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作品精选_冯骥才【完结】(102)

阅读记录

  雪下得愈来愈大,高速公路已经封了。原计划下一站去介休考察清明文化 已经无法成行。在回程的列车上,我的心里真是五味杂陈。三晋大地文化遗存 之深厚之灿烂令我惊叹,但这些遗存遍地飘零并急速消失又令人痛惜与焦急。 几年来我们几乎天天为一问题而焦虑:从哪里去找那么多救援者和志愿者?到底 是我们的文化太多了,专家太少了,还是专家中的志愿者太少了?

  我望窗外,外边的原野严严实实而无声地覆盖着一片冰雪。

  第65章 羌去何处

  羌,一个古老的文字,一个古老民族的族姓,早已渐渐变得很陌生了,最 近却频频出现于报端。这是因为,它处在惊天动地的汶川大地震的中心。

  羌字被古文字学家解释为“羊”字与“人”字的组合,因称他们为“西戎 的牧羊人”。在典籍扑朔迷离的记述中,还可找到羌与大禹以及发明了农具的 神农氏的血缘关系。

  这个有着三千年以上历史、衍生过不少民族的羌,被费孝通先生称之为“ 一个向外输血的民族”,曾经为中华文明史作出过杰出贡献。但如今只有三十 万人,散布在北川一带白云迷漫的高山深谷中。他们居住的山寨被称做“云朵 上的村寨”。然而这次他们主要聚居的阿坝州汶川、茂县、理县和绵阳的北川 ,都成了大灾难中悲剧的主角。除去一千余羌民远居住在贵州省铜仁地区之外 ,其他所有羌民几乎全是灾民。

  古老的民族总是在文化上显示它的魅力与神秘。羌族的人虽少,但在民俗 节日、口头文学、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服装饮食以及民居建筑方面有自己完 整而独特的一套。他们悠长而幽怨的羌笛声令人想起唐代的古诗;他们神奇的 索桥与碉楼,都与久远的传说紧紧相伴;他们的羌绣浓重而华美,他们的羊皮 鼓舞雄劲又豪壮;他们的释比戏《羌戈大战》和民俗节日“瓦尔俄足节”带着 文化活化石的意味……而这些都与他们长久以来置身其中的美丽的山水树石融 合成一个文化的整体了。近些年,两次公布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经把 其中六项极珍贵的民俗与艺术列在其中。中国民协根据这里有关大禹的传说遗 迹与祭奠仪式,还将北川命名为“大禹文化之乡”。

  在这次探望震毁的北川县城的路上,到处是大大小小的飞石,树木东倒西 歪,却居然看到道边神气十足地竖着这样一块大禹文化之乡的牌子,可是羌族 唯一的自治县的“首府”——北川已然化为一片惨不忍睹的废墟。

  二十天前北川县城就已经封城了。城内了无人迹,连鸟儿的影子也不见, 全然一座死城。湿润的空气里飘着很浓的杀菌剂的气味。我们凭着一张“特别 通行证”,才被准予穿过黑衣特警严密把守的关卡。

  站在县城前的山坡高处,那位靠着偶然而侥幸活下来的北川县文化局长, 手指着县城中央堆积的近百米滑落的山体说,多年来专心从事羌文化研究的六 位文化馆馆员、四十余位正在举行诗歌朗诵的“禹风诗社”的诗人、数百件珍 贵的羌文化文物、大量田野考察而尚未整理好的宝贵的资料,全部埋葬其中。

  我的心陡然变得很冲动。志愿研究民族民间文化的学者本来就少而又少, 但这一次,这些第一线的羌文化专家全部罹难,这是全军覆没呀。

  我们专家调查小组的一行人,站成一排,朝着那个巨大的百米“坟墓”, 肃立默哀。为同行,为同志,为死难的羌民及其消亡的文化。

  大地震遇难的羌民共三万,占民族总数的十分之一。

  在擂鼓镇、板凳桥以及绵阳内外各地灾民安置点走一走,更是忧虑重重。 这里的灾民世代都居住在大山里边,但如今村寨多已震损乃至震毁。著名的羌 寨如桃坪寨、布瓦寨、龙溪川、通化寨、木卡寨、黑虎寨、三龙寨等等都受到 重创。被称作“羌族第一寨”的萝卜寨已夷为平地。治水英雄大禹的出生地禹 里乡如今竟葬身在堰塞湖冰冷的湖底。这些羌民日后还会重返家园吗?通往他们 那些两千米以上山村的路还会是安全的吗?村寨周边那些被大地震摇散了的山体 能够让他们放心地居住吗?如果不行,必须迁徙。积淀了上千年的村寨文化不是 注定要瓦解么?

  在久远的传衍中,这个山地民族的自然崇拜和生活文化都与他们相濡以沫 的山川密切相关。文化构成的元素都是在形成过程中特定的,很难替换。他们 如何在全新的环境找回历史的生态与文化的灵魂?如果找不回来,那些歌舞音乐 不就徒具形骸,只剩下旅游化的表演了?

  在擂鼓镇采访安置点的羌民时,一些羌民知道我们来了,穿着美丽的羌服 ,相互拉着手为我们跳起欢快的萨朗舞来。我对他们说:“你们受了那么大的 灾难,还为我们跳舞,跳这么美,我们心里都流泪了。当然你们的乐观与坚强 ,令我们钦佩。我们一定帮助你们把你们民族的文化传承下去……”

  不管怎么说,这次地震对羌族文化都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它使羌族的文 化大伤元气。这是不能回避的。在人类史上,还有哪个民族受到过这样全面颠 覆性的破坏,恐怕没有先例。这对于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无疑是一个巨 大的难题。

  可是,总不能坐待一个古老的兄弟民族的文化在眼前渐渐消失。于是,这 一阵子文化界紧锣密鼓,一拨拨人奔赴灾区进行调研,思谋对策和良方。

  马上要做的是对羌族聚居地的文化受灾情况进行全面调查。首先要摸清各 类民俗和文学艺术及其传承人的灾后状况,分级编入名录,给予资助,并创造 传承条件,使其传宗接代。同时,对于地质和环境安全的村寨,经过重新修建 后,应同意原住民回迁——总要保留一些原生态的村落,当然前提是安全!还有 一件事是必做不可的,就是将散落各处的羌族文化资料汇编为集成性文献,为 这个没有文字的民族建立可以传之后世的文化档案。

  接下来是易地重建羌民聚居地时,必须注意注入羌族文化的特性元素;要 建立能够举行民俗节日和祭典的文化空间;羌族子弟的学校要加设民族传统文 化教育的课程,以利其文化的传承;像北川、茂县、汶川和理县都应修建羌族 文化博物馆,将那些容易失散、失不再来的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记忆的民俗 文物收藏并展示出来……说到这里,我忽想做了这些就够了吗?想到震前的昨天 灿烂又迷人的羌文化,我的心变得悲哀和茫然。恍惚中好像看到一个穿着羌服 的老者正在走去的背影,如果朝他大呼一声,他会无限美好地回转过身来吗?

  第66章 一个古画乡的临终抢救

  临终抢救是医学用语,但在文化上却是一个刚刚冒出来的新词儿,这表明 我们的文化遗产又遇到了新麻烦。

  何止是新麻烦,而且是大麻烦。

  十多年来,我们纵入田野,去发现和认定濒危的遗产,再把它整理好并加 以保护;可是这样的抢救和保护的方式,现在开始变得不中用了——因为城镇 化开始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冯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