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著述讲学 名满天下
顺治十八年(1661)冬,黄宗羲与家人返回故居.
各地的抗清斗争相继宣告失败,清王朝的统治日渐巩固,宗羲冷静地接受了这个现实."锋镝牢囚取次过,依然不废我弦歌.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其能奈我何!"(《山居杂咏》之一)即使在戎马舟船或亡命山海的日子里,宗羲也从未停止过力学著述,比如《监国鲁元年大统历》、《授时历故》、《勾股图说》、《测圆要义》、《易学象数论》、《留书》等等,都完成于这一期,其中,顺治八年(1651)秋撰写的《留书》是宗羲阐述自己政治思想的第一部重要论著;如今,刀光剑影、不退宁居的日子似将结束,宗羲便将下半生心血倾注在学术事业上.在此后的30多年中,宗羲致力于讲学和著述,开创了在中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清代浙东学派,培养了多方面的人才,写作了大量涉及哲学、史学、文学、艺术、天文、地理、数学等领域的学术专著,对中国的思想和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大致说来,黄宗羲的讲学活动,主要集中在康熙二年至十八年(1663——1679).
康熙二年,黄宗羲应友人吕留良之请[注],渡江北上至语溪(又一名语儿溪,在浙江桐乡县东南一里许),吕氏家中之梅花阁设馆,为吕氏子弟授课,到康熙五年(1666)冬方辞去馆事.这几年中,黄宗羲仆仆往来于崇德、余姚间,讲习余暇,则与吕留良及吴之振、吴自牧叔侄诗文酬唱,还与二吴共同编选《宋诗钞》.康熙三年(1664)四月,宗羲与吕、吴等联袂至常熟访钱谦益,此时钱氏已病危,自知不久于人世,一见宗羲,便以丧事相托,并说:"唯见知吾意.殁后文字,不托他人."(《思旧录》)——谦益死后,其子孙贻别求龚鼎孳(字孝升,号芝麓,合肥人,与钱谦益、吴伟业齐名,合称"江左三大家")作墓铭文字,宗羲"得免于是非"(《思旧录》).
康熙六年(1667)春,黄宗羲重游绍兴,自念台先生刘宗周崇祯中立证人书院、大会讲学,倏忽已历30多年.为了纪念自尽殉国的先师,光大师门学说,宗我与同出念台先生门下的姜希辙(号定庵)、张应鏊(号奠夫)等商议筹画,于九月重开证人书院讲席.这次讲会上,宗羲系统地归纳揭示了宗周学术的四个纲领性命题,发前人所未发,即:"静存之外无动察","意为心之所存","已发未发,以表里对待言、不以前后际言","太极为万物之总名"(详参《子刘子行状》卷下),若干年后宗羲撰《明儒学案》,亦据此为纲宗.
此后数年中,黄宗羲曾多次赴绍兴,与同门会讲于证人书院,并着手整理编写一批阐述发明蕺山学术精华的著作,如《子刘子学言》、《子刘子行状》、《证人会语》、《圣学宗要》、《答董吴仲论学书》等等.宗羲对自己的恩师极为尊重,经常满怀深情地谈起蕺山先生对他的教诲,宗羲学术也是上承王阳明,近宗刘蕺山.
但他反对盲从,提倡怀疑、提倡疑中求悟求信,当他的学生董元璘(字吴仲)认为"意为心之所存》这一论断"未为得也"(《年谱》),便写了一篇文章,题为《刘子质疑》,向老师请益.宗羲对学生这种钻研精神大加肯定,说:"昔人云:
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老兄之疑,团将以求其深信也、彼泛然而轻信之者,非能信也,乃是不能疑也.刀(《答董吾仲论学书》)康熙七年(1668),黄宗羲到宁波,创办甬上证人书院.宁波在甬江边,所以代称"甬"或"甬上",宗羲好友万泰的家就在此地.万泰生前对"东渐三黄"的气节学问倾倒备至,曾多次对亲友说:"今日学术文章,当以姚江黄氏为正宗."(李邺嗣《果堂诗文钞·送季野授经会稽序》)他还经常亲率子弟到黄竹浦盘桓问学.顺治十四年(1657)万泰去世,宗羲便写信与泰长子斯年,要万氏兄弟前来受业,一力承担起为故人教育后代的责任,所以,万氏八兄弟都是黄门高弟,其中,以斯同(字季野)、斯大(字充宗)、斯选(宇公择)及斯年之子万言(字贞一)成就最著.早在康熙四年(1665),万氏兄弟与同为黄家三代世交的董氏兄弟(允囗、允珂、允璘、允玮)及陈赤衷(字夔献)等青年学子组织建立"甫上策论会",并至余姚向黄宗羲求教.康熙七年春,宗羲在绍兴证人书院讲学之后,又应市上诸门生之请,到宁波主持讲席,建立了雨上证人书院、院址先在广济桥万家,后来迁宁波城西万氏别墅白云庄.
宗羲讲学具有明确的宗旨.他强调明经通史,以求经世致用,认为"学问必以六经为根抵,游腹空谈,终无捞摸"(《年谱》),而"经术所以经世,方不为迂儒之学"(《神通碑》),又说:"学必原本于经术而后不为蹈虚,必证明于史籍而后足以应务"(全祖望《甬上证人书院记》),所以要求"受业者必先穷经","兼令读史"(《神道碑》);在"经世致用"思想的指导下,除了经学史学外,宗羲还讲授天文、地理、数学、历法等自然科学知识.在宗羲的教诲下,甬上弟子都能刻苦钻研"经学、史学以及天文、地理、六书、九章至远西(按指西欧国家)测量推步之学",而且"皆卓然有以自见"(万经《寒村七十寿序》),其中不少人成为闻名当代的经学家、史学家、文学家.
市上证人书院的讲学活动持续了8年,到康熙十四年(1675)结束,这8年是宗羲讲学最有成就而且影响最大的时期.
康熙十五至十八年(1676—1679),黄宗羲多次到海昌(今浙江海宁)讲学.
52书库推荐浏览: 舒大刚杨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