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36)

阅读记录

  总之,从思维的结构上说,荀子认为,名是思维的细胞,有了名才能下判断,才有辞;有了名和辞,才能进行推理和论证,才有辨说.名、辞、辨说各以前面的思维形式为前提,越来越趋于复杂.从思维的作用上说,无论名辞,还是辨说,都是为了喻实的,其中名更为根本."命不喻"然后才有期,"期不喻"然后才有说,"说不响"然后才有辨.可见,辞和说辨都是为名服务的.

  既然名如此重要,那么,制定正确的名的要领和方法是什么呢?荀子在《正名》

  篇里提出了五条.

  第一是"同则同之,异则异之".事物相同,其名也同;事物相异,其名也异.

  第二是"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这是就语词表现形式而言.如果用一个字就可以把某种实表达清楚,就只用一个字表达;如果用单名不足以表达清楚,就用一个字以上的复名(即兼名).

  第三是遍举用"共名",偏举用"别名".荀子说:

  单与兼无所相避则共,虽共,不为害矣……故万物虽众,有时而欲遍举之,故谓之物.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共之,共则有共,至于无共然后止.有时欲偏举之,故谓之鸟兽.鸟兽也者,大别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止.

  荀子此说,不但阐述了一个制名的方法,而且也是对名的推演关系和分类理论的一个创造."推而共之,共则有共",共名沿着"共"的方向推演,是名的概括.

  概括的结果,使名的外延扩大."推而别之,别则有别",别名沿着"别"的方向推演,是名的限制.限制的结果,使名的外延缩小.荀子认为,这种概括和限制又都不是无止境的."共"至一定程度则不能再"共",这就出现"无共".无共是最后的共名,也是外延最大的共名,即大共名."别"至一定程度也不能再"别",这就出现了"无别","无别"是最后的别名,也是外延最小的别名,即大别名.

  所以"无共"、"无别"指对概念概括和限制的极度.荀子认为共名与别名既相区别又具有同一性,这实际上表达了概念上下间的逻辑关系."推而别之,别则有别",是说一个别名之下还有更小的别名,前者相对于后者,也就从别名转化成了共名.

  "推而共之,共则有共",是说一个共名之下还有更大的共名,前者相对于后者,就从共名转化成了别名.那么,处于这个推演系列中的任何一个共名或别名,除处于两极的大共名和大别名外,它们本身既都是别名,又都是共名;既都是属,又都是种,无不具有两重性.对共名和别名这种逻辑关系的揭示,应是荀子的创造.

  第四是"约定俗成"和"径易不拂".荀子说: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名有固善,轻易而不拂,谓之善名.

  这里提出了三个重要的观点.一是"名无固宜",即说表达概念的语词与它所反映的对象之间没有天然的、必然的联系.二是"约定俗成",说明名与实的关系是后天的,人为的,是社会选择的结果.三是"名有固善",即肯定名的"约定俗成"又有其内在的合理性,这种"定"与"成"要为社会所接受又是有条件的,即要做到"径易不拂",简单明了而又不自相矛盾.

  第五是"稽实定数".荀子说:

  物有同状而异所者,有异状而同所者,可别也.状同而为异所者,虽有可,谓之二实.状变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有化而无别,谓之一实.此事之所以稽实定数也.

  "稽实定数",就是通过考察事物的多少来制定数量之名.比如说两头牛,它们虽然"同状",但由于是"异所",虽可皆称为牛,其实它们却是两个物体.一个人,从幼年到老年,"状变"而"有化",但"实无别",我们就应"谓之一实".

  这种"稽实定数"实质上提出了从空间("所")、时间("化")和事物的性质、属性("状")诸方面去分析事物实体数量的思想.

  此外,荀子还批评了"以名乱名"、"以实乱名"、"以名乱实"等"三惑"之论,捍卫了"名以指实"的原则.

  荀子的性伪之分、明分使群、天人之分、虚壹而静、名以指实等思想是荀子对于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贡献,他的理论和学说不但影响了我们的先辈,而且还在影响着我们,并将继续影响我们的后辈.

  (廖名春 撰)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下一篇 回目录

  周末大儒 荀子

  (约前336—前238年后)

  荀子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后人对荀子争议颇大,有的说他是孔门嫡传,有的说他是儒门异端;有的说他是法家,是黄老思想家,有的说他是经师,是专制主义理论的祖师……其实,荀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价值,荀子对儒学的贡献,就在于他的"杂",他的"异".

  一、荀子的生平事迹

  人们一般都以为荀子姓荀,这其实是一个错误.除《史记》,先秦两汉的著作都称其为"孙".特别是《荀子》一书,几乎都称"孙".[注]韩非为葡子学生,其著作也称"孙子".所以,称荀是后起之说,荀子当为孙子.

52书库推荐浏览: 舒大刚杨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