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中华_余秋雨【完结】(28)

阅读记录

  《 隆中对 》的文学价值,在于对乱世的清晰梳理。清晰未必有文学价值,但是,大混乱中的大清晰却会产生一种逻辑快感。当这种逻辑快感转换成水银泻地般的气势和节奏,文学价值也就出现了。

  相比之下,《 出师表 》的文学价值要高得多。这种价值,首先来自于文章背后全部人际关系的整体背景。诸葛亮从二十六岁开始就全力辅佐刘备了,写《 出师表 》的时候是四十六岁,正好整整二十年。这时刘备已死,留给诸葛亮的是一个难以收拾的残局和一个懦弱无能的儿子。刘备遗嘱中曾说,如果儿子实在不行,诸葛亮可以“自取”最高权位。诸葛亮没有这么做,而是继续领军征伐。这次出征前他觉得胜败未卜,因此要对刘备的儿子好好嘱咐一番。为了表明自己的话语权,还要把自己和刘备的感情关系说一说,一说,眼泪就出来了。

  这个情景,就是一篇好文章的由来。文章开头,干脆利落地指出局势之危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文章中间,由军政大局转向个人感情:“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文章结尾,更是万马阵前老臣泪,足以让所有人动容:“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这么一篇文章,美学效能强烈,当然留得下来。

  我一直认为,除开《 三国演义 》中的小说形象,真实的诸葛亮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历史上获得超常名声,多半是因为这篇《 出师表 》。历史上比他更具政治能量和军事成就的人物太多了,却都没有留下这样的文学印记,因此也都退出了人们的记忆。而一旦有了文学印记,那么,即便是一次失败的行动,也会使一代代拥有英雄情怀的后人感同身受。杜甫诗中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就是这个意思。当然,杜甫一写,《 出师表 》的文学地位也就更巩固了。

  说过了诸葛亮,我们就要回到曹操身上了。

  不管人们给《 出师表 》以多高的评价,不管人们因《 出师表 》而对诸葛亮产生多大的好感,我还是不能不说:在文学地位上,曹操不仅高于诸葛亮,而且高出太多太多。

  同样是战阵中的作品,曹操的那几首诗,已经足可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文学家,但诸葛亮不是。任何一部《 中国文学史 》,遗漏了曹操是难于想象的,而加入了诸葛亮也是难于想象的。

  那么,曹操在文学上高于诸葛亮的地方在哪里呢?

  在于生命格局。

  诸葛亮在文学上表达的是君臣之情,曹操在文学上表达的是天地生命。

  曹操显然看不起那种阵前涕泪。他眼前的天地是这样的: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他心中的生命是这样的:

  神龟虽寿,

  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

  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

  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

  可得永年。

  当天地与生命产生抵牾,他是这样来处置人生定位的: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

  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

  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

  ……

  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我在抄写这些熟悉的句子时,不能不再一次惊叹其间的从容大气。一个人可以掩饰和伪装自己的行为动机,却无法掩饰和伪装自己的生命格调。这些诗作传达出一个身陷乱世权谋而心在浩阔时空的强大生命,强大到没有一个不够强大的生命所能够模仿。

  这些诗作还表明,曹操一心想做军事巨人和政治巨人而十分辛苦,却不太辛苦地成了文化巨人。

  但是,这也不是偶然所得。与诸葛亮起草军事文件不同,曹操是把诗当作真正的诗来写的。他又与历来喜欢写诗的政治人物不同,没有丝毫附庸风雅的嫌疑。这也就是说,他具有充分的文学自觉。

  他所表述的,都是宏大话语,这很容易流于空洞,但他却融入了强烈的个性特色。这种把宏大话语和个性特色合为一体而酿造浓厚气氛的本事,就来自于文学自觉。此外,在《 却东西门行 》、《 苦寒行 》、《 蒿里行 》等诗作中,他又频频使用象征手法,甚至与古代将士和当代将士进行移位体验,进一步证明他在文学上的专业水准。

  曹操的诗,干净朴实,简约精悍,与我历来厌烦的侈靡铺陈正好南辕北辙,这就更让我倾心。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会在琐碎妆饰上沉陷。真正自信的人,总能够简单得铿锵有力。

  三

  文化上的三国对垒,更让人哑口无言的,是曹操的一大堆儿子中有两个非常出色。父子三人拢在一起,占去了当时华夏的一大半文化。真可谓“天下三分月色,两分尽在曹家”。

  丛林边上的曹家,真是好生了得!

  我想不起,在历史的高爽地带,像汉代、唐代、宋代那样长久而又安定环境中,哪一个名门望族在文化聚集的浓密和高度上赶得上曹家。有的以为差不多了,放远了一看还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这么一个空前绝后的曹家,为什么只能形成于乱世而不是盛世?

  对于这个问题我现在还没有找到明确的答案,容我以后再仔细想想。

  在没有想明白之前,我们不妨推门进去,到曹家看看。

  哥哥曹丕,弟弟曹植,兄弟俩关系尴尬。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传说,对曹丕不大有利。说的是,曹操死后曹丕继位,便想着法儿迫害弟弟曹植,有一次居然逼弟弟在七步之内写成一首诗,否则就处死。曹植立即吟出四句: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这个传说的真实性,无法考证。记得刘义庆《 世说新语 》里已有记载,但诗句有些出入。我的判断是:传说中的曹丕,那天的举动过于残暴又过于儿戏,不太像他这么一个要面子的聪明人的行为;但这四句诗的比喻却颇为得体,很可能确实出于曹植之口,只不过传说者虚构了一个面对面的话语情境。

52书库推荐浏览: 余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