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仲勋传_习仲勋传编委会【完结】(221)

阅读记录

  习仲勋对农村文化事业也非常关心。一九八二年一月三日,他在全国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党中央十分重视农村文化工作。在新形势下,农村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有些地方社会风气、社会治安还不那么好,还不那么安定。现在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就迫切了。但是,现在农村的文化生活还比较贫乏,农民缺少精神食粮。有些地方,特别是偏远山区,农民看不到电影,看不到戏,看不到书报或者看得很少。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他要求文艺工作者要拿出足够的好的电影、好的戏曲歌舞、好的电视片和其他好的作品,来满足广大农民文化生活的迫切要求,来影响农民,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的觉悟,用社会主义的文化艺术去占领农村的阵地,也要帮助、辅导农民自己创作并演出一些文艺节目。他举例说,旧社会陕西有“自乐班”,就是农民自己的事情,自编自演。解放以后,农业合作化时期,我到陕西省长安县一个村子去,那里家家户户写诗,贴在门口。不要看不起农民,何况现在的农民已不同于过去的农民,觉悟高了,文化程度高了,要求也高了。因此,一方面不要搞形式主义,不要搞强迫命令,一方面又要采用多种方法,结合各地的情况,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活跃和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鼓舞和教育千百万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热爱劳动,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高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

  他还向农村文化工作者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要教育和提高农民,自己要先受教育和提高自已;二是要深入生活,向农民学习,向生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农民喜欢的作品来;三是要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有了这个作风,我们许多事情就可以做得更好。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十一日晚,习仲勋观看了天津市第二电子仪器厂职工自编自演的话剧《分忧》。这个剧以“文化大革命”后出现的住房和就业两个大问题为题材,反映工人阶级顾全大局,为党和国家分忧的精神风貌。习仲勋在此剧演出前后,两次同编导、演员座谈。他给这个剧以充分肯定,指出应剧“很有现实教育意义”,“工人阶级是国家的主人,企业的主人。工人不仅为国家分忧,也是在解决自己的问题。帮助国家解决困难,也是解决工人自己的困难。现在我们就是要提倡这种主人翁的责任感。”他十分赞赏企业自编自演文艺作品的形式,认为“企业职工业余演出,这个形式好,不占编制。既生产,又演戏,能文能武,既教育了工人,又教育了广大观众。”

