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大爷身子一转,对马家的人吼:" 你们谁敢过来,老子……老子就掐死谁!
"
马家的人不怕,硬是冲到卜大爷面前,要架卜大爷.卜守茹这才站起来说话了:" 出去,都给我滚出去!这是我们家里的事,你们都他娘少管!"马家人丁瞅着马二爷,不走.
麻五爷火了,桌子一怕:" 打架要讲公道,你们都上来像什么样?都滚,再不滚老子就给卜大爷讨个公道!"
麻五爷一发话,门外五爷的人进来了,硬把马家的人轰了出去,还把两扇门反手关上了,弄得屋子里一下子很暗,就仿佛黑了天.
马二爷这才知道大限已到,不拼命不行了,遂硬撑着往起爬,刚哆哆嗦嗦爬起来,佝偻着身子尚未站稳,卜大爷已逼至面前.
卜大爷很沉着,两只大手几乎是缓缓伸出来的,马二爷竟防不了,竟让卜大爷给扳倒了……
麻五爷在一旁看着,摇着头,挺感慨地对卜守茹说:" 二爷不行了,实是太老了!"
卜守茹淡然一笑:" 这二爷又何曾年轻过?"
麻五爷追忆道:" 你没见过二爷年轻,我是见过的,三十五年前我头一回找二爷收咱帮门的月规,二爷摔过我两个好跟斗呢!就在独香楼门口!"这边说着,那边卜大爷和马二爷己扭成一团了.
卜大爷山也似的身子压在马二爷身上,两只手揪住马二爷花白的脑袋直往地上撞,撞的咚咚有声.
马二爷真就不行了,连讨饶的气力都没有,只是两腿乱蹬,手乱抓.
卜大爷不想让马二爷一下子就死了,撞过马二爷花白的脑袋,又把那熊掌般的手伸到马二爷脸上,生生挖下了马二爷的一只眼,疼得马二爷杀猪般叫.
被卜守茹硬拉到身边的天赐,挣开卜守茹,扑到卜大爷身后,搂住卜大爷的脖子,把卜大爷往下拽,还哭着骂着,不住地用脚踢卜大爷的背.
卜大爷被踢得很痛,用胳膊肘狠捣了天赐一下,天赐才松了手.
天赐刚松手,卜大爷便去掐马二爷的脖子.
天赐又扑上去,两手扯住卜大爷的头发,差点把卜大爷从马二爷身上扯下来.
卜守茹对麻五爷怒道:" 还不快把天赐抱走?!你……你这爹就这样当的!
看着天赐打我爹!"
麻五爷不敢怠慢,上去把天赐抱住了,说:" 天赐,你不是马二的儿,是我的儿,我不是和你说过了么?你可不能帮马二这老杂种!"天赐偏就不认五爷,单认马二爷,就要帮马二爷.
天赐死抓住卜大爷的头发不松手.
麻五爷硬拉,结果就把卜大爷从马二爷身上拉开了……马二爷得到这难得的机会,才从怀里掏出了那把匕首……——这匕首马二爷常带在身上,夜里就放在枕下,防卜守茹,也防卜大爷,马二爷算计别人性命时,也防备别人算计他的.
卜大爷被天赐拽个仰面朝天,没看到马二爷的匕首,这就吃了大亏,待马二爷扑到卜大爷身上,使尽全身的气力把匕首捅进卜大爷的心窝,卜大爷一下子呆了,没想到去夺马二爷的匕首,反倒本能地往后闪了闪.
马二爷便又得了第二次机会,顺着卜大爷的力拔出匕首,又颤颤微微在卜大爷身上捅了一刀.
马二爷老终是老了,杀人的手段却没忘,第二刀捅到卜大爷胸上后,死劲搅了一圈,搅得卜大爷胸前血如泉涌,造出了冲天的血腥.
卜大爷这才想到,他又败了,今日不是马二爷的末日,倒是他的末日.
在末日来临的最后一刻,卜大爷捂着浑身是血的胸脯,向卜守茹看了一眼,唤了声" 妮儿" ,身子向后一仰,轰然倒地.
