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21)

阅读记录

  仁德表现出高尚的成全之心和不忍人之心,是人性的高度自觉与自律.仁,包括很多优秀品德,它几乎是一切人间美德的总和.若孝若悌[注],若"刚毅木讷"[注],若"恭宽信敏惠"[注],若"智勇"[注]"不佞"[注]……都是仁德的表现形式或个性修养.有了这些仁德,君子才成其为君子,如进而将这种仁爱精神施诸天下,那也就成了圣人[注].因此,孔子要求人们"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一刻也不要放弃仁德,放弃对成仁的追求,甚至号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义是宜;即恰当、适宜,是处事的原则性.其标准是等级制,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是"贵贵、尊尊"(《札记·丧服四制》).如果说,仁的思想,反映了原始社会血缘亲族关系残余意识的话,那么,义的思想则反映了阶级社会的等级关系.对个人而言,仁是内在人性的自觉,义是外在道德的自律.

  正如董仲舒所云:"仁之为言人(他人)也,义之为言我也."[注]"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人不被其爱,虽厚自爱,不予为仁."(《春秋繁露·仁义法》)即将义定义为自律,深得孔子原意.义是一切得失与行为最高、最后的准则,一切仁人、君子,必须"见利思义"(《宪问》)、"见得思义"(《季氏》),作到"义然后取"(《宪问》).尽管孔子一生困顿,四处碰壁,但却始终坚持"临财毋苛得,临难毋苟免"的取予之道,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两》)宁愿"饭疏食饮水,曲肽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利义之间,真是一丝不苟!

  仁是主观的友爱精神,义是外在的合理原则,礼就是这些精神和原则的具体规定.那些行仁的区别("杀")、讲义的等级("等"),都在礼的规定中得到了体现.仁义是内容,礼乐是形式,仁义、礼乐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分言之则辞义各别,合言之则二者为一.因此,他一则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礼之所尊,尊其义也."(《礼记·郊特牲》)"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卫灵公》)一则又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无下归仁焉."(《颜渊》)都说明仁义与礼乐是一体的,互相依存.

  中庸之道中庸是方法论.中有中正、中和、适中、时中之义;庸,即用也.中庸即用中.用中的第一义为处适中,行中正,就是无过与不及.子贡问颛孙师与卜商孰贤,孔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子贡曰:"然则师愈(优)乎?"孔子曰:"过犹不及."任何事物都有保持其质之稳定性的度,超过度就是"过",达不到就是"不及",过分与不及都不好.这是对矛盾转化规律和质量互变规律的正确理解.孔子认为,妥善地把握度,人为地控制过与不及,可以促成事物向理想方向发展,此即他的"因材施教法"."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取问.’子曰: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针对两种极端,予以分别调节,使之符合度,这就是行中正,又叫行中道.

  中庸的第二义为中和.中和是行中正后达到的一种和谐境界.孔子贵中,亦贵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学而》)"有子之言似孔子",此语可代表孔子思想."和",不是矛盾的调和,而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在力量对比上达到均势,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无原则的调和叫"同",和同之辨,孔子是区别严格的,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与孔子同时的齐国大贤晏婴对此有形象的说明:譬之调羹,五味相剂叫和,以盐济盐,以水济水叫同.君臣之间,不同意见的互相匡补叫和,阿谀奉承叫同(《左传》昭公二十年).和之与同,孰是孰非,不言自明.

  中庸还有时中之义.时中,即适时用中.孔子曰:"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礼记·中庸》)君子能审时度势,在恰当之时用中于民,这便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机智灵活,不胶不固.他说:"中人以上可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雍也》)又说:"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皆此例.在进退出处上,孔子是待价而沽,伺机而动.他本来对古代隐者的独立人格大加赞赏,但他本人却并不一味盲从,曰:"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微子》)既不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山林隐士,又不愿作屈己就人的俗吏.孟子说他"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佳而仕……孔子,圣之时者也!"(《万章下》)中庸的基本特征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它要求人们准确把握度,正确选择时机,妥善运用手段,这些分寸是那样地难以掌握,因而他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天命观念天命观,又称天人观,是关于以天为代表的自然界(天)和自然规律(天命,或天道)及自然与人类关系(天人关系)的学说.孔子的天命观,从现有资料看,似乎有物质之天与精神之天的双重念义.他曾大气磅礴地宣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天的行为表现为四时运行,天的作用表现为百物化生.这里的天,是物质性的、客观性的天.他也愤愤地说过:

52书库推荐浏览: 舒大刚杨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