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260)

阅读记录

  章太炎、梁启超都曾对戴、惠之间的差别有所论述.章太炎说:"惠氏温故,故其徒敦守旧贯,多不仕进;戴氏知新,而隐有所痛于时政,则《孟子字义疏证》所为作也."[注]梁启超以"译言"为喻,说明皖、吴二派之差别:"惠派之治经也,如不通欧语之人读欧书,机译人为神圣,汉儒则其泽人也,故信凭之不敢有所出入.

  戴派不然,对于译人不轻信焉,求原文之正确,然后即安.惠派所得,则断章零句,援古正后而已;戴派每发明一义例,则通诸群书,而皆得其读.是故惠派可名之曰汉学,戴派则确为清学,而非汉学."[注]章、梁二人的论述非常确切.

  扬州的学术空气非常浓厚,是当时的一个学术中心.戴震结识惠栋以后,钱穆认为他的论学宗旨发生一大变化,"其先以康成、程朱分说,谓于义理制数互有得失者;今则并归一途,所得尽在汉,所失尽在宋.义理统于故训典制,不啻日即故训即典制而义理矣."[注]戴震在扬州客居达4年之久.

  戴震虽然博学多闻,名满海内,但科举之途对他来说却比登天还难了直到40岁时,才考中举人.以后六次入京参加会试,但每次都名落孙山.毕竟科举考试所需要的是能够作八股文的"人才",戴震重经学、讲训诂,作出来的八股文未免多了一些学究气,因而不被考官青眯.

  从31岁到41岁,戴震撰写了一系列学术著作,比较重要的有《原善》上中下三篇,《尚书今文古文考》一篇,《春秋改元即位考》三篇.据段玉裁记载,戴震曾说过:"作《原善》首篇成,乐不可言,吃饭亦别有甘味."又说:"作《改元即位考》三篇,倘能如此文字做得数十篇,《春秋》全经之大义举矣."又说:"《尚书今文古文考》,此篇极认真."可见戴震对自己这些作品的重视.

  戴震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是《孟子字义疏证》.该书撰成于乾隆三十一年,戴震44岁之时.关于他的写作动机,段玉裁是这样说的:

  盖先生《原善》三篇、《论性》二篇既成,又以宋儒言性、言理、言道、言才、言诚、言明、言权、言仁义礼智、言智仁勇,皆非《六经》、孔、孟之言,而以异学之言揉之.故就《孟子》字义开示,使人知"人欲净尽,天理流行"之语病.所谓理者,必求诸人情之无憾,而后即安,不得谓性为理.

  可知戴震此作,是要从根本上抽去宋德性理之学的哲学基础.如果说戴震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一方面是为了打倒理学权威而作的基础工作,另一方面是为了建构新的哲学体系而进行的必要准备,那么《孟子字义疏证》一书就标志着戴震哲学体系的形成.

  戴震精通舆地之学.在京师期间,他应直隶总督方观承的聘请,纂修《直隶河渠书》111卷.此书尚未修成,方观承就去世了,接任者对戴震不能礼敬,他于是辞去此事.后来又游山西,修成《汾州府志》三十四卷及《汾阳县志》,"其书之详核,自古地志所未有"[注].

  由于屡试不第,戴震只好南下,主讲浙江金华书院,这一年他已50岁了.他从37岁参加乡试,40岁时才考中举人.以后十年之间,他汲汲科举,希望能在科场上获得成功.但每次都失望而归.直到乾隆三十八年(1773),戴震的命运才稍稍有些转机.

  早在乾隆三十七年,清高宗弘历(乾隆帝)打着"稽古右文"的旗号,命各省督抚、学政购访遗书,第二年,又命儒臣从《永乐大典》等书中钩辑佚书,并开四库馆,准务修纂《四库全书》.四库馆网罗了一大批著名学者.戴震当时已名重海内,连乾隆帝也风闻过他的大名.这时,纪购、裘修等人在乾隆面前力荐,于是特召戴震入京,充四库馆纂修官.

  戴震进入四库馆后,参加了校订群书的工作.当时由于大量书籍已经散佚,而明代所修《永乐大典》保存了大量的珍贵文献,由此《四库全书》中很大一部分书籍都需从《永乐大典》中辑佚."戴震于乾隆三十九年中成《水经注》的校勘工作.

  他分别经、注,并归纳出三种原则,订正经、注之互伪.《永乐大典》本《水经注》

  较胜各本,又有部道元《自序》,他用以校勘通行本,凡补其缺漏者2128个字,删其妄增者1448个字,正其进改得3715个字[注].该校本颇获乾隆帝的嘉赏,当戴震把它进献给他后,他龙颜大悦,这位爱附庸风雅的皇帝亲撰御诗褒扬说:

  悉心编纂诚堪奖,触目研摩亦可亲.

  设以《春秋》素臣例,足称中尉继功人.

  戴震除校勘《水经注》外,还校勘了《九章算术》等古代数学著作.他在四库馆中所校之书还很多.据段玉裁《年谱》,从乾隆三十八年戴震入四库馆,到乾隆四十二年戴震去世,这5年时间里,他还校勘了《海岛算经》、《仪礼识误》、《周辟算经》、《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仪礼释宫》、《五曹算经》、《仪礼集释》、《项氏家说》、《蒙需中庸讲义》、《大戴礼》、《方言》等官书,并撰写《提要》.戴展所校官书大体上都是天文、算法、地理、水经、小学、方言、礼制诸书.他的校勘态度非常认真,悉心考订,正伪、补脱、删衍,力求其实,堪称乾嘉学风的榜样.

  即使进入了四库馆,戴震仍然没有放弃作为一个读书人的理想目的——考取进士.乾隆四十年,他已经53岁了,这年秋闭,他去会试,但命运仿佛偏要捉弄这位名重一时的著名学者,他又一次落第.这一回,乾隆皇帝格外开恩,准许他与本年贡士一起参加殿试,赐同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

52书库推荐浏览: 舒大刚杨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