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谈自然.扬雄继承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说:"作者贵其有循而体自然."循即因循,指历史的继承性;体自然即遵照自然法则,是客观的规律性.前者是儒家的"因循"重史的传统,后者是道家自然无为的精神.前者重视人文的经验,后者重视自然的法则.扬雄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主张既"循"又"体",继承历史的经验,依准自然的规律,相辅相存.他说:"其所循也大,则其体也壮;其所循也小,则其体也瘠;其所循也直,则其体也浑;其所循也曲,则其体也散."继承历史的东西越浩大、率直,他体验出的自然法则就越壮盛浑厚;否则继承历史的东西越细小、迂曲,其体验的自然法则也就越微薄、疏散.在人文和自然的关系上,扬雄认为自然是主干,人文是表末:"故质干在乎自然,华藻在乎人事也."(《太玄·玄莹》)人事有增减,历史经验也可损益:"夫道有因有循,有革有化.
因而循之,与道神之.革而化之,与时宜之.故因而能革,天道乃得;革而能化,天道乃驯."(同上)如果所循有碍于识道,就应当变革损益.因循的目的是为了使道发挥神奇的效用;损益的目的是为了合乎时宜,顺应现实.能因能革,天道才顺利地体现出来.自然是无为,因革是有为,扬雄说:"夫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
故知因而不知革,物失其则;知革而不知因,物失其均.革之匪时,物失其基;因之匪理,物丧其纪."因循和变革是事物生长、成就的条件,这分明是有为;但因革又必须得时,这就是体自然,这又是无为.扬雄用"循"和"体"将道家的自然无为和儒家的极积有为结合起来了,更准确地说是在儒学有为中加入了道家自然的内容.
其次谈"物极必反",老子指出差别来源于对待,对立的双方可互相转化;庄子则否认差别,妄图取消对待以达到事物的齐一;儒则不然,认为差别出于自然,反对"不揣其本而齐其末"的作法,主张维护社会等级秩序.扬雄继承了老子"物极必反"的观点,同时也继承了《周易》"履霜坚冰至"的条件转化论,认为相对待的事物可以转化,但必须是有条件的.他说:"一判一合,天地备矣;天日回行,刚柔接矣;还复其所,终始定矣;一生一死,性命莹矣."(《太玄·玄扌离》)又说:"天地相对,日月相刿(会),山川相流,轻重相浮,阴阳相续."(同上书《玄告》)这里承认对立面的转化.接着他又说:"阳不极则阴不萌,阴不极则阳不牙(芽),极寒生热,极热生寒,信(伸)道致诎(屈),诎道致信."(同上书《玄扌离》)又说:"盛则入衰,穷则更生,有实有虚,流止无常."(同上)又说."极盛不救,天道反也"(同上书《玄测》)指出转化的条件是"极"是"盛",是事物发展推到了突破稳定性的极限之时.这与庄子不讲条件不分场合的随意转化、主观齐一要现实得多,也要合乎客观实际得多,同时也对先秦儒家处于萌芽状态的条件转化说作了更生动的说明和论证.
再次谈扬雄的玄学体系.如前所述,《太玄》是他妙极天文历数知识的杰作,也是他融合儒老道论的典范.玄是什么?桓谭说扬雄所说的"玄者,天也道也",即"宓羲氏之易,老子之道,孔子之元".宓羲之易指原始的《易经》;孔子之元即《文言》之"乾元、坤元".扬氏《太玄·玄图》曰:"夫玄也者,天道也,地道也,人道也.兼三道而天名之."《易大传》曰:"易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老子》分道为"常道"和"非常道",玄为易为道,似无可辩.扬雄的玄就是老子的道、宓羲的易、孔子的元,似乎扬雄只是将名字改了一下.改道为玄不是扬雄《太玄》的可贵之处,可贵的是他创立了一个以玄为名的宇宙生成系统.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大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如果以老子之一当易之太极,老子之二当易之两仪(阴阳)的话,则在易的太极外,当还有一物,即道,是故宋儒有"无极而太极"之说.这是儒道纷歧之处,也是儒道水火之点.在此,扬雄抛弃了易经而取老子,将道字易以玄字,于是改造成"玄一摹而得乎天,故谓之有天;再摹而得乎地,故谓之有地;三摹而得乎人,故谓之有人"的生成模式(《太玄·玄告》).玄即是天道地道人道的总和,又是天地人产生的本源,这与老子道的功能完全一致.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弃儒而从道,相反,扬雄取的只是老子道论的形式,推行的却是儒学实质.他自序造《玄》经的宗旨说:"播之以人事,文之以五行,拟之以道德仁义礼知(智).""人事"是玄经要说明的主题,"五行"是玄经使用的哲学原理之一,"道德仁义礼智"则是玄经的主体内容.扬雄在《太玄》中贯彻了儒家的"五行"、"五常"学说,其《玄数》一篇就是玄数与五行、五方、三季、五味、五常等配伍的一览表.《太玄》不仅有五行正常,而且有阴阳学说,他说"玄者搞措(作用)阴阳而发气.一判一合,天地备矣."玄既然能驱劝阴阳来发气开天地,那么《玄》经之中自然有阴阳的原理了.又说:
"莹天功明万物之谓阳也;幽无形深不测之谓阴也.阳知阳而不知阴,阴知阴而不知阳.知阴知阳,知止知行,知晦知明者,其唯玄乎?"《玄扌离》明确指出玄书有阴阳,玄理备阴阳.将阴阳、五行与儒家理论结合,这是董仲舒以来西汉新儒学的特点,扬雄的玄也继承了这一儒学定势.《太玄》即是以老子道论为外壳,以儒学阴阳五行为原理,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等理论为内容的新经典,是阴阳五行、儒家理论与老子道论的又一种组合形式,是儒老融合的新哲学.
52书库推荐浏览: 舒大刚杨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