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历史挺靠谱_袁腾飞【完结】(123)

阅读记录

  1935年,中共在陕北瓦窑堡开会,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毛泽东发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策略》的报告,奠定了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在中共这个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各阶层起来抗日。12月9日北平学生游行,主张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反对华北自治。

  平津学生随后组织南下宣传团宣传抗日救国,抗日救亡运动掀起了新的高潮。

  西安,时局的扭转点

  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杨虎城多次劝谏蒋介石联共抗日,均遭到拒绝。西安事变之前,张学良奉命剿共,一打仗就从红军的阵地上飘来了“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的歌声。被东北军占领的城镇,红军在城门楼上拿白漆刷上三个大字——山海关。东北军成天在“山海关”来来回回,军心自然动摇。张学良一看仗没有办法打,就跟红军握手言欢。1936年12月,蒋介石到西安威逼张学良、杨虎城剿共,张、杨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

  统帅被扣,国民党内部亲日派主张轰炸西安,继而对蒋介石取而代之,亲英美派主张和平解决。中共高瞻远瞩,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引起的问题,反对新的内战,并以此为契机,联合南京的“左”派,争取中派,反对亲日派,以推动南京政府走向抗日。中共派周恩来赴西安谈判,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张学良在西安事变之后负荆请罪送蒋介石回南京,一到南京,军事法庭判处张学良10年有期徒刑。1947年张学良掐指一算,到了出狱时间,托人送给蒋介石、蒋夫人一对名表:到点了,该放我了。蒋介石更幽默,给了张学良一本1936年的日历,给张夫人一双拖鞋,意思是1936年的事忘不了,永远拖下去。不但不放,还把他押到了台湾,一直关到1991年。1991年,李登辉解除了对张学良的管束,张学良飞赴美国夏威夷。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蒋介石停止剿共,联共抗日。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开赴敌后战场,开到了华北、华中、华南。抗战八年一结束,人民解放军由3万人发展到130万人,从陕北一个根据地发展到19块根据地,100万平方公里,人口一个亿,4年后江山易主,改天换地。所以,西安事变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第4节 守卫家园,端起手中的枪

  众里寻他千百度

  国共对峙的十年,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共的内外政策有一个转变过程。从1927年到1931年,中国社会以阶级矛盾为主,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就是进行土地革命,反蒋。1931年到1935年,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民族矛盾上升,中国共产党既反蒋又要抗日。从1935年华北事变以后,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内外政策从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1935年到1936年也就是华北事变到西安事变,这个时候是逼蒋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这一战线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也包括以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地方实力派、各中间党派领导人、爱国民主人士、民族工商界人士、宗教界领袖也包含其中。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国共两党携手并肩共同开始中国的卫国战争,即抗日战争。

  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了七七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共14年,前6年局部抗战,卢沟桥事变后开始了中国的全面抗战,历时8年。当时的北平,三面被日本包围,北面伪满洲国的国界一直划到离天安门80公里处。东面汉奸殷汝耕在通县成立了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冀东22县脱离中国。北平西面,内蒙古的王公德穆楚克栋鲁普,主张蒙古独立,成立伪政府,组织伪军。北平三面受敌,古都已然处于战火的前沿。北平跟内地唯一的联系就是京广铁路,当时叫平汉铁路。卢沟桥是平汉铁路的必经之地,日军一旦占领卢沟桥,就切断了平汉铁路,北平也就成了一座孤城。

  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是日本成立的傀儡政权之一,1935年11月25日由殷汝耕等人成立,最早为“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以通州为政府所在地,管辖通县、三河、密云、怀柔、蓟县、遵化、玉田、平谷、顺义、兴隆、临榆、迁安、滦县、昌黎、扶宁、卢龙、丰润、乐亭等18县,还包括昌平、香河、宝坻、宁河以及察哈尔的延庆、龙门、赤城3县,此外还管辖唐山市、塘沽、大沽、秦皇岛等地。

  日本在卢沟桥附近有一支驻军,7月7日晚,日军在卢沟桥畔进行挑衅性军事演习。演习的时候,一名士兵闹肚子,没跟长官汇报,就窜地里去了。日军就借口这名士兵失踪,要求搜查宛平城,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炮轰宛平城,卢沟桥事变爆发。实际上,在日本人提出搜城无理要求的时候,闹肚子的兵已经归队。卢沟桥事变爆发的第二天,中共就发表了通电,号召全民族一起抗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确定抗战方针。

  抗战,已无退避

  对于庐山谈话,过去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当时蒋介石讲:“卢沟桥事件能否不扩大为中日战争,全系于日本政府的态度,和平希望绝续之关键,全系于日本军队之行动,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和平的,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事的解决。”

  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弱国,不是一个强国,弱国的态度应该是应战而不是求战,牺牲未到最后关头绝不轻言牺牲,没到绝望的时刻不要放弃和平。在战、和之间,如果有选择的话,负责任的统治者肯定应该选择和,而不应该选择战。中国近代动不动就拼了,拼又拼不过,一拼就败,一败就是割地赔款。当时蒋介石认为能不打尽量不打,但他也知道,日本是让了东北要华北,让了华北,就要华东。

  我们东四省失陷,已有了6年之久,续之以塘沽协定,现在冲突地点已到了北平门口的卢沟桥。如果卢沟桥可以被强占,那么我们百年古都,北方政治文化的中心与军事重镇北平,就要变成沈阳第二!今日的北平,若果变成昔日的沈阳,今日的冀察,亦将成为昔日的东四省。北平若可变成沈阳,南京又何尝不会变成北平!所以蒋介石也说:“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庐山谈话标志着国民政府已抱定抗战之心。

  卢沟桥事变

  第5节 一寸河山一寸血

  百万人大掐架

  出于国内状况和战争消耗考虑,日本希望能够短时间内吞下中国。打完华北,日本挥师南下攻打上海,再取南京,给国民党一个下马威。上海毗邻南京,是蒋介石的发家处,正是他的“龙兴”之地。日军选择如此路线,国民政府无路可退。当即蒋介石发表自卫宣言,表示抵抗暴力,保卫国土。国民党开赴前线,进行了着名的淞沪会战。

52书库推荐浏览: 袁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