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明之前,大圣小贤关于《易》说了前言万语,最有哲学深度从而也最有势力的一路,是从《易传》到朱熹这一脉,让人们相信肯定能从言,象中得到意,道,言意象道到的关系是个可以拾级而上由表及里的层层递进的关系。也就是说,形而上的道可以而且应该从言,象这种可说可见的"现象"中把握得到。这是个"学"的路线,是个可以并追求言传的路线,他们追求建立阐释这个整体的言路与理路。
阳明则反乎是。他认为可以口耳相传的知识只是"说",并不能由此体悟不可视见的本体大道。"得"道必须靠超越这些闻见之知的由心体发动的"悟"。孟子有此姿态,但这种思路广被士林还是靠禅宗的普度。这两脉是阳明之前的"大心学",阳明是靠着坚持"用"和"行"的路径把心学推导到百姓日用之中,推导到"在"的境界以及在世的过程。你看他说《易》,上手及终局都扣在体用一体上,只讲"易"在天,地,人三才中一以贯之的体立用行的神奇用途。但他不讲究从言得意,由象见道之类的名言辨析的方法,而是要"洗心而退藏于密,斋戒以神明其德。"像宝玉焚香默坐以候黛玉的芳魂一样。这种神秘的修证方法,据阳明说是非常灵光的。不"在场"的人似乎无权评说。
《易传》中关于乾坤的易简之理的概括,是阳明终生服膺的,并启发他把心学称为简易之学: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贤人之德;可大,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这段话是理解阳明心术的"总纲",是其用智慧成大功的"独得之秘"。玩易窝,一个小小的窑洞,成了心学的圣地。也本身也证明了--无功则难大--这条"易"理。阳明专修心体之悟,却从未忘记心体之大用。其"知行合一"的真正指向正在于将心悟到的道力行出来,展现于外--若止限于自我精神上的受用,则变成佛门"自了汉"了。这是阳明最不满意佛教的地方。
阳明一直是圣雄兼修的,并不单以成圣为指归,尽管在他的辞典里,雄只是圣的一种表现形态而已。
但是,现在,他还在"潜龙勿用"的修练期。
何时才能"飞龙在天"呢?他也不知道,他只知道不能多想这个问题。还不是《老子》说的"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问题。他现在的处境不是主动的不去取,而是被动的不能去取。无法进取的现实逼着去超越,去追寻那神圣又神秘的"道体"。用什么去追呢?只有"心"而已,那么,只有这颗"心"也就够了。"吾性自足""悟心自足",我的心体完全可以与道体为一,正在与道体为一。
因为"要"达到,所以"能够"达到。---但必须真去达到。"说"不管用,必须在"行"上见高低。
9.卧龙出岗
龙冈书院刚建成时,他就有点“狂头狂脑”的说:“老夫终不久龙场”。在《龙冈漫兴》这首组诗里,我们看到了他的诗人的天赋,或者说,他写诗的水平在长足发展。既有老杜的沉郁又有陶潜的似淡实腴的风致。“却喜官卑得自由”这种不得不转败为胜的自慰式的苦情幽默,几乎伴随了他大半生,他现在能"见"到此,算有了正经境界。
任何人的头等本事都是先哄抬自己,“地无医药凭书卷”也能靠精神疗法顶过去。“身处蛮夷亦故山”,只要这个世界不能限制他的思维,那么,他想做帝王,便是秦皇汉武的后身;想娶美人,便是王嫱玉环的原配。阳明这颗心不是李渔式的心,他想当的是诸葛亮:
卧龙一去无消息,千古龙冈漫有名。
草屋何人方管乐,桑间无耳听咸英。
貌似写孔明,其实在写自己。这也是把这个人间最简陋的书院叫做"龙冈书院"的原因。除了他心仪孔明,还因为他现在正在"卧"着,他就是要以龙自期,刘槿也没法子。他还希望有庞统那样的人来和他一起采药---"好共鹿门庞处士,相期采药入青冥。"
龙卧着就是颜渊--他后来多次说颜有治理天下的大才---那,现在就用颜来做榜样,准确地说是用颜来比方自己。
但,现实问题有超越不了的,他要在父亲面前象老莱子一样承欢色养,做不到;他怀念妻子,"忽向山中怀旧侣";追问"小舟何日返山阴",均是幽默不起来的,靠幽默难以耸身一摇的……
自宋以降,天壤之间多亏有书院,士子得以托庇其间。---欧洲有上千年的大学,我们有上千年的书院,人间才得以保持文化的灵秀。龙冈书院是阳明自己营造的避难所,还魂地,假如没有这座书院,就难"换"成文明书院。世事就是如此。
更重要的是阳明虽为哲学大师,却是个将感觉转化为哲学的诗人哲学家,他虽然能在玩易窝中沉潜地修证,却是个离不开听众的"讲师",是个必须及时的与外界发生能量和信息转化的诗人,假若没有那些学生跟着他,用各种问题启发他,他至少难以保持这么好的心情和状态,而心学就是状态学,境界学---什么样的感受出什么样的学。
人生在旅途,龙场这个驿站,现在完成其历史使命了,它也是阳明思想历程上的一座了不起的驿站。断断然是标准的"通驿"。世界很奇妙,龙场对那么多中土亡命之士是死地,阳明的一篇极不起眼的《瘗旅文》居然成为名作,是否因这一境遇感动了历代选家?然而,多病的王阳明却居然没死,还涅成了新凤凰。固然每什么神秘的天意,只是他的心学"现得利"了而已。他后来说,自龙场出过"良知",后来此意久不出。难道,良知是置于死地绝域而后生的非常物?心学算是阳明的"患难之交",来的不易,故也不可能轻易遗弃。而且,的确是阳明从实处"知行合一"出来的,不是"研究"出来的,是从世界的深渊处打捞出来的,不是从纸上得来的。就凭这一点,他有资格说朱子学"支离"破碎大道。
他在龙冈书院工作了不到一年,当地的生源自然都是些郡邑之士,最后也没出几个"国士"(徐爱和席书不算当地生员),但他那套"随地指点"即景生情,既联想且象征的思维方法,指教了他们可以在山水之中体道尽性,乐山乐水的法门。"吾性自足"的为学与做人原则对那些万山丛中与外界绝少联系的有志青年来说,则是宝贵的精神胜利法。
10.做功夫
没有更多的直接证据,从他的诗中"觉得"他差不多是在正德四年(己巳,1509)年初或前一年的年底,从修文县的龙场驿迁居贵阳的。
龙场驿在万山丛中,但修文县离贵阳却近得很--难怪席书可以四度往返,若骑马一天准到了。阳明过天生桥时说了两句隐喻自己的心情的话:"移放长江还济险,可怜虚却万山中。"其用世之情不可能泯灭,《过南霁云祠》则浩叹"贺兰未灭空遗恨","英魂千载知何处"?因为大环境依然如故,他必须守雌守默,他这样自嘲:"渐惯省言因病齿,屡因多难解安心。"
52书库推荐浏览: 周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