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41)

阅读记录

  二是主张积极地制天命,裁万物,做自然的主人.荀子说:"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一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荀子·王制》)君子,就是自觉的人.天地生君子,也产生其他的人和物类.街子认为,与其他的人和物类相比,君子最大的特点是"理天地".也就是说,君子和自然界的关系是理和被理的关系,君子不是匍匐在自然界膝下的奴仆,而是自然界的主人.这种"理",荀子也称之为治.《天论》说:"天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天之时、地之财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但这种制约是无意识的,而人类之治,却是主动的.这种"理"、"治"不但有顺应自然之意,也有改造自然之旨.

  如果说,荀子以人文世界主宰自然世界的思想在以上表述中还不太明晰的话,那么,在《天论》的这两段话中,就再也不会产生歧义了."如是,则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而万物役矣."这是说,只要人们掌握和认识了客观规律,人类就能主宰自然界."官"和"役"正表达了人类对"天地"、"万物"的征服.

  正因为如此,荀子认为"大天"、"颂天"不如"制"天、"用"天.他说: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物言而制之"、"制天命而用之"、"应时而使之"、"骋能而化之"、"理物而勿失之",其实质是突出人作为自然界主人的自觉.这种人能胜天思想的提出,在先秦思想史上是划时代的,是中华民族认识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荀子的天人关系论,是先秦哲学思想的最高成果之一.

  五、虚壹而静

  荀子在认识论问题上有许多精到的见解.他提出了"形具而神生"(《荀子·天论》)说,"形"指人的形体,即耳、目、鼻、口、形体等感觉器官;"神"指人的精神,认识能力.人的认识是在形体的基础上产生的,自然,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因此,他将人的认识过程区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天官意物"或"缘天官"."天官""即人天然就具有的感觉器官,它们包括人的耳、目、鼻、口(舌)、形(身)."意"即感觉,"物"指客观世界,"缘"即依靠.荀子认为,要认识事物的同异,首先就必须凭借感觉器官,通过感觉器官来反映客观事物.他肯定人通过不同的感觉器官可以得到关于对象的不同的感觉,感知事物的不同属性.比如"形体、色、理,以目异;声音清浊、调节奇声,以耳异;甘、苦、咸、淡、辛、酸、奇味,以口异;香、臭、芬、郁、腥、臊、漏、囗、奇臭,以鼻异;疾养、沧、热、滑、铍、轻、重,以形体异"(《荀子·正名》).凭目、耳、口、鼻、形体这些人生而有之的感觉器官对颜色、声音、味道、气味、感触辨别所得,就是感觉经验.认识就是从这种感觉经验开始的.

  荀子虽然重视"天官意物"得来的感觉经验,但是他认为由于各种天官的职能不同,只能感知它所能感知的属性,所以它们各自所提供的感觉、印象,免不了有其局限性,这种局限性表现为表面性和片面性.如果受其支配,就会产生错觉和误会,陷入各种各样的"蔽"之中.

  为了避免"蔽于一曲,而囗于大理"(《荀子·解蔽》),荀子又提出了认识的第二阶段,即"心有征知".他说:

  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薄其类然后可也.(《荀子·正名》)"征知"就是在感官感知的基础上,对感觉印象进行分析、辨别和验证.荀子将思维器官称作"天君",或称作"心".认为"心"有"征知"即验证认识的作用.但是"征知"必须通过感官接触各种事物才能作出抉择,"是之则受,非之则辞"(《荀子·解蔽》),可见"征知"就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入到理性认识阶段.

  在荀子看来,"天官意物"与"心有征知"是人们形成认识不可缺少的两个阶段."意物"必须"征知",否则得来的认识是不可靠的;"征知"又必须以"意物"为基础,不然"征知"就失去了依据.但是,心和目、耳、口、鼻、形这五官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是等同的.心是"天君",而目、耳、口、鼻、形五官只是"天官".在认识中"天君"的地位和作用比"天官"更为重要.两者是君与臣、治与被治的关系.

  鉴于人们在认识上容易陷于表面性和片面性之弊,荀子提出了"虚壹而静"的"解蔽"方法.荀子所谓"虚",指不以已有的认识妨碍再去接受新的认识;"壹",指思想专一;"静",指思想宁静.荀子认为"心"要知"道",就必须做到虚心、专心、静心.他说:

  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藏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谓之虚.(《荀子·解蔽》)

  所谓"藏",指已获得的认识.荀子认为,不能因为已有的认识而妨碍接受新的认识,所以"虚"是针对"藏"而言的.他又说:

52书库推荐浏览: 舒大刚杨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