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国家命运完全寄托于皇帝.所谓"御臣",主要讲的是对官吏的选拔和赏罚,他说:"臣闻致治之道无他在,三而已.一曰任官,二曰信赏,三曰必罚."在"言练兵"一条中,他提出了整顿军队的意见,主张精简军队,提高战斗素质.
关于"正规"之谏,是在"陈三德"的基础上进行规劝人君治理好国家,提出的一些补充意见.所谓"五规",第一规谓之"保业",劝诫皇帝要"夙兴夜寐,兢兢业业"地求治,说明国家政权"得之至艰,守之至难"的道理.第二规谓之"惜时",就是要求皇帝不失时机"立纲布纪,定万世之业",他把皇帝基业比做一座巨室,要求守巨室将以传其子孙的皇帝"实其基堂,壮其柱石,强其栋梁,高其垣塘,严其关键."巨室筑成之后,要求做到使其"亘千万年无颓坏."他说:
"夫君者国之堂基也;礼法者,柱石也;公卿者,栋梁也;百吏者,茨盖也;将帅者,垣塘也;甲兵者,关键也.是六者不可不朝念而夕思也."这段话表明了司马光治国思想的基本观点,完全是一派封建贤臣的金玉良言.第三规谓之"远谋",劝皇帝要有深谋远虑,"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第四规谓之"重微",劝皇帝时时警惕,做到防微杜渐,"销恶于未萌,洱祸于未形."第五规谓之"务实",强调"为国家者必先实而后文",凡一切政教设施,必须讲求实际,做到"拨去浮文,悉敦本实."以上五规均以"保业"为目的,其余四规都是为实现这一目的的具体途径.
"三言","五规"的提出,构成了司马光治国之道的方案,也是他的政论思想之纲目和明确的施政纲领.这些建议虽不曾被最高统治者所采用,但却在统治者集团内部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第二件大事是继续恳请建储.这是司马光为谏官之后所关注的第二件大事.作谏官之前,他曾接连三次上疏,力陈早日建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任谏官后的第一次面见仁宗皇帝,就当面提醒他说:"臣昔通判并州,所上三章,愿陛下果断力行."(顾栋高《司马温公年谱》卷2)仁宗帝也当面赞扬了他的上疏是"忠臣之言".可是事隔很久,仍未实行,为此,司马光又继续上疏,催促仁宗接纳他的请求,结果终于使仁宗帝下了决心,把他的奏章发送中书省会议定实行.事隔不久,仁宗将其堂兄濮安懿王赵永让的第13子赵曙立为皇太子.两年以后,仁宗就死了,遗诏命赵曙即位,他就是宋英宗.这个关系到统治核心是否稳固的大问题,在司马光的努力下,终于得到了解决.
第三件大事是调解英宗和皇太后的皇室内部矛盾.宋仁宗于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病故,赵曙于四月一日正式即皇位,几天之后生了重病,不能亲政,由皇太后曹氏垂帘,代管军国大事.当时北宋统治表面平静,实际上是内外矛盾尖锐,处在危机四伏之中.司马光等人为此忧心忡忡,深怕不是亲生母子的曹太后同英宗皇帝不和,造成统治核心的分裂.情况确实如此,英宗多病,同母太后的关系时好时坏,在病重时对母后"时有不逊语",加上有人从中离间,弄得太后大不高兴,一些曾反对立英宗为太子的大臣就"乘机阴进废立之说"(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卷1).
在这种情况下,使得两宫的矛盾日益加深,司马光绞尽脑汁,一再上疏调和两宫的关系,重点是明陈两宫不和的危害性,苦口婆心地劝导英宗孝谨太后,在他的调停下终于收到很好的效果,从而巩固了统治核心的内部团结,避免了一场危机的发生.
后来,太后终于还政于英宗,而母子和好的情况继续加强.
第四件大事是在任谏官期间,本着"安国家,利百姓"的原则为民请命.司马光有较长时期在地方做官,对老百姓的困苦有所了解,他有一首名为《道傍田家》
的诗,道出了农民的艰苦情况:
田家翁妪俱垂白,败屋萧条无壮息.
翁携镰索枢携箕,自向薄田收黍稷.
静夜偷春避债家,比明门外已如麻.一
筋疲力敝不入腹,未议县官租税促.
(《皇朝文鉴》卷21)
这首诗的内容表明司马光对下层农民的疾苦是很关心的,他对城市贫民也很同情,在另一首诗中写道:
因思闻井民,糊仰执薄技.
束手已连旬,妻儿日憔悴.
囊钱与盎米,薪木同时匾.
败衣不足准,搏手坐相视.
(《传家集》卷3,《八月十七夜省·纪事呈同舍》)鉴于这种情况,司马光想到自己负有解救斯民之责,深深感到有愧于心,认为必须设法富民,使之能得到温饱,于是又写道:"一夫有不获,伊尹深为羞.何当富斯民,比屋困仓稠."(《传家集》卷32,《言蓄积札子》)很想在这方面实现他的愿望.他在谏官任上,除了关注于巩固国家基业的大事之外,也本着"国以民为本"的原则,进谏了一些要求关心人民疾苦,减轻人民负担的意见,其主要内容是根据孔子"节用而爱民"的思想,请求统治者带头崇尚节俭紧缩财政开支,禁止乱摊乱派和惩治横征暴敛之官,同时还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不要滥征百姓当兵.
遗憾的是他的这一番苦心献策,却未得到采纳.以上谏议,虽然是本着忠君、利国、养民的儒家政治原则,为统治阶段的根本利益着想,但比起当时多数昏庸腐败贪戾的统治者成员来,算得上是一位为民请命的正直、清明的好官.
52书库推荐浏览: 舒大刚杨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