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人生智慧书_闫晗【完结】(52)

阅读记录

  胡适逝世于1962年。他去世后,韦莲司专注于与他的信件的翻译、整理工作,在1965年将信件寄赠给了胡适纪念馆。而曹佩声直到最后都不知道胡适已不在人世。她留下遗言,一定要把她安葬在杨林桥边的小路旁。因为,那里是胡适回家的必经之路。

  (本章完)

  第76章 胡适年表

  第十六章4 胡适年表

  1891年 1岁 12月17日生于上海大东门外。

  1892年 2岁 2月底随母亲冯顺弟移居浦东。

  1893年 3岁 2月随母亲去中国台湾其父胡传任所。

  1895年 5岁 2月因中日战争爆发,随母离台湾回上海,3月回祖籍安徽绩溪上庄。8月父亲胡传病死厦门。

  1896年 6岁 在家塾读书。

  1904年 14岁 1月与江冬秀订婚。2月到上海读书。

  1906年 16岁夏,考取中国公学。

  1908年 18岁 7月主编《竞业旬报》。9月转入中国新公学,兼任英文教员。

  1910年 20岁 春,在华童公学教国文。5月到北京。7月考取留美官费生。

  1912年 22岁 9月转入文学院学哲学、经济,文学等课程。

  1914年 24岁 6月17日行毕业式,得学士学位。

  1915年 25岁 9月进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

  1917年 27岁 1月《文学改良刍议》在《新青年》发表。5月通过哲学博士学位的最后考试。6月返国,7月10日到上海, 8月任北京大学教授。12月回乡与江冬秀结婚。是年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

  1918年 28岁 3月被选为北大英文部教授会主任。11月23日母亲病逝。

  1919年 29岁 2月《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出版。6月接办《每周评论》,挑起“问题与主义”的论战。11月代理北大教务长。

  1920年 30岁 3月《尝试集》出版。

  1921年 31岁春,养病在家。11月《胡适文存》第一集出版。

  1922年 32岁 4月25日,当选为北大教务长及英文学系主任。

  1923年 33岁 1月,向北大请假一年,到杭州烟霞洞养病。

  1924年 34岁 12月《胡适文集》第二集出版。

  1927年 37岁与徐志摩等创办新月书店。

  1928年 38岁 3月受聘为上海中国公学校长。12月《白话文学史》(上卷)出版。

  1930年 40岁 5月辞中国公学校长职。9月《胡适文集》第三集出版。

  1932年 42岁 2月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

  1938年 48岁 9月被国民党政府任命为驻美大使,并于10月5日在华盛顿就任。是年第一次心脏病发作。

  1942年 52岁 9月8日被解除驻美大使职务,移居纽约从事学术工作。

  1946年 56岁 9月就任北大校长。

  1948年 58岁 3月出席中央研究院评议会,被评为人文组院士。当选为“国民大会”主席团成员。

  1950年 60岁 5月14日,被普林斯敦大学聘为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为期两年。

  1958年 68岁 4月6日离美赴中国台北定居。6月10日就任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职,并主持第三次院士会议。

  1959年 69岁 2月1日,被蒋介石任命为“国家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主席。

  1961年 71岁 心脏病复发。夫人江冬秀由美赴台。

  1962年 72岁 2月24日在中国台北主持中央研究院第五次院士会议。下午六点半,在“欢迎新院士酒会”结束时,因心脏病发作去世。

  (本章完)

  第77章 胡适趣闻小记

  第十六章5 胡适趣闻小记

  1.某次胡适在一大学演讲,引用孔子、孟子、孙中山先生的话来说明自己的思想观点,为了图方便,他就随手在黑板上写“孔说”、“孟说”、“孙说”,然后侃侃而谈,听的学生们如痴如醉。

  然而,当他发表自己的观点时,学生们竟然笑场了。胡适被笑的莫名其妙,回头一看黑板才恍然大悟,原来他这次写的是 “胡说”。

  2.胡适属兔,夫人江冬秀比他大一岁,属虎。又因为江冬秀性情泼辣,胡适常开玩笑说:“兔子怕老虎”。当时就流传了不少胡适怕老婆的笑话。

  有一次,巴黎的朋友寄给胡适十几个法国的古铜币,钱币上铸有“PTT”三个字母,读起来谐音正巧为“怕太太”。胡适与朋友们开玩笑说:“如果成立一个‘怕太太协会’,这些铜币正好用来做会员的证章。”

  3.“我的朋友胡适之”一度成为民国学界的流行语,一方面显示胡适名望很高,另一方面也表明他交友很广,达官贵人,贩夫走卒,同时代的学者无人可及。

  珍珠港事变前,芝加哥大学一位教授当选了众议员,时任驻美大使的胡适闻讯请他来使馆用晚餐。这位议员赴宴前苦于不知道主人姓甚名谁,灵机一动,决定只按 “大使”、“阁下”称呼,肯定错不了。

  晚宴结束后胡适送客,说出 “欢迎到敝国旅游”这类的客气话,议员回答:“中国我是一定要去观光的。我到贵国观光,第一个要拜访的便是我的朋友胡适博士,大使先生,胡适博士现在在什么地方呀﹖”胡适听后哈哈大笑,答曰:“胡适就站在你的对面呵。”

  看来“我的朋友胡适之”不仅在中国流行,拿到美国去也是吃的开的。

  4.20世纪20年代,上海泥城桥开了一间叫“四而楼”的酒馆,很多人都不明白“四而”是意思,就去请教当时任上海公学校长的胡适。

  胡适思虑良久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好亲自前往酒楼用餐,借机向主人请教。谁想主人回答说:“楼名取自《三字经》。《三字经》说‘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所谓‘四而’只不过图个一本万利的彩头。”

  胡博士闻言几欲晕倒,感慨道:“中国有古训‘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应该再加一条‘时髦不能跟’。”

  5.“五四”运动前后,胡适和黄侃同在北大任教。胡适推广白话文运动,黄侃却极力反对。

  有一次,黄侃对胡适说:“你口口声声要推广白话文,却未必出于真心。”

  胡适不知其何意。

  黄侃继续说道:“如果你身体力行的话,名字就不应叫胡适,应该叫‘往哪去’才对。”胡适听后哭笑不得。

  第78章 评说胡适

  第十六章6 评说胡适

  即如哥大的名校友——顾维钧、马寅初、蒋梦麟、蒋廷黻、冯友兰、罗隆基、金岳霖—返国后诚然在政界、教育界各有成就,他们都只是专家不像胡适这样学贯中西,文史哲一脚踢,而永远关心中国前途。七位名校友,把他们的成就合在一起,其对社会、国家之影响力,还远比不上胡适一人。——夏志清

  鲁迅是药,胡适是饭。——高远东

  他(胡适)是一个褪了色的诗人、一个落了伍的外交家、一个最卓越的政论家、一个永不停止的真理追求者。——李敖

  不管是哲学,还是思想,他都没有独立的体系,而且好像也从来没有想创立什么独立的体系。严格地讲,他不能算是一个纯粹的思想家。我给他杜撰了一个名词:行动思想家,或思想行动家。他毕生都在行动,是有思想基础的行动。大名垂宇宙的五四运动,在中国学术史上,中国文学史上,甚至中国政治史上,是空前的,而执大旗做领袖的人物,不能不说是胡适,这是他在既定的思想基础上行动的结果。一个纯粹的思想家是难以做到的。——季羡林

52书库推荐浏览: 闫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