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适批判老子"道先天地生"的唯心论说:"夫有天地与人而道行焉,未知其孰先后也."(《习学记言》卷15)又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老氏之言道如此.按自古圣人中天地而立,因天地而教,道可言,未有于天地之先而言道者."(同上卷四十七)他谴责老子是"尽遣万物而特言道,以有为无"的"虚无为主"(同上卷43).在这里,叶适揭示了老子的"道先天地生"同朱熹的"未有天地之先,必竟是先有此理"的前后继承关系.对老子的批判,实际也是对朱熹理在气先和"理在事先"的批判.他又批评庄周说:"人道之伦,颠错而不叙;事物之情,遗落而不理",如果任其流传,"小足以亡其身,大足以亡天下."(同上序目)对"事物之情,遗落而不理"的学风,恰恰也是理学家的一大通病,因而也是针对理学的批评.
叶适既否定先天地生的道,同时也否定有先于阴阳的太极(因为程朱以"太极"为"道").他批判《易·系辞传》说:"易有太极,近世学者以为宗旨秘义.……易传者将以本源圣人,扶立世教,而亦为太极以骇异后学,鼓而从之,失其会归,而道日以离矣."(同上卷4)在叶适看来,在八卦观念中,以天、地、水、火、雷、风、山、泽为世界的本源就够了,而《系辞》又提出在八卦之上有"太极"为最初根源这实际上是离开道的空洞玄想.这个批判更是直接针对宋代道学特别是朱熹一派喜言太极的虚玄空论的指责.
此外,叶适也反对佛教的哲学理论,他说:"浮屠本以坏灭为宗旨,行其道必大,虽亡不悔,孟本然说也."(同上卷43)因此他不主张提倡佛教,不去同佛教辩论精微的哲学理论问题,他说:"有志者常欲精微以胜之,牢不能有所别异而又自同于佛者."(《水心文集》卷9)从这里看出,叶适反对佛教,主要是认为其学说无益于治道,不仅无补于现实问题,而且起消极作用,他认为于佛学中的精微哲理,是不易战胜的,以前的许多思想家,如张载、二程同佛学辩论的结果,不但不能与之划清界限,反而受其影响,"尽用其学而不自知"(同上).这说明,叶适对于佛教精深的哲学思想也是无能为力的.
在对道教唯心主义的批判中,叶适坚持了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归结到宇宙观上的基本态度是:"天地阴阳之密理,患于以空言测."(同上卷4《隋书一》)意思是:对于奥密的天地阴阳之理,不可用空言虚语去进行推测,而应该根据实际材料去进行论证.因此,他说:"物之所在,道则在焉,物有止,道无止也.非知道者不能该物,非知物者不能至道.道虽广大,理备事足,而终归之于物,不使散流."(同上卷47)一方面,坚持道不离物,非知物不能至道;另一方面,又坚持不懂得道就不能概括事物.归根结底,道虽广大,它总结一切理贯通一切事,最终仍归结于物,不能使之与物离散.他又说:"上古圣人之治天下,至矣.其道在于器数,其通变在于事物."(《水心别集·进卷》卷5《总义》)叶适所说的道,是指事物的一般原理原则.他认为原理原则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不能离开事物去讲原理原则.
叶适认为,构成自然界的基本物质形态是五行八卦所标志的各种物质.他说:
"夫天、地、水、火、雷、风、山、泽,此八物者,一气所役,阴阳之所分,其始为造,其卒为化,而圣人不知其所由来者也."(同上卷5《易》)一气分为阴阳,再由阴阳造成天、地、水、火、雷、风、山、泽,又由此而化生万物.他又说:
"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皆一而有不同者,物之情也;因其不同而听之,不失其所以一者,由其理之不可乱也."(同上)这就是说,天地之中,一切有形的东西都是物;物各有其区别于他物的特殊性,此乃是物各有其理的根据.各自不同的物之所以或成或毁,或往或来,或隐或现,这些纷纭变化,其中皆有一个不变的理.
在这里,他用朴素唯物论的观点正确地说明了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多样性的统一原理.
叶适不仅坚持了世界的物质性,同时认为天地之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推移、变革、流行、变化"不常其所"的.这个"不常其所"的过程谓之"易".他说:"‘易’
者,易也.夫物之推移,事之迁革,流行变化,不一常其所,此天地之至数也."认为交易是万事万物的普遍规律,人对这个普遍规律,只能"迎其端萌,察其道顺而与之始终"(同上).也就是说,人们只能遵循这一普遍规律办事,既要有为,又不妄为.
在叶适的宇宙观中,也承认对立的普遍存在.认为变易的原因在于"一物为两","相摩相荡","鼓舞总囗辟".他说:"道原于一而成于两.在之言道者必以两.
凡物之形,阴阳、刚柔、逆顺、向背、奇耦、离合、经纬、纪纲,皆两也.夫岂惟此,凡天下之可言者,皆两也,非一也.一物不然,而况万物;万物皆然,而况其相禅之无穷者乎!"(同上卷7《中庸》)指出了世界上一切都是一分为两,而且永远是一分为两,没有任何东西是绝对的单一.不过,叶适虽然强调了事物对立的普遍性,却又认为还有一个超越于对立性的永恒不变原则,就是"中庸".他说:
"彼其所以通行于万物之间,无所不可,而无以累之,传于万世而不可易,何欤?
呜乎!是其所谓中庸者邪!然则中庸者,所以济物之两而明道之一者也,……水至于平而止,道至于中庸而止矣!"(同上)虽然两极是存在的,但它们虽不在中点却依存于中点.这正象水流至于平止一样,两极之对立至于中庸而止.这就把事物的对立看做是相对的,把对立面的均衡只看作是绝对的了.这说明他的辩证法观点的不彻底性.
52书库推荐浏览: 舒大刚杨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