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儿_[日]辻原登【完结】(94)

阅读记录

  其他的事情,诸如设想自己不在的地方会发生什么事情,并制定对策,等等,这些目前没法做到,朝衡也没再作更多的考虑。

  这是一场牵涉到许多人的权力斗争。在斗争过程中,并不像街谈巷议所说的那样,许多东西可以借鉴过去的战争。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而迅速作出判断的事不知有多少。

  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就是信任。只要有正当的目的,有相互信赖的热情和诚意,就绝不会出现悲惨的结局。

  他们在邯郸的相会是有意义的。只要大家意见一致,在那里绝不会产生什么恶果。

  "当然啦,我们去邯郸的动向绝不能让那帮人察觉。"朝衡说道。

  "问题是,我们派谁去邯郸呢?"

  "长官,不是您吗?"储光羲不可思议地反问道。

  "精精儿,能把真幸叫到这里来吗?"

  真幸在长官室前的走廊里担负着警卫工作。

  朝衡回头看着众人。

  "我打算派藤原真幸去邯郸。"

  吃惊之余,室内一片寂静。

  精精儿向门口走去。

  "精精儿,等一等。朝衡,能不能先解释一下,为什么选择他?"王维抚摸着胡须问道。

  "是的,请解释一下。大人,既然不是您,但为什么不是我,或骑兵队队长?他还太年轻,而且聚会的都是身经百战的杰出将领、武将。另外……"

  "另外,另外是什么,储大人?"

  "他是日本人。"

  说完这话,储光羲才意识到,首先,在他面前的这位领导者也是位日本人,他垂下了目光。

  "明白了。精精儿,过一会再叫真幸吧。可以吗,各位?"

  朝衡说完,带着稳重的表情扫视了一下众人。

  "关于武将、武官在邯郸相会这件事,我预计,今后的斗争将从宫廷内的争夺转向真正的武力冲突。在宫廷内的斗争中,说起来惭愧,我是输掉了,但大势将由宫廷外的斗争决定,最后将是全面的武力冲突。"

  邯郸会谈的成败还是取决于最大的武装力量拥有者安禄山,郭子仪将军是李光弼、张巡、许远等人所心悦诚服的人,今后他也能让大家紧密团结在一起,问题还是安禄山。

  据来自颜真卿处的报告说,安禄山格外喜欢曾作为密使被派去的藤原真幸,夸奖说只有他才是自己的朋友,如此聪明、富有气概的青年不会有第二个。

  也就是说,与其从长安的朝衡阵营派出一个与安禄山没交情的人,倒不如派藤原真幸这样一个看上去没有计谋的人去,这样会更有可能出成果。而且,据说安禄山对文官很是厌恶。

  "但是,他不是要回国吗?"

  包佶问道。

  "不,已决定将他留下。"

  王维慢慢地说道:"说不定他反倒是最合适的人,一则他太年轻,二来他是日本人,这些说不定会使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

  "我也赞成派真幸去。他本领高强自不必说,不光具有勇气,还处事谨慎,我担保他。"骑兵队队长极力推荐引以为豪的部下。

  精精儿走到廊外去叫真幸去了。

  在真幸被叫到之前,朝衡介绍了真幸的身世,也简单附带说明了广嗣之乱的事,也没忘记告诉大家藤原家族是与天皇家族最亲近的大贵族。

  第四部分 第96节:十六、不能停下(3)

  "他真的是个可靠的青年。"包佶也夸赞真幸。

  王维一派诗人风度地说道:"原来是那样。大贵族出身,反叛者之子,如果再是私生子的话,那么当英雄的条件是具备了。女色方面如何啊?"

  "那方面好像也相当不错。"

  大家对包佶的回答发出一阵轻轻的笑声。这时,真幸和精精儿一起走进了长官室,他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叫来,还以为会因为什么事要挨训而惴惴不安呢。

  真幸以为大家都在笑自己,不禁涌出一股年轻人特有的耻辱感,心里恼怒。

  朝衡立即用稍带严厉的口吻直截了当地对真幸说明了任务,并下达了命令。

  真幸大为吃惊,他现在才知道朝衡要回国,虽然自己能留下来,但那份高兴劲已烟消云散。

  朝衡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大略地给他讲了。真幸只是沉默不语,耷拉着脑袋。

  "真幸,不要犹豫了!定下去邯郸的决心。"

  大家都严肃地看着真幸。

  过了一会,他终于从朝衡回国的打击中清醒过来,但好像又被派去邯郸的使命而摧毁了似的,忐忑不安。三月份的范阳之行虽说冒有生命之险,但那毕竟只是传递消息而已。

  "不必担心!真幸,有颜真卿大人在。上次邯郸演习时,他不是很关照你吗?他会指导你的。"骑兵队队长说着,紧紧抓住了真幸的手。

  真幸点了点头。

  会议结束了。包佶一边和精精儿向门口走去,一边问道:"对了,那位女刺客怎么样了?"

  "你是说刘小秋?被派到范阳之后,好像暗杀安禄山没有成功。之后,的确就从范阳消失了,好像已经逃脱了。"

  "那就是说也有可能被袁木干掉了。"

  "不会,即便对手是袁木,那个女子也不是那么轻易能被人干掉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日]辻原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