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64)

阅读记录

  "诸子尺书,文篇俱在,可观读以正说."王充说:圣人作经也有文献依据,"六经之作皆有据".由此言之,"书(于史)亦为本,经亦为末.末失事实,本得道质".可见诸子群籍,还是经书赖以造作的依据,哪么正可据之以定正经书.因此他说:"知屋漏者在字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就像立身屋檐底下知道屋漏,身处草莽看得清政治得失一样,读读诸子百家的书,就容易看出经书的错误.可是章句之儒只知信守师说,鹦鹉学舌地"师师相传",代代相袭,殊不知"初为章句者,非通览之人也"(《书解》).这是就经与子的关系来说的.

  从一个希望成为心胸开阔、知识渊博的人来说,博涉经书以外的众流百家更显必要.他形象地比喻说:"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所涉历的程度和深浅不同,其所见闻和收获自然也不同.他说做学问也是如此:

  "入道浅深,其犹此也.浅者则见传记谐文,深者入圣室观秘书.故人道弥深,所见弥大."他又比喻说:人们游历都想进大都市,就是因为"多奇观也".而"百家之言,古今行事,其为奇异,非徒都邑大市也."他又说:"大川相间(兼),小川相属(归属),东流归海,故海大也."倘若"海不通于百川,安得巨大之名"?

  人做学问也是如此,"人含百家之言,犹海怀百川之流也."(《别通篇》)其渊博的知识就会自然而然形成.王充经子并重,博涉众流的特点,正是他成就其博学通才的原因之一.

  王充还注意训练自己通博致用和造书属文的能力,他将当时儒学之士分为四等,即:儒生、通儒、文人、鸿儒,他说:"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为文人,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并且认为:"儒生过俗人,通人胜儒生,文人逾通人,鸿儒超文人."(《超奇》)儒生托身儒门,治圣人之经,学圣人之道,远远胜过不学无术的俗人;但儒生仅能死守一经,不知世务,不通古今,"守信师法,虽辞说多,终不为博"(《效力》),故不及博览古今的通人;通人识古通今,诚然可贵,王充曾说过:"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谢短》)但是识古通今,只是一种知识的象征,只要"好学勤力,博闻强识"即可做到,能力如何不得而知.如果"通人览见广博,不能摄以论说,此为匿书主人",好像那藏书家有书不能观读一样,他认为:"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如果学而不能用,"虽千篇以上,是鹦鹉能言之类也."文人能草章属文,正是"博通能用"的人,故贵于通人.但是,文人仅能作单篇文章,不能"连结篇章",写成专书,所以不及能写长文大著,自成一家之言的鸿儒.

  他认为鸿儒最为珍贵,如果说文人是知识分子中的超人奇士的话,那么鸿儒就是"超而又超","奇而又奇"的特级人物,若与儒生相比,就好像装饰华美的车子与破车,锦绣与旧袍子相比一样;如果与俗人相比,更是犹如泰山的山顶与山脚,长狄的颈项与脚掌一样,具有天壤之别!他们是人中超奇,"世之金玉".(《超奇》)汉代的谷永、唐林,能上书言奏,依经论事,属于"文人";而董仲舒、司马迁、扬雄、刘向、刘歆、桓谭等人能鸿篇大论,著书立说,则是"鸿儒".王充把他们与圣人同科,视为稀世之珍:"近世刘子政父子、杨子云、桓君山,其犹文武周公并出一时……譬珠玉不可多得,以其珍也."(《超奇》)王充对鸿儒如此看重,自然他的努力方向也就是成为一名为世所贵的鸿儒了.他师事班彪,不守章句,博览百家……都是通往鸿儒之路的有效措施.

  王充在京师游学历时多久,史无明文,袁山松《后汉书》说王充赶上了汉明帝临辟雍的盛典:

  充幼聪朗.诣太学,观天子临辟雍,作《大儒论》.

  袁山松书已佚,这条材料见于李贤《后汉书注》.注文作《六儒论》,根据王充推崇鸿儒的思想,"六儒"当为大儒之误.辟雍,周代为太学之一,汉代则作为尊儒学、行典礼的场所.据《后汉书·儒林列传》,东汉辟雍始建于光武皇帝中元元年(56年),尚未来得及亲临其境,光武帝便驾崩了.到了"明帝即位,才亲行其礼."《明帝纪》说,水平元年(58年)十月"幸辟雍",那么,至少在永平元年,王充尚在京师,其时他已32岁,在洛阳访学已经14岁.明帝在即位之年,恢复了许多久废的儒礼,以表示对礼治的提倡.这年正月,皇帝戴上九寸高的通天冠,穿上绣着日月星辰的礼服,先祭光武皇帝于明堂,既而登灵台,望云物,吹奏迎春的乐曲,观察物侯的变化,制定《时令》书,颁给列侯、诸王,重演了一番早为孔子所叹惜的授时"告朔之礼".这年冬天,明帝又亲临辟雍,举行尊老养贤之礼.

  事先推定年老博学的李躬为"三老",曾授明帝《尚书》的桓荣为"五更",这天,天子先行到达辟雍,举行典礼,然后派人用安车蒲轮(用蒲草裹轮以免巅簸)将三老五更接来,皇帝亲自到门屏之间迎接.以宾主(而非君臣)之礼迎上柞阶.皇帝下诏"尊事三老,兄事五更",三公九卿,各就各位.皇帝挽起龙袍,操刀亲割,将肉献(不是赐)给三老,还亲自给他酌酒;五更,则由三公如此这般地侍候.接着举行射礼,射礼完毕,明帝归坐于讲堂之上,正襟危坐,执经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不够级别的"冠带缙绅",只有环绕着辟雍璧水,隔岸观望了.这天,平时被人骂为穷酸腐儒的儒生算是扬眉吐气了一回.王充看到了这出从前只在礼书上记载着、在儒生们口头传诵着的敬老尊儒大典,无疑是十分兴奋的,于是欣然作《大儒论》以颂其事.就是事隔数百年后,范晔作《后汉书》,在写到这一盛况时,也不无激动地说:"(明帝)坐明堂以朝群后,登灵台以望云物,袒割辟雍之上,尊事三老五更……济济乎!洋洋乎!盛于永平矣."五、仕途落拓

52书库推荐浏览: 舒大刚杨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