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仲勋传_习仲勋传编委会【完结】(143)

阅读记录

  四月下旬,习仲勋主持召开西北军政委员会第十三次行政会议,检查总结春耕工作,提出下一步应该注意的问题。会后,习仲勋和西北军政委员会于五月五日再次发布命令,要求各地政府组织工作组,派干部下乡,“必须把主要注意力集中于春耕生产的组织和领导”,抓紧播种棉花和早秋作物,扩大宣传党和人民政府发展生产的政策,把政府的计划变成群众自己的计划和实际行动。

  一九五〇年西北地区小麦长势良好。为了保证做好夏收工作,按照习仲勋的指示,以彭德怀、习仲勋、张治中名义,于五月二十一日发出西北军政委员会令,指示各地“夏收为一切工作的中心”,“组织群众,抓紧时间,快收净割,速晒细碾,做到迅速‘麦人仓,草上堆’,避免风雹灾害,并注意割低麦茬,拾净麦穗,不使浪费麦草”,“组织选种工作,凡经群众亲身经验证明的优良品种,应即单割单收,保证纯净,提倡农户相互调剂品种”。要求各地组织“检查团或工作组下乡,直接帮助夏收,切实解决群众中的困难问题,特别注意解决裂、军、工属及鳏、寡无劳力者的困难”,“提倡亲帮亲,邻帮邻,‘赶麦场’,揽短工”,“把所有可能从事生产的男女老幼,都组织到夏收工作中来”。【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习仲勋抓农业生产之细致,由此可见一斑。但不仅仅如此,从他处理一九五一年六七月出现的旱情和随后出现的“饱”雨,更能见其工作的细致人微。六月后,西北地区出现了较大面积的旱情,七月二日西北军政委员会即发出指示,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加强抗旱防灾工作。不久,陕西、甘肃及青海等地又普降“饱”雨,习仲勋亲自修改下发《关于加紧雨后抢种及锄草工作的指示》,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即抓紧时间,领导农民,发动变工队,突击抢种晚秋作物(谷子、糜子、荞麦、小豆和秋菜等),已种早秋土地,因灾、旱缺苗者应即进行补种”,强调:“这是当前农业生产工作的重点,务须集中力量,切实执行,并帮助农民解决种子、劳畜力等具体困难,争取迅速下种,不误天时。”他还要求:“部分沿河低洼地带,尚须注意修堤防洪,开沟排水,以免水灾。”

  习仲勋在领导农业生产过程中,还根据自己多年在农村生括的经验,十分注意解决农业生产资金信贷问题。他深知,许多贫苦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在春荒不接和遇到天灾、疾病时,发展生产会遇到困难,需要资金支持和群众的互相帮助。因此,在他领导西北军政委员会的三年中,每年春耕前,都会及时以西北军政委员会三位主要领导人的名义,发出《关于农业生产贷款工作的指示》,要求各级成立“农贷委员会”,“由同级的行政首长亲自负责,各有关部门必须依照规定职权,明确各自应尽的责任,密切配合”,用国家宝贵的资金“有重点有计划的扶助发展农业,兴修水利,增产粮棉繁殖牲畜”。他强调:“贷款必须以生产积极而资金困难的农牧民为主要对象”,“专款专用”,“有借有还”,“倡导自由借贷,组织群众自己的力量,实行互相调剂资金及解决部分生产资料的需要,以配合农贷更多的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困难问题。”

  由于习仲勋正确细致的领导,农村工作政策和措施落实得比较扎实,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不断高涨,农业生产任务超额完成。一九五。年粮食产量较一九四九年增产十二亿斤,提高百分之十,战胜了解放后第一年出现的严重灾荒。“通过领导生产,党和政府进一步获得了广大群众的爱戴与拥护,从生产上更加促进与巩固了民族团结。并且,经过一年农业生产的实践,进一步熟悉了情况,取得了经验,教育提高了干部。”

  一九五〇年十二月下旬,陕西省召开农业生产会议。习仲勋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说:这一年在战争刚刚结束,社会秩序还未完全安定的情况下,我们做了许多工作,如兴修水利,活跃借贷,改良种子,防虫防旱等,“更重要的是动员和组织了广大群众参加到生产战线上来。而群众对我们最满意的也是这一件事,这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是看不到的,而在几千年的历史上也是没有见过的,我们今天能获得广大群众的拥护,主要的原因也就在这里。革命就是要办好群众的生产事业,而领导群众生产又是最实际最具体的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他对来年的农业世生产形势进行了分析展望,认为一九五一年农业生产条件会更好,要求各级领导做好充分的生产准备,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困难。广大干部要用说服鼓励和典型示范的办法,“发动广大农民由过去‘没心劲’好好生产,走向有组织有计划的努力生产”,“培养劳模,推动生产”,“续活跃借贷,保证有借有还”和“组织自愿变工,开展合作运动”。之后,习仲勋主持召开了西北地区农业生产会议,全面总结一九五〇年农业生产工作,提出九五一年粮棉增产任务和工作措施。

  为了顺利完成一九五一年的农业生产任务及各项工作,按照习仲勋的指示,二月十四日,西北军政委员会发出《关于西北区一九五一年农业生产的指示》,强调了做好农业生产特别是春耕生产的重要性,重申了几项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要求各级政府抽派主要负责同志和得力干部,深入农村,切实指导和推动春耕生产。

  习仲勋在领导农业生产中,特别重视让农民群众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他在多次会议上号召农业技术人员要深入下去,到农民群众中去普及优良品种和先进耕作方法。他关心农业科技的发展,为此专程到武功县杨陵的西北农学院视察工作。

  西北农学院位于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陕西杨陵。早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官后稷,就在这一带“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了农耕文明的先河。一九三四年,著名爱国人士于右任和杨虎城在这里选址创立了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后来发展成为西北农学院,是中国西部地区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西北农业生产会议刚一结束,习仲勋就来到这里,同农学院的学生亲切交谈,向师生介绍国内情况和朝鲜战争的形势,介绍西北地区建设取得的成就和今后的方针任务。他说,一九五一年西北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农业,先解决群众的吃饭问题,再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工业,繁荣经济;继一续巩固财政与物价的稳定,发展国内市场;正确地有步骤地发展合作事业,搞好城乡物资交流,特别是收购和运销农村土产。他勉励同学们努力学好农业科学知识,说:“西北是广大的农业地区,将来要很大发展,其正确方向就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就要依靠我们的农学院来解决。”他强调:科学技术之所以可贵,是因为人民群众需要它。科学技术要实现它的伟大作用,又必须与群众结合,交给群众,经过群众的实践去实现它、证明它、充实它、发展它。因此,科学技术人员与群众结合,是坚定不移的方向。他要求同学们学习时就要注意这个结合,如到农村帮助群众选种、除害,吸取群众中的生产经验等;将来到实际工作中去,更要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习仲勋还关心农业战线知识分子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在学院看望和慰问了长期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专家教授。

52书库推荐浏览: 习仲勋传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