  习仲勋十分关心文艺工作者,是文艺工作者的知心朋友。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都喜欢和文艺工作者交朋友,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张君秋、杜近芳,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傅全香,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陈素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秦腔表演艺术家王天民、刘毓中、苏育民、李正敏、孟遏云、李瑞芳、吴德,北京人艺著名艺术家曹禺、欧阳山尊、朱琳、蓝天野,歌唱家郭兰英、王昆、王玉珍、郭淑珍、李谷一、负恩凤等,都受到习仲勋的关心和帮助,其中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的,还重视为他们落实政策,使这些文艺工作者在政治上受到尊重生活上得到照顾,艺术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习仲勋也因此赢得了文艺界广泛的尊敬和爱戴。很多文艺工作者一提起习仲勋就赞不绝口,说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像长辈一样关心他们。歌唱家负恩凤回忆说,一九七九年三月第一次见到习仲勋,开始还很拘谨,但他那风趣幽默、谈笑风生的言谈举止,一下子打消了她紧张的情绪。一九八二年九月中共十二大召开之际,负恩凤去北京为大会演出。演出前一天,她去看望习仲勋,汇报了近况。当得知负恩凤要为十二大代表演出时,习仲勋对她说,演出要放得开,不要紧张。并叮嘱同去的中共陕西省委有关同志要多宣传陕西的艺术家。一九八六年一月二十日,习仲勋在观看了负恩凤独唱音乐会后,为其题词:“唱群众喜爱的歌曲。做群众喜爱的歌手。”一九九六年三月,负恩凤陕北民歌专辑《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珍藏版首发式在北京举行,习仲勋专门从深圳发来贺电:“获悉你经过几年的努力,艺术上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表示祝贺。艺术,只有奉献给人民,服务于人民,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以往人民喜爱你的歌声,今后,希望你永远忠诚于艺术,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黄土地。”【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习仲勋十分关心地方戏曲的发展。一九五八年,为了展示陕西戏曲近年的研究成果,陕西省文化局决定组建陕西省戏曲演出团赴京演出。八月,陕西省文化局派杨公愚副团长先去京联系演出事宜,行前赵伯平省长指示杨公愚,到北京后先向习仲勋汇报,争取他的支持。当听说有新剧目、有经过整理修改的传统剧目、有老演员和中青年演员,特别是解放后新培养起来的青年演员能在各个剧目中担任主角时,习仲勋非常高兴。他说,一个剧团或一个剧种要争取广大观众的喜爱,必须有两条,一是要有好剧目,二是要有好演员。他认为陕西的戏曲工作者已注意到这两点,是很大的进步。根据习仲勋的建议,陕西省戏曲赴京演出团经过充分准备,于十一月上旬赴京演出。十一月九日晚,习仲勋邀请杨明轩、汪锋、张奚若、张邦英、贺晋年、高登榜等陕西籍老同志,宴请陕西演出团团长罗明、副团长史雷和老艺人刘毓中等。习仲勋对大家说:“陕西剧团要来京演出,大家都很关心,但怎么演,怎么工作?大家议议。”罗明简要地介绍了演出团的情况,大家听了异常兴奋纷纷发表意见,有的主张先演秦腔,有的主张先演眉户、碗碗腔。习仲勋认真地听着大家的意见,然后集思广益,认为第一场应该是给中央文艺界的领导作汇报演出,先演碗碗腔《金碗钗》。因为碗碗腔原是陕西皮影戏的唱腔,属于小剧种,现在经过陕西戏曲工作者的努力,搬上了舞台,成为大戏,是一项大胆的革新,在音乐上也有很大的创造和发展,是值得向文艺界领导汇报的剧目。同时,他还对演出的宣传报道提出了很好的建议。陕西省戏曲赴京演出团按照习仲勋的意见调整了节目次序,加强了宣传工作,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得到一致称赞。二十四日,习仲勋在北京饭店举办招待会庆贺演出成功,邀请了数十位首都文艺界知名人士及表演艺术家与陕西戏曲演出团全体同志见面,文化部代部长钱俊瑞、中国剧协主席田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等都到场祝贺。此后,欧阳予倩、梅兰芳、田汉、曹禺、马少波等都陆续写文章盛赞陕西戏曲。

  秦腔《千古一帝》的创作和演出,浸透着习仲勋的心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戏曲界比较活跃,全国各地都出了许多好剧目,陕西戏剧却比较冷清。习仲勋很关注,对中共陕西省委主要领导说,晋剧上去了,豫剧上去了,秦腔是戏曲的鼻祖,要很好地抓一下。中共陕西省委按照习仲勋的指示,尽快调整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领导班子,新班子组织力量创作,一部反映秦始皇历史功过的大型秦腔剧,最后定名为《千古一帝》。经过紧张的排练,该剧先在陕西演出,反响很好。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十三日,习仲勋和马文瑞、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白纪年、陕西省省长李庆伟一起,在北京国宾馆观看了《千古一帝》录像,并召开座谈会,习仲勋提出了指导意见。十二月初《千古一帝》赴京参加全国戏曲观摩大会,定于五日演出。四日晚,习仲勋从广州赶回北京后,即打电话给中央有关领导,中宣部、文化部负责人和文艺界知名人士,邀请他们观看。第二天,习仲勋带着孙女,与中央有关领导一起观看《千古一帝》,高度评价了这出戏,接见了全体演职人员。他对一起看戏的同志说,你看我们陕西的秦腔,演得唱得多好!《千古一帝》轰动京城,获得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十个金奖,一个二等奖,创造了单个剧目获奖的最高纪录,使秦腔这个古老的剧种走向全国,声名远播。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五日,习仲勋回到西安参加纪念西安事变五十周年活动,与全国政协副主席回到操等一起观看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演出的秦腔折子戏《盗草》、《借扇》、《鬼怨·杀生》。习仲勋高兴地说,秦腔要改革,不改不行,改得没有秦腔味也不行。你们的戏改得好,既有秦腔的传统,又有新的发展,方向对、路子正,我很满意。

52书库推荐浏览: 习仲勋传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