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证"理"是精神实体的过程中,朱熹采取了"体用一源","有无统一"的精巧方法,使他的哲学更具有抽象性和迷惑性.从"作用一源"来看,"体"就是"理"或"太极","用"就是"气"和"阴阳"."体用一源"似乎是认为"理""气"共为宇宙本体,是同一本体的两个方面.实质上是一种巧妙的手段,表面上调和"理""气"的对立,骨子里是为理本体论服务.从"有""无"关系上看,他避开了把本体说成绝对的"有"或绝对的"无",认为如果"说得死了","落在一边",就是一个片面.因此"不言无极,则太极同于一物,而不可为万化之根;不言太极,则无极沦于空寂,而不能为万物之根."(《文集》)只有把本体放在有无之间,说得活才能使精神本体摆脱形体的局限,又可避免沦于空寂.朱熹认为,这是同佛家的"空"和道家的"无"区别开了.
再次,在总理与万理的关系上,朱熹提出了"理一分殊"的命题.他说:"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太极"是理的总体,就是"理一"."理一"又有分殊,"万殊各有理","马则为马之性,又不做为牛的性.牛则为牛之性,又不做为马的性,物物各有理."(《语类》)分殊就是"理"体现于万事万物之中,"理一"和"分殊"之间存在着互相联系的依赖关系.他说:"盖合而言之,万物统体一太极也;分而言之,一物各具一太极也."(《语类》)说明万物皆统一于太极,而太极又分属于万物.他接过了佛教华严宗"理事无碍"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理论,认为分殊于万物之中的"理"是"太极"完整的全理,而不是全理中的一部分.他说:"虽然又自有一理,又却同出于一个理尔.如排数气水相似,这盂也是这样水,那孟也是这样水,各各满足不待求假于外.然打破放里,却也是水"(《语类》).同样,"太极"分殊在万物之中的"理",虽物物有别,物物有一太极.正如佛教禅宗玄觉在《永嘉正道歌》中所说:"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语类》).天上的月亮普映在一切水中,一切水中之月又都是天上那一月的整体映象.
"理一分殊"否认了个别和一般的差别,把一般与个别相等同,这是形而上学观点.这个观点在政治上是为封建等级制度作辩护的.朱熹说:"天分即天理也,父安其父之分,子安其子之位,君安其君之分"(《语类》).只要人人安于所居之位,就体现了"天理"的最高原则.这在当时,正是对贫苦农民"均贫富"、"等贵贱"革命要求的否定.
(二)承认矛盾对立终归形而上学
朱熹发展了二程"无独必有对"的矛盾观.认为在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现象中,都存在着两两相对的矛盾.他说:"天下之物,未尝无对,有阴便有阳,有仁便有义,有善便有恶,有动便有静".又说:"盖所谓对者,或以左右,或以上下,或以前后、或以多寡,或以类而对,或以反而对.反复推之,天地之间,其无一物无对而孤立者."(《语类)这种"天下之物未尝无对"的思想,是朱熹对二程"天下之物无独必有对"的进一步发展.他说:"然就一言之,一中又自有对.且如眼前一物,有背有面,有上有下,有内有外,二又各自为对.虽说无独必有对,然对中又自有对."(《语类》)"对中又自有对"的思想,进一步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对立的关系,说明在每一事物内部都是一分为二的.他指出:"阳中又自有个阴阳,阴中又自有个阴阳.""以是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皆是一生两尔."(《语类》)把每一事物内部的"一生两"、"一分为二"的关系看成是"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这是对二程"无独必有对"思想的进一步深化.
事物除了对立关系之外,对立事物之间还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朱熹说:"盖阴之与阳,自是不可相无者"(《语类》).进而他又说:"天地之化,包括无外,运行无穷,然其所以为实,不越乎一阴一阳两端而已,其动静,屈伸、往来、阖辟、升降、浮沉无性,虽未尝一日不相反,规亦不可一日不相无也."(同上)他得出结论说:"凡物无不相反以相成".(《语类》)这是对事物矛盾对立统一关系的基本概括.朱熹还认为,对立的事物也可以相互转化,"阴变阳、阳变阴",各向其反面转化.他说:"阴阳之道,无日不相胜,这个退一分,那个进一分","阳极生阴,阴极生阳"(《语类)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克服和斗争的关系,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超过极限,就相互换位.
以上是朱熹思想中的闪光之点.然而在其理一元论世界观的约束下,上述合理思想最终又走上了形而上学的归途.朱熹讲矛盾运动和转化,只限于部分自然现象,不是普遍法则.他说:"阴阳有个流行底,有个定位底.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便是流行底,寒暑往来是也."这是说,阴阳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形成寒暑往来,这是阴阳运动变化的性能.阴阳既分之后,形成天地、上下、四方,就永远定位不变了.这显然是形而上学的观点.与此相应,在社会政治伦理方面,朱熹也是持形而上学观点.他认为封建的等极秩序和纲常伦理是永恒的"天理",永远固定不变.
52书库推荐浏览: 舒大刚杨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