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如这界内,许多人自界内而生,便以为这界内天地乃是万古不变的存在,却不知那朝起暮落的红日仅是灵宝的火云宫,却不知这天地到了寿命,终将毁于一旦。
九头虫见悟空久久不语,笑道:“贤弟因何沉思,此方天地若亡,我等想法回去便是。”悟空苦笑一声,心道,你却不知,回去也不是长久之法。嘴上却道:“天地居然有寿,此事真是匪夷所思。”
九头虫笑道:“这还不算,方才说一万九百六十岁为一元,一元有十二会,那一会便是一千零八十岁。这天地中,每逢一千零八十岁,便有一劫。这一劫,或是火、风、雷、雨,种种不一,有时又两三种齐来,寻常凡人若无庇护,便唯有等死了。”
悟空道:“兄台来此日久,度了几劫了。”九头虫道:“诸般都已过去,我只知再过五六百年,便是——戌会之终了。”
悟空惊道:“若此传言为真,那岂不是说这天地即将崩塌,然后合而为一,再归混沌!”
九头虫道:“正是如此!”
悟空不知不觉间,已将手中酒杯捏得成了扁,口中恨恨道:“此间万千生灵,有几人能逃过此劫呢?”
九头虫一时愕然:“贤弟此语何来,万千生灵,与你何干?”
悟空道:“与我,自然不相干,只是这天地实在可恶,既然要杀,又何必生他?”
九头虫哈哈笑道:“贤弟此言差矣,你都说物竞天择,能活的便活,不能活的便死。”
悟空叹了口气,道:“唉,不一样的。”
“有何不一样,照你这般说来,天地便不应分开,永归混沌,岂不万事皆休,也没了许多烦恼。”九头虫戏谑道。
他虽是戏谑之言,悟空却大有感触,此语虽是妄言,却也不无道理啊。危急存亡之际,自己却长吁短叹,又有何用?
此方天地既然要亡,自己理当寻个出路,回原来那方天地去;那方天地再亡,便再寻出路便是,又无人教你生生困死在此。本事不济,眼界太窄,便是自己活该!
想通了这节,悟空心中再无思虑,他端起酒杯,发现手中杯子早被自己捏扁,于是扯过酒坛笑道:“说得好,无了天地,你我再寻出路,无了出路,便开一方天地出来,如何!”
九头虫听此豪言壮语,眼前一亮,也拉过一只酒坛喝道:“贤弟果然豪迈,今日相逢,乃我生平快事也!”
殿中众妖听二人言语,大多似懂非懂,但见九头虫与悟空言谈甚欢,也为这豪气所动,个个弃了酒杯,都捧起酒坛来咕咚咚干了。
放下酒坛,悟空道:“那事还尚早,暂且不谈。据我所知,此界中妖族大都居于山野之中,为何兄台移至城中来住。”
九头虫笑道:“我本来也在远山中逍遥,那方景色可比此处胜却数倍,只是此洲内修士不知死的甚多,常到我山中搅扰,我一怒之下,引领大军杀了下来,夺了此城。”
悟空点头道:“一不做二不休,不愧豪杰本色,那为何要下不准驾云的号令,又有何出处?”
九头虫道:“我虽夺了此城,那些修士四散奔逃却也没杀干净,他们常来城上骚扰,却不敢与我拼斗。有些修士游移不定,时而假降于我,时而又为人内线,我心烦的紧,便下了这个令,城上驾云者,立斩不饶!此后修士若想入城,必经四门盘查,有那熟稔的面孔立即擒下。”
悟空道:“这也是个办法。”
九头虫笑道:“没想到这条荒唐令,却引来贤弟这尊大人物。”
悟空笑道:“哪里是什么大人物,不过杀了几个天将,砸了通明殿而已。”
九头虫迷惘道:“通明殿?那是什么东西?”
悟空不禁脸红,自己难得显摆一回,居然白白表情。他于是将自己率花果山一众力抗十万天兵,战退四大菩萨,又打上通明殿一事从头到尾讲了一遍。
莫说九头虫,便是殿中群妖也听得热血沸腾,天下妖族实乃一心,听那天庭看不起妖类,想要全力剿杀,反被悟空打得落花流水,众人群情激昂,只是城中美酒却遭了殃,被众人一顿海喝,酒坛摞起来如一座小山般高矮。
说起大战天兵,悟空不由得想起了其余七大圣,又想起自己乍过死门时,体内造化涌动的事情,便问道:“此界中可还有什么厉害人物,既然来了,好歹会上一会。”
九头虫道:“贤弟即便不问,我也要说,此事甚为奇怪。便在南方余火洲,有一只猴子,长得瘦小枯干,本事却极其了得,我与他打了四五次,也占不得上风。那猴子现出本相,与贤弟一般无二,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悟空心中一喜,通风、无支祁、王禺的本相他自然见过,与自己区别甚大,莫非此处又有其余神猿不成?但是,通风曾道,自己尚未觉醒,应该无法感应到同类的存在才对。此事,又是扑朔迷离了。
第二卷 道可道 第一二一章 忆君意
东胜神洲,灌洲灌江口,数条雄伟山脉绵延。
其中一条山脉,形若刀锋,有柄有刃,极为险峻,人皆称之为“横刀岭”,如今却已更做“忆君岭”,却是二郎神杨戬专为悟空而改的。
悟空与杨戬一见如故,一场欢饮,一席长谈便义结金兰,相识虽短却毫无芥蒂,直有逢到知己之感。相比杨戬,悟空更是深知对方为人,故此在攻上天庭之前,将花果山一众老小托付给杨戬,此举颇有临行托孤之意。
无支祁、王禺、通风三人将花果山举山迁至灌江口左近,杨戬二话不说,当即划出“横刀岭”分给花果山旧兵居住,其余妖类半步也不准踏入。
当夜,杨戬大摆宴席,邀通风三人入席,得知悟空安排好众人退路,只自己与牛魔王、金翅大鹏杀向天庭之事,杨戬泪眼滂沱,举杯道:“悟空既然如此安排,凭他心智,已知此事必无幸理,他自投罗网,却是要凭一己之身,平了天庭的怒气,免得日后追究尔等。”
他兄弟康安裕却不懂,问道:“若是如此,那牛魔王与金翅大鹏岂不也一同——”杨戬截住他话头道:“那两人都是有依仗的人物,便是天庭捉了,也不能将二人怎样,唯有悟空毫无根基,天庭若擒了他,自然视为匪首,九死一生啊!”
无支祁一听便急了:“那便去救悟空啊!”通风拦住道:“且慢,悟空自知重任在肩,绝不会轻贱自己性命,我等若唐突行事,岂不愧对他一番好意却是小事,只怕坏了他心中大计。”
杨戬见通风言语慎重,心中也多了一丝希望,自这日起,二郎神日日吃斋诵经,唯祷悟空平安无事。
灌江口中人见杨戬如此重义,人人对他又多几分敬重之心。
忽一日,消息传来,说悟空被老君擒住,带回了兜率宫。众人皆惊,唯杨戬安然处之,当晚更放开胸怀豪饮一通,别人问他为何,他道:“悟空若被别人擒住我还有些担心,太上谦和宽厚,悟空此番却无忧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楚阳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