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了吗_白岩松【完结】(27)

阅读记录

  我们在屋子里工作,进来的志愿者打扫卫生,会和我们聊家常,夸中国的成绩,自然而不做作,其他位置的志愿者,什么年龄的都有,似乎老人更多,都一概放松,并不是训练过后的千人一面,也不是每个人笑起来都露八颗牙,反倒让人如沐春风。我在想,这种放松并真诚的笑容背后,一定也有着更多自信的因素在里头,并不想给谁证明什么,于是,可以从容地自得其乐。

  啤酒味儿的奥运会

  在悉尼,感受最深的,是它的奥运氛围,那是一种松弛而自由的感觉,是空气中啤酒的味道,是各国游客大团结的景象。

  每天直播结束时,已近悉尼的半夜,却正是奥运氛围最浓的时刻。

  我们的演播室离著名的悉尼歌剧院不远,演播室的背景中,就有歌剧院与悉尼铁桥,这是最负盛名的旅游胜地,每天不到凌晨两三点不会安静下来。

  于是,在直播结束后,我都会到楼下绕悉尼歌剧院与奥运广场走一大圈,因此也天天见证着体育迷们的开心时刻。

  每天晚上,广场的几块大屏幕上,都是当地几个电视频道在回顾和报道当天最精彩的赛事与最受关注的人物,不同的屏幕前聚集不同的人群。普遍的场景是,三五成群站着,边看边聊,无一例外的,是手里的啤酒。看过几天,就得出几个结论。第一,老外有耐性脾气好,一瓶啤酒能喝两个小时,而且是小瓶的;第二,老外酒量不高,一两瓶啤酒之后已经基本飘飘欲仙;第三,老外男女平等,大家都又抽烟又喝酒,而且女性好像抽烟更凶;第四,老外不一定都讲修养,光膀子的一片,当然是男性。而且一样随地扔东西,这方面,开幕式之后达到巅峰,我下去的时候,发现地上已有一两厘米厚的碎玻璃碴子,都是喝High了之后扔瓶子造成的。这让我觉得:我们常常批评自己人光膀子扔瓶子是不文明与没修养的表现,是否属于反思过度?因为你得承认,这混乱中有一种放松与自由,恐怕奥运的氛围中,就该有这样瞬间的无序与无处不在的啤酒味道吧。

  悉尼奥运会开幕式结束之后,悉尼歌剧院附近街道上垃圾成片。我无意批评或讽刺,反倒是想:有的时候,我们的所谓“文明”是不是太自尊太敏感了?偶尔的疯狂与杂乱,其实是另一种文明。

  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幻想,如果有一天,奥运真的来北京办,那十几天,咱能不能把北京也弄出混杂着二锅头与燕京啤酒的味道?如果能,是另一种成功与进步。当然,八年之后,奥运来了,在各种味道当中,城市里酒的味道淡多了,不过,遗憾中也得说:没关系,总得留点儿优点给人家吧!

  五湖四海来悉尼的人,更有趣。富人,有的就住在岸边停着的豪华邮轮里当临时的家,不富的或者不喜欢这口味的,常常是身上盖着自家国旗就在地铁里睡,见多了,品出他们的另一种舒服。而悉尼人,在奥运开始前就“逃”走一大批,当地放了假,生活在其中的人反而提前撤离,好像躲什么似的,这或许也是一种能够看淡了的放松。

  在我散步时,也没少遇上打架的。突然一通喧哗,过去一看,里面打起来了,不一定都为姑娘,也有两拨裹着不同国旗的,估计是白天赛场上两国专业运动员比出了胜负,晚上业余的不服,再换个暴力点儿的项目比一回,裁判是周围的“观众”。还好,不劝架不起哄反而经常喝彩加油,打一会儿,哥儿俩散了,一般并列金牌,并且没准儿一块儿进哪个酒吧又喝上了。

  平时,街头到处是表演的,也来自世界各地。看多了,得出一结论,这表演,不一定是给看客的,反而是自得其乐的多,周围人多人少,对他们似乎影响不大,于是,看着都舒服。

  每一个角落都似乎无序,组合在一起,像一个快乐的剧场,互不干扰却互相映衬,让我明白:一届奥运的成功,非得是赛场内外都出彩才行。于是,有梦:有一天,这也是我们的奥运或平日城市的氛围,千万别总是被城管严格管理后的整洁“一刀切”。现如今,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不注意,我给它改了一下:“生活,让城市更美好。”

  亚军是罪犯吗?

  这是我第一次做奥运的直播总主持,当然,中央台以前也没有。开始前,我就和搭档宁辛说:别拿我当主持,就当我是一体育迷,是陪着观众看奥运的。

  说到做到,整个奥运期间,我们放松得可以,大不同于以往。高兴时,直播中两主持人敲桌子击掌;不顺时,有情绪有牢骚话;紧张时,不敢看,躲起来让自己舒服些。比如,孔令辉与瓦尔德内尔打成二比二平后,第五局,我没敢看,跑到门外,只不过,一会儿露个头问一下比分。

  必须承认,做多了新闻之后,做奥运,真是一件开心与快乐的事。没那么多禁忌,自己就先放松了,怎么可能不在屏幕上展现出来?

  当然,仅有放松的状态,是远远不够的。你对体育比赛以及胜负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是否也可以放松一些,决定着你的关注点、语言及判断。

  开始前,我想过这个问题,以我自己作为体育迷的角度来看,体育不只是竞技,更是人,是情感。很多专业的术语和数据,冰冰冷冷,其实不一定让人感兴趣,奥运赛场,之所以让人牵肠挂肚,是因这里有人,有情感,是人与人的较量,是运动员情感的世界,更是体育迷在观看比赛时的情感变迁。所以,抓住人,释放情感,与观众共鸣共振,错不了。

  想通了,才会有过程中喜怒哀乐的释放。当然,中央电视台第一次用这种方式直播,演播室也成了“安全阀”,于是,就有各种各样的意外要面对。比如有一次,要直播颁奖仪式,导播要求快收尾进现场,正收着呢,导播耳机里突然告诉我们:现场有问题,你们接着说。一会儿刚要进现场,又有情况又接着说,最后那一段,我和宁辛撑了二十分钟,难怪观众会留言:这会儿两位有点儿唠叨啊!

  轻松归轻松,奥运也自然提供思考。在那届奥运会上,中国的首金来得不如想象中早,被寄予厚望的选手连连失手,王义夫打出了不错的成绩,最后得了银牌,却没想到,在国内骂声一片。这骂声,在当时还不算发达的互联网上清清楚楚,让我很觉不平,也自然会在直播中,为银牌正名。我不明白,为什么不容易得到的银牌,竟然在一些国人的眼里,会与失败挂上钩?

  金牌的滋味如何?虽然金牌在我嘴边,但真正的滋味,我身边的举重冠军占旭刚最清楚。从亚特兰大开始拿冠军,到悉尼奥运达到巅峰,成为传奇。体育场上没有永远的赢家,四年后的雅典奥运会,占旭刚居然连成绩都没有。不过,在这之后我反而想要请他吃饭了,只是到今天还没得逞。

  这里,要讲一个澳大利亚在本届奥运上的首金故事。

  其实,哪一个主办城市,都希望自己本国的选手夺得首金,悉尼奥运也是如此。他们预想的第一块金牌是女子铁人三项,参赛的两名澳大利亚选手,在世界排名前两位,澳大利亚人都认为:这块金牌跑不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白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