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战国以来的巨变,士人们提出了治国的药方,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百家争呜.孟子时代,对儒家学说威胁最大的是墨子学派、杨朱学派、农家学派,此外还有道家学派和法家学派.孟子的思想,也是在与这些对立学派的反复驳难、互相攻诘中阐发出来的.针对法家的唯利是图、唯力是求,孟子倡言仁义,以王道对抗霸道;针对杨墨兼爱、为我之说,孟子强调人伦纲常对于人类的重要;针对许行学派的平均主义,市贾不贰的主张,孟子坚持社会分工,强调"物之不齐"的必然性;针对告子的性无善恶说,孟子坚持仁义礼智根于心……总之,孟子思想是时代的产物,我们只有将其置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之下,才能正确地认识它;我们只有将它与其同时代的思想家进行比较,才能对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二、性善论
人性是什么?这是思想史上一个难解的斯芬克斯之谜.孟子是中国思想家中第一个系统地论述了人性善的哲人.他的性善论,不但是其伦理思想和"仁政"学说的逻辑起点和理论依据,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而且对后世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孟子开始谈论人性问题,是由与合子的驳难引发的.告子是中国思想史上最早给人性概念下了定义的思想家之一.他的人性论思想引起了孟子的深刻思考.告子人性思想的内容,归结起来,大致有三:
第一,告子给人性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他认为"生之谓性"(《孟子·告子上》).
第二、他又进一步阐明了人性的涵义:"食、色,性也."(同上)由此,他又得出第三点认识:"性无善不善."(同上)为了证成这一观点,他借助比喻,进行了一系列论证:
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无分子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性犹杞柳也,义犹囗囗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囗囗.(同上)什么叫做人性?"性"概念指的是什么?孟子与告子有一致的认识,更有不同的认识.在承认"性"是指人的生性这一点上,孟子同于告子.但是如何评价这种生性,孟子却和告子有不同的看法.
孟子的人性概念实际含有两种不同的意义.他说:
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孟子·尽心下》)
庞朴通过对长沙马王堆出上的帛书《五行篇》的研究,提出"圣人之于天道也"应为"圣之于天道也".[注]其说既有内证,又有外证,朱熹《四书集注》早已疑之,其说可从.
孟子肯定"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是性,这种性是什么呢?就是告子所谓"食、色"之性、"生之谓性"之性.
这就是说,孟子也承认人的自然属性是人性.但是,孟子又认为这种食色之性是天然生成的,不但人具有,别的其它动物也具有,因此,它不足以区分人与动物,不是人类所具有的特殊属性,不能反映人的本质属性,所以,"君子不谓性也".由此可知,在孟子看来,君子之所谓性,有它的特殊意义,这就是指人的特性,人的本质.
这样,孟子所谓性也就有了双层意义:一是食色之性,指人的自然属性,这是当时的通说;二是指仁义等道德观念,是人类所具有的本质属性,这是君子所谓性,是孟子创造的赋予人性的新义.
对于这两种性,孟子认为它们有不同的来源,是不同的身体器官产物.他说: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尽心上》)君子称为性的,反映了人的本质属性的仁、义、礼、智、他认为根植于心,是心这种思维器官的产物.他认为"从其大体为大人",顺从心这种大体之性,就是君子.而告子所谓性,他认为是耳、目、鼻、口、四肢的产物,虽然人皆有之,但不足贵,"从其小体为小人",顺从这种小体之性,只能成为小人,不能真正地体现出人的特质.
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孟子与告子的人性之争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告子认为是人性的,孟子说,这虽然是人们所说的性,我也承认;但它不是"君子所性",不是真正能够反映人的本质属性的人性.而孟子所认为是真正人性的,告子却说,"生之谓性",这些东西是后天的人为,不是人类生而就具有的自然属性.
孟子承认"君子所性"者是"命也",是天赋予人的,可见他也是从人的自然性这一角度来谈人性的,但是他却把非自然属性的东西当成了人的自然属性,把人的自然属性这一论题转换成了人的本质属性.所以,从逻辑的角度看,孟子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但是,孟子第一次把人性讨论的重心由人的自然属性转换到人的社会属性上,把人们的注意力第一次由人类与动物的共性引到了人类的个性上,从而开始了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这一转换从思想史的角度而言,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孟子为什么要转换人性概念的内涵,将关于人的自然属性的讨论变成关于人的本质属性的探讨呢?其原因就是要为他的仁义学说从人的先天结构上找到内在依据,利用人的心理感情论证其仁义学说的天然合理性.
"孟子道性善"(《孟子·滕文公上》),性善论不但是孟子人性学说的核心,在孟子整个思想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52书库推荐浏览: 舒大刚杨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