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美术,凡不曾殉难或割股的人所写的便都没有价值,照这个学说讲来,那
么镡的雕刻确是不道德的艺术品,因为他是刀剑上的附属品,而刀剑乃是杀
人的凶器,——要说是有什么用处,那只可以用作杀伐的武士道的赃证罢了。
不过这是“忠臣美术”的学说,在中国虽然有人主张,其实原是不值一驳的
笑话,引来只是“以供一笑”。人的心理无论如何微妙,看着镡的雕刻的时
候,大约总不会离开了雕刻,想到有镡的剑以至剑之杀人而起了义愤,回过
来再恨那镡的雕刻。在大反动时代,这样的事本来也常遇见,对于某一种制
度或阶级的怨恨往往酿成艺术的大残毁,如卫道者之烧书毁像,革命党之毁
王朝旧迹,见于中外历史:他们的热狂虽然也情有可原,但总是人类还未进
步的证据。罗素说,”教育的目的在使心地宽广,不在使心地狭隘。”(据
一月十五日《学灯》译文)人只为心地狭隘,才有这些谬误;倘若宽广了,
便知道镡不是杀伐,经像宫殿不是迷信和专制的本体了。我看了《镡百姿》
而推想到别人的误会,也可谓未免以小人之心度人了,但恐中国未必缺乏这
派的批评家,所以多写了这一节。
□1923年
1月
25日刊《晨报副镌》,署名作人
□收入《自己的园地》
评译日文法
在南方的一个友人远迢迢的写信给我,叫我代买一本《译日文法》。我
买来了之后略一翻阅,却出了一大惊,因为末叶上有这样的几句话:
若有妨害著者名誉破坏本书前途侵害
本书板权概以法律解决专此声明
我看了这严重的声明,当然决不会再去妄想在老虎头上搔痒,妨害著者
名誉或侵害本书板权,自讨苦吃,但是对于书的内容却禁不住要说一两句话。
我深望这些闲话不会影响到书的前途,不过这也不能十分顾虑到了。
《译日文法》的内容,与以前的《日文阅书捷诀》十九相同,疑是一人
所作,其误谬亦大抵相同。《译日文法》中有许多例句,都为日本文所无,
如第十四云。
觉悟■■■奋斗■■
又第十三页云,
私■作■工■■作■工
倘若只有一处如此,或者可以说是为手民所误,但是《阅书捷诀》的第二十
八及二十则里也是如此,可见并不是印刷的错误。这种文章真不知道是什么
地方的话,或者在.. Chimpunkampun的“唐人的呓语”里边能够找到罢?又第
十八页云:
愿■请■■■
这一句也不成话,倘若是说“勿请愿”,应作“请愿■■■”,因为“请愿”
一词本是日本的新名词,训读时亦作.. Koinegau,如照《译日文法》请愿作
negaiQukeru,意思是说“把愿望赎出来”了。愿望可以押款,未免太是奇怪
了。第十七页云,
余■汝,行杖■借■■亻■■
上半是古文,下半是现代语。也不能连用。此外如“将看书”乃作“书■看
厶”,一本书乃作“一枚”,在何处乃作“■■■”,这类的错处还多,不
过比较的已经算是小节,可以不必列举了。
总之我对于这一本书有这四种不满意的地方:
一“三天”成功的办法,在学问上绝对的不行。《和文汉读法》比这
些书还要整齐一点,然而近来教日文的人也不再用他了,因为即使读熟了也
只能够去把和译的《出师表》之类重译过来罢了。
二三十二页的书卖大洋二角五分,价钱太贵。
三谬误太甚。
四声明太近于恫吓。
当《日文阅书捷诀》出版的时候,我曾做过一篇杂感《三天》,登在《晨
报》上,其中有这样的一节,现在再录在下面,以供欲学外国语者之参考。
“在现今奇迹已经绝迹的时代,若要做事,除了自力以外无可依赖,也
没有什么秘密真传可以相信,只有坚忍精进这四个字便是一切的捷诀。”
□1923年.. 2月.. 6日刊《晨报副镌》,署名作人
□未收入自编文集
歌咏儿童的文学
高岛平三郎编,竹久梦二画的《歌咏儿童的文学》,在一九一○年出版,
插在书架上已经有十年以上了,近日取出翻阅,觉得仍有新鲜的趣味。全书
分作六编,从日本的短歌俳句川柳俗谣俚谚随笔中辑录关于儿童的文章,一
方面正如编者的本意,足以考见古今人对于儿童的心情,一方面也是一卷极
好的儿童诗选集。梦二的十六叶着色插画,照例用那梦二式的柔软的笔致写
儿童生活的小景,虽没有《梦二画集》的那种艳冶,却另外加上一种天真,
也是书中的特彩之一。
编者在序里颇叹息日本儿童诗的缺乏,虽然六编中包含着不少的诗文,
比中国已经很多了。如歌人大隈言道在《草径集》,俳人小林一茶在俳句集
52书库推荐浏览: 周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