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知堂书话_周作人【完结】(67)

阅读记录

  人肄业寺中,谈某家闺阃事甚■,一士摇手急止之曰,不可不可,场期

  已近,且戒口过,俟中后再谈何害。噫,士习如此,其学可知。

  在《乡闱纪异》这类题目的故事或单行本盛行的时候,能够有如此明通的议

  论,虽然不过是常识,却也正是卓识了。卷一又有一则,论古今说鬼之异同,

  也是我所喜欢的小文:

  说鬼者代不乏人,其善说者唯左氏晦翁东坡及国朝蒲留仙纪晓岚

  耳,第考其旨趣颇不相类。盖左氏因事以及鬼,其意不在鬼。晦翁说之

  以理,略其情状。东坡晚年厌闻时事,强人说鬼,以鬼自晦者也。蒲留

  仙文致多辞,殊生鬼趣,以鬼为戏者也,唯晓岚旁征远引,劝善警恶,

  所谓以鬼道设教,以补礼法所不足,王法所不及者,可谓善矣,第搢绅

  先生夙为人望,斯言一出,只恐释黄巫觋九幽十八狱之说藉此得为口实

  矣。

  以鬼道设教,既有益于人心世道,儒者宜赞许之,但他终致不满,这也是他

  的长处,至少总是一个不夹杂道士气的儒家,其纯粹处可取也。又卷三有一

  则云:余巷外即通衢,地名江米巷,车马络绎不绝。乾隆年间有重车过辙,

  忽陷其轮,启视之,井也,盖久闭者,因负重石折而复现焉。里人因而

  汲饮,亦无他异,而远近好事者遂神其说,言龙见者,言出云者,言妖

  匿者,言中毒者,有窥探者,倾听者,惊怪者,纷纷不已。余之相识亦

  时来询访,却之不能,辨之不信,聒噪数月始渐息。甚矣,俗之尚邪,

  无怪其易惑也。

  此事写得很幽默,许多谈异志怪的先生们都受了一番奚落,而阮云台亦在其

  中,想起来真可发一笑。

  (七月十八日于北平)

  □1935年

  7月

  28日刊《大公报》,署名知堂

  □收入《苦竹杂记》

  如梦录

  友人从开封来,送我河南官书局所刻的几种书,其中我所最喜欢的是一

  册无名氏的《如梦录》。这是一个明末的遗老所撰,记录汴梁鼎盛时情景,

  犹宋遗民之著《梦华》《梦粱》也,向无刻本,至咸丰二年(一八五二)汴

  人常茂徕始据裴氏藏本参订付粹,民国十年重刊,即此书也。本来这是很好

  的事,所可惜的是编订的人过于求雅正,反而失掉了原书不少的好处。如常

  氏序中云:

  “且录中语多鄙俚,类皆委巷秕稗小说,荒诞无稽,为文人学士所吐弃。

  如言繁塔为龙撮去半截,吹台是一妇人首帕包土一抛所成,北关王赴临埠集

  卖泥马,相国寺大门下金刚被咬脐郎缢死背膊上,唬金刚黑夜逃出门北,诸

  如此类,偻指难数,读之实堪捧腹。”因此根据了他“于其悠谬繁芜者节删

  之”的编例便一律除掉了,这实在是很可惜的。那些贵重的传说资料也可以

  说是虽百金亦不易的,本已好好地记录在书上了,却无端地被一刀削掉,真

  真是暴殄天物。假如这未经笔削的抄本还有地方可找,我倒很想设法找来一

  读,至少来抄录这些被删的民间传说,也是一件值得做的工作。

  话虽如此,现行本的《如梦录》里却也还有许多好材料,而且原著者的

  “俚言”虽然经过润色,到底是改不胜改,还随处保留着质朴的色味,读时

  觉得很是愉快。其《试院纪》一篇讲乡试情形甚详,今录一节云:

  至日,按院在三门上坐点名,士子入场,散题。次日辰时放饭。大

  米饭,细粉汤,竹箩盛饭,木桶盛汤。饭旗二面前走,汤饭随后,自西

  过东,由至公堂前抬走。正行之际,晓事吏跪禀老爷抽饭尝汤,遂各盛

  一碗,接院亲尝可用始令放行。至月台下,一旗入西文场,一旗入东文

  场,至二门,二旗交过堂上,一声梆子响,各饭入号,散与士子食用。

  次放老军饭,俱是小米饭冬瓜汤,一样散法,按院不复尝。午间散饼果,

  向晚散蜡烛。

  这不但可以考见那时情形,文章也实在写得不坏。《街市纪》文最长,几占

  全书之半,是最重要的部分,讲到封邱王府,云封邱绝后改为魏忠贤祠,忠

  贤势败,火急拆毁。注引《大梁野乘》云:

  河南为魏珰建祠,树旌曰崇德报功。兴工破土,诸当事者咸往祭告,

  独提学曹履吉仰视长叹,称病不去拜。力役日千人,昼夜无息。当砌脊

  时,督工某大参以匠役张三不预禀以红氍毹包裹上兽而俟展拜,怒加责

  惩,盖借上兽阿奉为上寿也。工未毕,即拆毁,督工某急令先搬兽掷下,

  三忽跪禀曰,讨红氍毹裹下兽以便展拜。督工者复怒责之。或谓三多言

  取责,三日,吾臀虽苦楚,彼督工者面皮不知儿回热矣。

  注盖系常氏所为,但所引事却很有意思,是极好的“幽默”,不但督工

  者是官僚代表,即张三亦可以代表民间,一热其面,一苦其臀,而汴梁之陆

  沉亦终不能免,此正是沉痛的一种“低级趣味”欤。(七月二十八日)

52书库推荐浏览: 周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