卜守茹万没想到会出现这种结局,冲过去一巴掌把天赐打倒在地,阴阴地看着麻五爷问:" 这……这场架打得公道么?"
麻五爷讷讷道:" 我……我可不知道马二爷有匕首……"卜守茹满脸是泪:" 我只问你公道不公道!"
麻五爷承认这不公道,略一沉思,即走到马二爷面前,把马二爷手上的匕首夺了,放到卜大爷手上,而后,一把揪过马二爷,一把抓住卜大爷的手将匕首捅进了马二爷的胸膛,也猛搅了一通,让马二爷身上生出了同样的血腥.
马二爷胸脯上插着匕首,满身满脸的血,却在笑,还用耳语般轻柔的声调儿对天赐说:" 天赐……天赐,今天的事你……你得记住,得……得一……一辈子记住哇……"
天赐喊着爹,大哭着,搂着马二爷再不松手,直到马二爷软软倒在他怀里,闭上昏花的老眼……
第十九章
后来就是那场足以和卜守茹出阁相比拟的大出殡了.
大殓前的一切准备都是充分的.卜守茹发了话,要把丧事办得尽善尽美,不能让别人说闲话.
于是,专为人家承办丧事的" 万乘兴" 和" 老大全" 的管事们便办得很精心.
赶制的两副寿材皆是红柏十三元,是用十三根红柏木拼成的,上三根,底四根,左右帮各三根,甚是气派.棺内有褥子,有莲花枕,还有搁脚的脚蹬子,也是莲花形的.
马二爷、卜大爷在各自棺内躺着,身盖黄料陀罗经被,很是安祥,就像于积年的劳累后睡熟了似的.
殉丧的物什也多,可谓应有尽有,手抓银,口含珠自不必说,专做的各式冥轿便有一大堆.
礼仪也无可挑剔.发了报丧条子,卜守茹和天赐又向马家和卜家的至爱亲朋登门报丧.殡榜也开了,请了城里最有名的阴阳先生算了马二爷和卜大爷的八字,推定了出殡的日子,看了坟地风水.
阴阳先生怕卜大爷和马二爷在地下再打,说起忌讳时再三强调,二人墓穴皆不可用麻石、青石.
卜守茹一一记下了,后来真就没用一块麻石、青石.
停尸七日,终至发丧,城里城外的战事也停了.
秦城的王旅长和那钱团长几番努力未能破城,就和刘镇守使言了和,要刘镇守使助饷十万,后退了八十里.
刘镇守使在发丧前一日来了,为丧家点了主.
发丧甚是隆重.
在卜守茹的主持下," 万乘兴" 和" 老大全" 动轿一千四百乘,光执事就用了六十堂,起棺皆为四十八杠,有棺罩和大亮盘.丧盆子摔得好,纸钱撒得也好,一把把扔得很高,落在地上很均匀,像沿道下了场雪.
棺木出堂后,大殡的队伍上了街.
最前面开路的,是纸扎的两个狰狞鬼,青面獠牙,高约两丈,脚底有轮子,由十几个轿夫推着.然后是两个铭旌,是幡形的长亭子,一边三十二人,两边六十四人抬着,四面还扯着纤绳.铭旌之后,就是开道锣领着的六十堂执事了,肃静回避牌夹杂于六十堂执事中间.以后则是金山、银山,纸人、纸马,各式纸轿,并那挽帐挽联、鼓乐、僧道.
经堂、孝堂的佛事做得也好.
诵经场面都是很大的,用福缘法师的话说,为" 云福寺五十年所仅见." 《石翁斋年事录》对此亦有记载,称其为" 完丧家殓仪之大全,复三千年古礼于今世."
石城里的百姓都说,卜大爷和马二爷配!
却也有人在大出殡那日闲话道:" 丧事办得大并不好证明卜守茹的孝,这卜守茹实是魔女,上通民国的镇守使,下通帮门的无赖党徒,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搁在前清,必得办' 忤逆' 之罪.卜大爷和马二爷归根算死在她手里,这魔女为了马卜二家的轿号,造出了父毙夫亡的惨祸……"言毕,又不免唏嘘一二,为石城轿业至此再无男人感慨不已.
52书库推荐浏览: 周梅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