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怀仁堂_董保存【完结】(54)

阅读记录

  当人们欢庆胜利的时候,却不见了代司令郑维山的影子。后来有人看见他竟然在作战室的桌子上睡着了——五天来他几乎没有合过眼。高度紧张过后,他睡得十分香甜。

  留遗嘱——弥留之际显胆识

  一位哲人说过,看一个人的胆识,只要看他怎么对待死就够了。

  1998年4月,郑维山将军在例行检查时,发现肺部有一块阴影,经过反复检查,确诊为肺部肿瘤,需要做切除手术。

  开始人们不想告诉他病情,他说:“有什么关系,大不了是个死,我们这些人要死也早死过几回了,不要跟我打什么埋伏。”人们只好把病情告诉他,他不仅没有精神负担,反而能吃能睡,体重增加。

  当时,他已年过八旬,手术开始前他又提出要求,不要全身麻醉,以免日后影响记忆和恢复。进手术室前,他还谈笑风声,说:“战斗就要打响了,集中兵力、集中精力,按计划打下去就是了。”他还说:“只要从手术台上下来,胜利就有百分之五十的把握了。”

  手术后三天,他奇迹般地下床了。第五天出现在走廊里,把工作人员吓了一跳。三个多月后,他来到老部队军史馆的开馆仪式上发表讲话……

  然而,一年后,病情发生变化,他不得不又住进了北京军区总医院进行化疗。

  2000年4月19日,根据他的病情,领导和医学专家都要他从北京军区总医院转到301医院。那天他只提了一个条件:一定要回一趟家。

  医生和家人怎么也劝不了,他说,我有重要事情,一定要回去一趟。

  人们不知道,他是要回去写遗嘱。那天他写下的遗嘱大意是:死后丧事从简,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尸体火化,骨灰撒在大别山、祁连山和河西走廊……

  转到301医院后的一天,他对秘书说:“那次回家,写了个遗嘱,现在看还不行,要重写。除了三不外,还要加上一条,遗体交医院解剖,还有,撒骨灰要给兰州军区找麻烦,你和几个孩子把它撒在老家村后的大山上就行了。”

  又过了几天,他把在部队当副军长的大儿子叫到床边,他口述,秘书记录,写下了给党组织的最后一封信——

  中央军委:

  我身体日渐不支,感觉日子不长了。我作为一个1930年入党的老党员,能活到今天,看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的太平盛世,看到香港、澳门回归,亲自参加了祖国50周年大典,已感欣慰和满足了。遗憾的是没能看到台弯统一到祖国的怀抱。但我坚信,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正确领导下,祖国一定会统一,祖国的明天会更美好。

  人总是要死的,这是自然规律。我郑重请求,在我不行的时候,适时停止对我的治疗,多节约些医疗经费,也是我对党的最后一次贡献。

  我一生积蓄无多,请将我最后一个月的工资作为我最后一次党费上交组织。平时积存下来的书籍送给大别山一个学校,供山区的孩子们使用。

  丧事从简,中央早就提倡,我是当年带头签字的老同志之一。我死后,不开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不进八宝山,也不搞任何形式的送别仪式,尸体供医学单位解剖后火化,骨灰撒在大别山屋脊洼的山上。最后一个敬礼!

  一个老共产党员、老战士郑维山

  2000年4月19日

  2000年5月9日1时10分,郑维山将军面向他浴血奋战过的河西走廊,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第二天,301医院遵照老将军的嘱托,除头部外对身体进行了全面解剖,还取出了部分器官作为标本进行分析。

  5月10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看到此信后批示:“非常感人,确实感人。信,要保存,这种精神在人生观教育中我要讲。请永波同志务必要妥善处理,请迟副主席阅。”

  这封信很快传开了。不少熟悉他的老同志说:这是郑司令的风格。这是郑司令的个性。

  三野“空军司令”刘瑞龙

  三野“空军司令”刘瑞龙从红十四军创史人之一到三野后勤部长兼政委,他没有授衔,老同志却戏称他为三野“空军司令”。

  为了共和国的农业、农村工作呕心沥血,从农业部常务副部长直至倒在农业会议上。

  江泽民给刘瑞龙夫人江彤写信并抄录的三首诗词。信中说:“江彤同志:我抄录了江上青江树峰的三首诗词,其中表达了对刘瑞龙、顾民元同志的怀念。乍暖还寒,请予珍重。”

  笔者供职的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由张爱萍将军题写书名、张震将军作序的《刘瑞龙诗稿》。书中在显著位置收录了江泽民写给刘瑞龙夫人江彤的一封信和抄录的三首诗词。信中说:“江彤同志:我抄录了江上青、江树峰的三首诗词,其中表达了对刘瑞龙、顾民元同志的怀念。乍暖还寒,请予珍重。”

  江泽民同志抄录的江上青烈士和江树峰同志的三首诗词,其一是江上青1939年寄给江树峰的诗:

  过隙光阴似白驹,十年患难早相扶。雄心拼付三期战,别绪全凭一雁书。春水绿杨思故里,秋山红叶走征途。天涯兄弟成劳燕,互问风尘老病无。

  其二是江树峰1982年怀念江上青之词——调寄青玉案:

52书库推荐浏览: 董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