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122)

阅读记录

  第一,弗虑弗思,情则不生.

  这是"复性"的第一步.所谓"弗虑弗思",就是要摆脱思虑活动对清静本性的烦扰,斩断思虑活动与妄情之间的联系,这样,妄情就难以产生和发展,这就是"正思",即"无虑无思".这一步就是"斋戒其心",即以寂静的方法使思虑不动,以达到需心灭情的目的.这种"斋心"说实际上来源于《庄子》,要求用主观的方法,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迫使自己的思虑活动不与外界接触.

  第二,本无有思,动静皆离.

  "弗虑弗思"还仅仅是消灭妄情的第一步,远不彻底.李翱认为"弗虑弗思"是"犹未离于静焉.有静必有动,有动必有静,动静不息,是乃情也."也就是说,还没有超出有动有静的层次.静和动是一对矛盾,由静可以生动,由动可以生静,因此,以静制动,无异于"以情止情",是不能真正达到"复性"目的的.而且"以情止情,是乃大情也.情互相止,其有已乎!"因此在第一步之后,必须还要接着完成第二步、第三步,即:"方静之时,知心无思者,是斋戒也;知本无有思,动静皆离,是至诚也."这样,李翱把"复性"的过程分为循序渐进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即"弗思弗虑",将思虑活动排除在心外;第二步即"知心无思",就是要明白心本无思,是外在事物引起心的思虑活动.这二步"思"虽不存于心,但还没有否认"思"在心外的客观存在,正如禅宗北支神秀所说要对心"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第三步即"知本无有思",思虑不仅不存在于心中,连它在心外也不存在了.正如禅宗南派慧能所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静,何处染尘埃."[注]心外的思(尘埃)都不存在了,当然就没有邪情来污染真性,"复性"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用佛教术语说,是由"渐悟"达到"顿悟"的过程,达到"至诚"的神秘境界.这样,就与圣人相差无几了.

  第三,视听言行,循礼而动.

  李翱讲"复性",具有明显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动静皆离,寂然不动"的神秘方法,无异于教人不暗不闻,闭目塞聪,难免使人糊涂.李翱本人也有所觉察,所以他解释说:"不睹不闻,是非人也.视听昭昭,而不起于见闻者,斯可矣.无不知也,无弗为也,其心寂然,光照天地."既视听昭昭,又不起于见闻,要达到"无不知""无弗为",这显然又是一种超凡的境界.在《复性书》的另一处,他用通俗得多的语言说:

  圣人知人之性皆善,可以循之不息而至于圣也,故制礼以节之,作乐以和之.

  安于和乐,乐之本也;动而中礼,礼之本也.故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步则闻珮玉之音,无故不废琴瑟,视听言行循礼而动.所以教人忘嗜欲而归性命之道也.

  圣人制礼作乐,目的就是教人循礼而动,忘记嗜欲,而归于性命之道,也就是"复其性"而"归其源",用礼教约束自己,使妄情消减,真性复明,由格物致知达到正心诚意.李翱引《大学》的话说,致知在格物,"知至故意诚,意诚故心正,心正故身修,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理,国理而天下平,此所以能参天地者也."这样,他的"复性"论由神秘的体验最终落实到了人伦日用,关系到了现实的社会、政治生活,从而区别于佛教的"明心见性"论,老庄的"心斋""坐忘"论,显示出儒家心性化的性格特征.

  3.复性论对后世的影响

  《复性书》以儒为主,综合佛、道二家(特别是佛教)的思想,加以创造性的溶铸,形成一种较为系统的心性理论,补充和完善了儒学在心性论方面的不足,丰富了儒家思想.李翱从儒学众多的问题中拈出性、情这一对范畴进行深入的阐述,摆脱了汉唐以来研究儒学重训诂章句的传统思想方法,开辟了新的风气.从此以后,心性问题成为后世儒学讨论的主要话题.宋明理学家大都讲性情、理欲之辨;追本其源流,不能不说李翱《复性书》开创了先声.

  李翱于儒家众多的经典中,着重表彰《中庸》,对《中庸》的心性论作了创造性的发挥.欧阳修在《读李翱文》中说,"予始读翱《复性书》三篇,曰:此《中庸》之义疏耳."李翱在《复性书》中还屡次征引《大学》、《孟子》、《易传》

  等等.现代学者傅斯年在《性命古训辨证》一书中说:"儒家书中,谈此虚高者(按;指性命问题),仅有《孟子》、《易·系》及《戴记》之《乐记》、《中庸》、《大学》三篇,在李氏前皆不为人注意,自李氏提出,宋儒遂奉为宝书,于是将此数书提出,合同其说,以与二氏相角."由此看来,李翱已开启了后世重视《四书》

  的先河(他与韩愈合著有《论语笔解》).

  李翱(包括韩愈)对儒学的创新,基本目的在于反对佛、老二教,复兴儒学.

  李翱一方面辟佛,另一方面却钻进佛学的肚子里,去吸取它的思想营养,以弥补儒学在心性论方面的不足.宋明许多理学家也正是如此.他们表面上站在儒家文化正统的立场上,竭力排击佛老,另一方面却对佛(老)的思想成果加以利用,由崇儒排佛到援佛入儒.正如章太炎先生所讲的"里面也取佛法,外面却攻佛法".宋明理学家的这种惯用伎俩,不能不说受了李翱的启发.

  (杨世文 撰)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52书库推荐浏览: 舒大刚杨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