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在黎阮两朝达到鼎盛。1884年法国占领越南,实行殖民统治,废止汉文、喃文和科举制度,推行法文和拉丁化越文。这样儒学与汉文化的传统被割断。但是由于两千年传统的影响,许多人心向儒学,在法国占领之后仍在学习、研究它,一些大儒写出研究专著,表达抗法复越的思想。
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它也同朝鲜、越南一样,很早便输入了儒家学说,并深受其影响。关于儒学传入日本,大体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说,秦始皇时代,徐福以赴东瀛采长生不老药为名,带数百名童男童女到日本,可能随船带有儒家典籍。另一个说法则是公元285年,百济使者荐博士王仁到日本献《论语》、《千字文》。此事中日史书均有记载。当时日本正处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阶段,有家族制度,但还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宗法等级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需要文字但还没有文字。《论语》一书从载体(汉字)到内容,都非常适合日本的需要。于是儒学就与汉字一起在日本土地上生了根。不过在王仁到日本之后的二三百年间,儒学教学仅仅在皇子和王公大臣中进行,影响尚不普及。
公元7世纪的日本列岛上,皇权与代表氏族制度的旧贵族矛盾日益尖锐。为加强皇权,圣德太子于公元604年制定17条宪法,除第二条要求笃敬佛家三宝之外,其他各条皆为儒家信条,主要是忠、信、仁、礼。“国非二君,民无两主,率土兆民,以王为主。”(第12条)“无忠于君,无仁于民,是大乱之本。”(第六条)“信是义本,……君臣共信,何事不成!”(第九条)“君臣有礼,位次不乱;百姓有礼,国家自治。”(第四条)646年孝德天皇在曾长期留华的对隋唐社会、政治、文化、思想均有深刻了解的日本大儒南渊请安等人帮助下实行“大化改新”,废除了旧贵族私有部民制,按唐朝的榜样,建立中央集权的专制政体,使日本成为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圣德太子执政后,特别是大化改新后,日本不断向中国派遣使节——遣隋使、遣唐使,和大批留学生、学问僧,学习儒家经典,搜求儒家书籍。并在首都设大学寮,在地方设国学,推进汉文化主要是儒学教育。
在奈良时期(公元710—794年)和平安时期(公元794—1192年)统治者虽垂青佛教,但从未放松推进儒教,他们明白精神解脱要靠佛教,但治国安民非儒术不可。除继续派留学生,进口、印制儒书,加强大学寮的管理外,特别注意将三纲五常和忠、孝、礼的观念灌输到民间,而孝是重点。孝谦天皇曾下诏说,孝是各种德行的基础和治国安民之道。要求每家每户都要有《孝经》,经常背诵实行。历代天皇对孝子顺孙都给予各种奖励。日本虽无科举制度,但朝廷规定,政府官员一定要从修习仁、义、礼、智、信的人中选拔,根据其素质与程度委以官职。这种做法对儒风的振起有绝大影响,其作用不下于科举。在奈良、平安两朝,孔子的地位日益提高,公元701年开始祭孔,768年尊孔子为文宣王,亲王以下百官都参加释奠,典礼过后到大学寮听讲儒经,或由天皇召博士入宫讲经。当时崇唐之风十分盛行,遣唐使、留学生仰慕盛唐文化,许多人长期留唐,游学、做官甚至娶妻生子,终身不返。回到日本的也与众不同,戴唐式冠,穿唐式衣,吟唐诗,说唐话,意气扬扬,唐味十足。慕唐达到顶点之后便走向反面,有识之士提出“和魂汉才”,即借鉴中国文化发展日本民族文化,而不是事事模仿。平安中期以后,停派遣唐使,努力摆脱唐风,逐渐发展出独具特色的日本文化。但这并不意味儒学的停滞。相反,儒学在日本化之后得到新的发展。
1192年之后,日本进入幕府时代,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实行独裁统治。将军、大名、武士组成的等级制的武士地主阶级,控制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权和土地。他们的理论家适应当时的需要,取儒家的忠、勇、信、礼、义、廉、耻等观念和佛家不念生死的思想,加工形成武士道德或武士道精神。由于儒家思想是武士道精神来源之一,所以继续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1603年德川将军削平群雄,建立江户幕府,处理全国政务,管辖全国领地。一个中央集权的实行等级身份制的封建国家正式形成。从这时到明治维新的200多年间,称为江户时期或德川时期。这是日本封建社会高度发展的时期,也是儒学高度发展的时期。这时在日本占统治地位的,不是原始儒学,也不是汉唐经学,而是朱熹的理学。
理学早在十二三世纪便传到日本,德川将军统一全国之后,认为武功已到顶点,但文治还不够,于是锐意崇儒重道。他抛弃佛教,提倡理学,重用藤原惺窝及其弟子林罗山等理学大师,让他们讲学、著书,传播发展朱熹思想。藤原惺窝遵从朱熹的性理说,认为天地万物皆以理为本。他批评佛家思想,使日本儒学最终摆脱禅学影响,他的弟子很多,最著名的是林罗山。林罗山心悦诚服地尊信程朱,既反对佛教,也反对耶稣教,著有《排佛论》和《排耶稣论》,反映了幕府将军对佛的厌弃和对西方势力的疑惧。他还大力论证日本的神道和儒教——理学的一致,使它们更好地结合起来。经过林罗山的努力,朱子学成为德川时代的官学。他本人以大儒身份侍奉过德川家四代将军,成为幕府中重要智囊。
影响日本学术界的除朱子学以外尚有古学派、阳明学派以及水户、折衷、考据等学派,它们都表现了与朱子学不同的思想倾向。如古学派尊信三皇、五帝、周公、孔子,认为唐以后儒学是伪学,代表被闲置的贵族和中小地主阶级,反对正统官学——程朱理学。阳明学派继承王阳明的良知说、明德说,认为整个世界及其秩序,乃至儒家伦理规范都是人心的产物。开始它作为传播儒学的通俗方法而存在,后来形成与朱子学对立的学派。阳明学派的一些重要学者逐渐萌发出代表市民利益的平等思想,重视实践的思想,为明治维新做了思想准备。
1868年德川幕府被推翻,政权重新回到天皇政府。日本实行明治维新,逐渐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但日本的封建残余势力顽固,因此明治初年被打击的儒学,不久又受到当局的重视。天皇和文部省连连发布文件,要求在中小学中加强道德教育,其主要内容即忠孝仁义。成为日本教育指导原则的明治天皇《教育敕语》,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儒家伦理规范,以为人人遵守,可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在明治朝和明治以后,祭孔活动继续进行,并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开展儒学研究、儒家经典的翻译出版工作。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儒学作为意识形态才明显地衰落下去。
纵观东亚三国历史可以看到,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给它们带去的是文字、高度发展的农业、手工业技术以及与儒学有直接关系的先进的哲学、伦理、政治思想和统治经验,这一切对于这三个国家从野蛮到文明,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帮助它们建设起发达的封建社会。但是自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产生之后,儒学的作用从根本上发生了转变,它所维护的封建关系已经过时,它本身也就变得保守。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提倡儒家伦理,灭亡朝鲜之后在朝鲜提倡尊孔重道,以及越南吴庭艳政权的鼓吹儒教,都是在利用儒学的保守面,对抗、扼制民主、平等的新潮流。
52书库推荐浏览: 阎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