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儿_[日]辻原登【完结】(114)

阅读记录

  很快就开始了波涛汹涌般的攻击。郡城都在攻击前打开城门,归顺了安禄山,人们也都怀着畏惧和狂热的心情迎接安禄山。队伍以每天六十里的速度南下。

  快使先通知了常山的颜杲卿、平原郡的颜真卿,二人都感到突然,但都毫不犹豫地决定协助安禄山。朝衡已死,胶着状态也不能永远持续下去,杨国忠的腐败是没有限度的,他的紫禁队力量已超过了禁军和正规军,现在也许是个机会。

  常山是一个重镇,北连范阳,南通洛阳,处在向西与准都城太原相连的干线上,也是个据点城市。常山的守备如果不稳固,安禄山就不能安心南下去进攻洛阳、长安。

  颜真卿的平原郡一带,则是巩固黄河北岸和山东方面的要冲。十八万人的军队要渡过黄河,这可不是件寻常的事。如果在渡河的时候受到来自两岸的攻击,虽是大军,也是危险的。准备渡河的防卫和桥梁等是颜真卿的工作。

  安禄山军队通过常山、进入邯郸是十一月二十日。颜杲卿从常山开始与安禄山同行,颜真卿也从平原郡赶了过来,三个人在上次的农户二楼相会了。在这里,他们向郭子仪、李光弼、张巡、许远派出了快使。

  颜真卿毅然说道:"安大人,希望约定好。不管发生什么事,你的军队都不要往长安去,而要停留在洛阳。你的军队如果进入了首都,由于你的士兵大部分都是胡人,政府、中央军自不必说,长安市民都会陷入极大的不安之中。请你一定停留在洛阳,向长安施加压力,郭将军和李光弼大人则从西向长安施加压力,张巡、许远从江南发兵施加压力,在中央……"

  "在中央有谁?"安禄山大声问道,"不是谁都没有吗?朝衡大人已经死了,在中央……"

  房间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就像是敌对双方的谈判一样。

  "在中央……有那个当时在这里打瞌睡的年轻人,他是我们的同盟者。"颜真卿结结巴巴地说道。

  "你是说真幸?"安禄山嘟哝道。

  "可是他的骑兵队越来越迷恋马球,长安现在已经是紫禁队的天下了。那个小伙,我们看错了吧?"

  在这个夏天,原队长病死后,真幸当了队长,他有原队长的遗言和郭子仪、高力士等人做他的后盾。卫尉寺和秘书省长官仍然是朝衡,这是玄宗的强烈意志。

  "不,他是个勇敢的人,而且不喜欢乱子,这样的男子恰恰是值得信赖的。"

  "那么,告诉他怎么做呢?"

  "告诉他,不管在长安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都不要动,就那样继续玩马球,其实我已用飞鸽告诉他了。"

  十八万人的军队拥挤地驻扎在邯郸及其周围,只有这家农户还显得悠闲。院子里,鸡、鸭在寻食,猪在泥土中哼哼地叫着,滚来滚去。

  "可是,你捏造出一个密旨来,这是不行的,这会在历史上留下污点。"

  "嗯。这也是突然想到的。不管怎么说,你们没有办法想象那场地震,太惨了。当时就想:这是活生生的地狱,是世界的末日,在世界末日,说什么都可以。"

  安禄山多少有些沮丧。

  "嗯,也是没有办法,来,喝一盅。"

  颜真卿劝酒道,这是他从平原郡带来的酒。

  "是两年前吧,大家都汇聚在这里?……安大人讲了埃及王的故事。"

  "是的,那时,只有将军你没有作解释。"颜杲卿说道。

  "为什么埃及王看到以前的仆人就哭了,自那次聚会以来,我时时想,安大人是怎样想的呢?"

  "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当时各位所讲的,也都能理解,但还是有一点想不起来。我现在也在寻找,只适合我自己的那个解释。"

  颜杲卿当天晚上就回常山去了,并担任了渡河行动指挥。

  好几百根绑有大量草木、麦秸的粗大的绳子从黄河急流中拉过,让水将其冻住,堵住河流,再用征集来的几千只船架起了浮桥。这些用了三天才完成。十八万人的大军一渡过河,颜真卿就回去了,因为山东一带还需要巩固。

  在这次渡河行动中,安禄山的军队有一万名士兵和八百匹马被淹死了。

  十二月一日,安禄山渡过黄河的白马津,到达灵昌。灵昌知事遥望到渡河而来的大军,害怕得不得了,早已逃走了。

  迄今为止的进攻势如破竹,安禄山已来到了洛阳。此时,他还没有大逆不道的企图,虽然是地震带来的惊恐造成了举兵的契机,但沿途郡县大开方便之门,再加上百姓们的狂热欢迎,他的士气也高涨起来,渐渐地恢复了某种程度的沉着。

  安禄山重新认识到挽救大唐是自己的天命。正因为如此,身为番人的自己才铭记皇上的知遇之恩,即使自己现在的行为有违皇上旨意,也不得不举兵。

  一心一意为唐帝国着想的心,现在冷静地思考着如何加强巩固唐帝国。

  安禄山的这一想法和朝衡在海上遇险而漂泊时的一致。出生、成长与性格完全相反的两个番人,却都在灾难的漩涡中感悟到了自己的天命所在,从而下定了奔赴都城长安的决心。

  第四部分 第117节:二十二、举兵(3)

  除南下的主力部队之外,安禄山又向山西的太原派出了心腹将领何千年和高邈二人。

52书库推荐浏览: [日]辻原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