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代,王充祖先因功受封会稽阳亭.亭侯是汉代军功爵之一.汉制,从军立功者,依军功大小可食邑于县、乡、亭.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乡以上则是县.亭的大小,约相当于后世的堡或村.级别不高,但可坐食其税,是个中小地主.可惜好景不长,有一年,王充家在一次突发事变中,失掉了爵命和地位.无爵可继,有家难归,王充的祖先们只好就近安置下来,男耕女织,以农桑为业,成了会稽郡人氏.
失掉了封爵的王充列祖列宗,都骁勇使气,结果结怨甚多,众人皆怨.一遇天灾岁歉,王充的祖先们又干些拦路抢劫,杀人越货的勾当,弄得千夫所指.在王充祖父王汛手上,正值西汉末年天下动荡,秩序大乱,王汛担心乱中被仇家绑票,于是收拾细软,"举家担载",或肩挑,或车载,离开阳亭,先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最后留居于钱塘县,以转手倒卖,贾贩经商为业.由此可见,王充的家世,由先秦王孙,而西汉封侯,进而农桑贾贩,真是江河日下,一代不如一代.
王充的父辈共有二人:王蒙、王诵.王诵即是王充的父亲.王充祖辈好勇任气之习,至王蒙、王诵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终于又与地方豪强丁伯家结下深仇,钱塘也不能呆下去了,遂又举家迁入上虞.
这真是一个十足的破落之家,到王充出世时,已是"贫无一亩庇身","贱无斗石之秩",再加"宗祖无淑懿之德".确实是一个"孤门细族"之家(《自纪》).
在这个家里,迎接王充降临的,不仅没有任何财产、名誉地位,而且更让他背上了一个先人无德,祖宗无行的沉重包袱.以致后来王充成名后,还有人以此来讥讽他.
王充在《论衡·自纪篇》中详尽地记载了这些家庭状况,是比较真实的.对此,刘知几却不以为然,认为:"王充之《自纪》也,述其父祖不肖,为州闾所鄙","必责之以名教,实三千之罪人也!"(《史通·序传篇》)实在不是通达之论.
二、幼读经史
王氏家族虽然不是地方大户,但还没到揭不开锅的地步,田昌五《王充评传》
说"他的家庭是屡受排挤而行将落入贫苦劳动群众队伍中的家庭."(《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二卷)这个估计是合乎实际的.王家祖宗尽管在社会上大耍无赖,好勇斗气,但对王充还是十分痛爱的,也十分注意培养.《后汉书》本传说:
"充少孤,乡里称孝."似乎他从小不是失去父爱,就是缺乏母慈.这并不符合实际.王充《自纪》曰:充少"有巨人(大丈夫)之志,父未尝答,母未尝非,阎里未尝让(谴责)."可见双亲俱在,且很慈爱,未尝见背.王充少时,不喜欢押呢戏辱等无聊游戏.其他小孩喜欢掩雀捕蝉,戏钱爬树,王充从来不去参与,表现出孤介寡和,端庄严整的气质.这引起王诵的重视,六岁便教他读书写字,八岁进他上小学.书馆中学童百余人,都因过失和书法不工遭到先生体罚,唯有王充书法日进,又无过错,未尝受责.学会写字,王充告别了书馆,开始了儒家经典的专经学习和儒家道德的修练.
《自纪》说:
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经明德就,谢师而专门,援笔而众奇.
可见王充接受的正规教育仍然是儒家的伦理,使用的系统教材仍然是儒家的经典《论语》《尚书》,与常人并无两样.乡学既成,王充乃负笈千里,游学于京都洛阳.在洛阳,王充入太学,访名儒,阅百家,观大礼,大开了眼界,大增了学问,初步形成了他博大求实的学术风格.
三、负笈京师
东汉的京师在洛阳,当时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即光武帝)本是南阳的一位书生,夺得天下后,特别注重文雅,尤向儒术.史称他"未及下车,先访儒雅",收集典籍,征招遗隐,"于是四方学士,莫不抱负坟籍,云会京师."为了安抚这批饱学通经之士,光武皇帝特起太学,设博士,用他们来教授生徒,造就人才.太学既是当时全国的最高学府,而且典籍丰富,名流革集,也是全国最权威的学术活动中心.因此四方郡县都挑选优秀青年进入太学深造,王充亦因成绩优异被保送到太学学习.王充到太学的时间,大约在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谢承《后汉书》载:"班固年13,王充见之,抚其背谓班彪曰:
‘此儿必记汉事.’"谢承书已佚,此文见于范晔《后汉书·班因传》李贤注.班因生于建武八年,比王充小5岁,班固13岁,王充到京师时,已年满18,正当汉光武二十年.风华正茂,正是学知识,长见识的大好时机.不过,当时太学受今文经学的影响,盛行章句之学.传经注重家法师承,先生们将先师的遗教记下,章有章旨,句有句解,称为"章句".弟子们反复记诵,味同嚼腊;恪守师训,不敢越雷池一步.加之光武皇帝沉迷纬书谶记,事无巨细,皆决于图谶,神学迷信,充斥学坛.
太学教育,不仅方法僵死,而且内容虚诞.好在这时王充的前辈学者社林、郑众、桓谭、班彪等人都在京师,他们都是古文经学家,博学淹贯,号称大儒.在数家之中,王充对桓谭和班彪最为推崇,受他们的影响也最深.
班彪(公元2年—公元54年),字叔皮,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东汉有名的古文经学家、历史学家,史称"通儒上材".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他为人的特点是:"仕不为禄,所如(往)不合";治学的特点是:
"学不为人,博而不俗";写作的特点是:"言不为华,述而不作."(《汉书·自纪》)其子班因,宇孟坚,即《汉书》的作者,亦博学多通.史书说他"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后汉书·班彪列传》)当时亦在太学肄业.王充对班氏父子十分赞赏,说:"班叔皮续太史书百篇以上,记事详悉,义理浃备,观读之者以为甲,而太史公乙.于男孟坚为尚书郎,文比(媲美)叔皮,非徒五百里(小国)也,乃夫周召鲁卫(大国)之谓也."将班氏父子视为超人奇士,比作文华秀美的泱泱大国(《超奇》).王充以班彪为师,以班因为友,日诵诗书,砥砺德行,在学问文章、立身道德上都大受其影响.本传说王充"后至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不守章句."班彪并未任职太学,王充师之,乃私淑弟子.王充"好博览不守章句",正是师承于班氏"博而不俗","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的家学风格.后来王允"仕郡为功曹,以数谏诤不合去";著书"形露易观","直露其文,集以俗言."这些都与班彪"仕不为禄,所如不合","言不为华"的为人处事方法和文章风格绝相类似.
52书库推荐浏览: 舒大刚杨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