾飞讲战争史_袁腾飞【三册完结】(14)

阅读记录

  1914年8月1日,德国对俄国宣战,推倒了大国宣战的多米诺骨牌。

  德国用足了心思,它先向东边的俄国宣战,可主攻方向却在西线。

  精妙的施里芬计划

  为什么德国首先在西线发动进攻?因为有施里芬伯爵元帅。

  在德国的历任总参谋长中,能耐最大的要数辅佐俾斯麦先后打赢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而统一德意志的毛奇。最为中国人熟知的,是毛奇的继任者、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施里芬是瓦德西的继任者,早在1900年,也就是一战爆发前14年,他就制订了一个通过广阔的比利时平原入侵法国的作战计划。

  比利时,这个小小的工业化国家,建设有发达的铁路和公路,穿越河流可以直通法国,而且它和法国的边界不设防。

  施里芬设想,战争一旦爆发,德国无法避免受到法俄两面夹击,因此需要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那么首先击破谁呢?施里芬对法国和俄国进行了深入研究。法国虽然在普法战争中失败,并失去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但法国陆军雄风不减,在欧洲仍处于领先地位,是德意志帝国在欧洲大陆的最大敌人。反观俄国,虽号称有600万常备军,但装备落后,战略思想仍停留在冷兵器时代,很多俄国士兵还拿着绑了尖刀的木棍作为武器。于是,施里芬有了一个大胆的构想:利用德军便于机动的优势,先行经过比利时击败法国,之后回头集中力量击败俄国。

  施里芬判断:俄国工业落后,铁路不发达,除了人多,什么都少,打起仗来,从宣战到参战至少需要6到8周时间,才能完成有效的军事集结。这段时间内,德军集中主力在西线,完全有能力迅速击败法国。然后利用德国发达的铁路网把军队调往东线,在俄国发动进攻前,再击溃俄国,结束战争。

  施里芬计划的基本战略思想,用三个字概括就是:时间差。

  开战之前就注定了失败

  施里芬伯爵于1913年逝世,没看到自己制订的计划在实战中的效果。他临终时还念念不忘,再三嘱咐自己的接班人小毛奇将军:东西两线作战会分散兵力,法德边界又要分散兵力,所以你在向法国进军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右翼!让右翼末梢袖拂海峡,这样才可以在英国远征军到来之前,迂回包抄,占领法国。

  可惜,施里芬的接班人小毛奇没有他的魄力。小毛奇将军系出名门,是老毛奇元帅的侄儿。德国军队特别珍视名将的血脉传承,因此把小毛奇捧到了总参谋长的高位。小毛奇其实就仗着叔父的余荫,仗着光荣的姓氏,军职不断提升,先做施里芬的助手,后来成为其接班人。但是小毛奇的性格和能力跟他的叔父比起来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儿,小毛奇总是愁眉苦脸,神情忧郁,被威廉二世称为“忧郁的恺撒”。

  施里芬伯爵曾经跟别人谈起,有一次,小毛奇制订了一个作战计划,施里芬认为计划不妥,就批评了他并让他修改。当施里芬伯爵再次走进小毛奇办公室的时候,惊讶地发现小毛奇在哭。难道说,堂堂一个将军,长官批评不得?说你两句居然就落泪,还是个日耳曼爷们儿吗?

  小毛奇没有集中全部兵力进攻一个目标的胆力,如果说施里芬的座右铭是“胆大、胆大、再胆大”,那么小毛奇的座右铭则是“千万不要冒险”。他担心左翼力量薄弱,不能抗击法国进攻;又怕东线防守东普鲁士的兵力单薄,不能抵御俄国。施里芬计划虽然被他继承下来了,但为了谨慎起见,每年都做出修订,不断往东线调兵。

  到了开战前夕,施里芬计划已经被改得变了样。西线约150万德军被重新做了部署,小毛奇取消了入侵荷兰的计划,从而使右翼的两个集团军需要穿过狭窄的比利时列日要塞;由于顾虑法军从左翼突破,他抽调右翼的部队防守左翼;由于担心东线对付俄国的兵力太少,霍亨索伦王朝的龙兴之地被人占领,又从右翼抽出4个半军加强东线。

  这样一来,德军右翼的兵力,比施里芬计划的减少了近一半。战史专家们认为,这样的修订,在开战之前就注定了德国的失败。

  02. 德军进攻比利时

  点儿背的公使

  或许是为了给比利时一点儿颜色看看,1914年8月1日,德军率先对卢森堡大公国展开军事行动。

  卢森堡军队只有几百人,只好放弃抵抗,这在法理上不构成战争行为。德军一个步兵连在一名中尉率领下,兵不血刃就占领了一个主权国家。卢森堡再小也有2500多平方公里,德国一个连的兵力就给占领了,看来卢森堡人民非常爱好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也是如此,德国一宣战,卢森堡就投降了。这个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创造了零死亡的纪录。卢森堡被占领后,德军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比利时。

  1914年8月2日,德国驻比利时公使贝洛收到了从首都柏林发来的电令,让他立即拆封7月29日送来的密件,并且把密件内的最后通牒于当晚8时递交给比利时政府,要求比利时在12小时内做出答复。

  贝洛公使的经历非常有意思。他年初才担任德国驻比利时公使,办公桌上有一只银质烟灰缸,上面有一个子弹眼儿。每当有人问起这个弹眼儿的来历,他总是哈哈大笑说:“我这人就是点儿背,我到哪儿,哪儿就出乱子。我到了土耳其,土耳其就闹革命(指青年党人的革命);我到中国,又碰上义和团,这弹眼儿就是从窗户外面飞进来的子弹打的。”不过,每次跟客人说完这句话后,他都优哉游哉地点上一根香烟,喷着烟圈说:“我现在日子过爽了,布鲁塞尔是歌舞升平啊,这个国家是不会打仗的。”从1839年以来,比利时就是中立国,能有啥事儿?没承想密件一打开,他就傻眼了。

  8月1日清晨,德国进攻卢森堡的消息传来,比利时就感到震惊,政要们纷纷来到德国驻比利时公使馆,要求贝洛保证尊重比利时的中立。贝洛只好一遍又一遍地许诺说:“比利时没什么好害怕的,就算邻居的房子着火,也不意味着你的房子一定会着火。”

  但是,这种模棱两可的保证没有让比利时人放心,比利时国王阿尔贝决定以个人名义向德国皇帝做最后呼吁。欧洲王室之间经常通婚,比利时王后是德国巴伐利亚公爵的女儿,德国是王后的娘家,很多比利时人都会说德语。阿尔贝国王希望通过亲戚关系,促使德皇做出保证,尊重比利时的中立。

  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但是,比利时等来的是德国的最后通牒。

  贝洛奉命把最后通牒交给了比利时外交部,在这份通牒里,德国人颠倒黑白,说法国要经过比利时进攻德国,因此,德国要回击法军就必须进入比利时国土。如果比利时反对德国通过,则将被视作敌国,今后跟比利时的关系将由枪炮来决定。德国要求比利时在12小时内做出明确无误的回答。

  比利时自1839年以来就是一个中立的小国,它的部队只有7个师,狗拉机

  比利时自1839年以来就是一个中立的小国,它的部队只有7个师,狗拉机枪都算重武器

52书库推荐浏览: 袁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