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广场上沸腾了。欢呼声、口号声此起彼伏。
按照事先的规定,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要亲手升起共和国的国旗。他大步走到升旗的按钮下,按动按钮,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广场上鸣礼炮28响。
惊天动地的礼炮声,使人们看到,中国人民真的站起来了!
此时此刻,领袖的心情是激动的,群众的心情也是激动的。他们浴血奋战几十年,终于迎来了共和国的成立,也就是说,他们用不到30年的时间,打下了一个新的天下,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激动的吗?
紧接着,是空前的阅兵式。
朱德总司令下达阅兵令,代总参谋长聂荣臻率领受阅部队接受最高统帅的检阅。是军威,也是特定的环境的作用,广场上一点声音都没有,只能听到方队整齐的脚步声。
毛泽东看着这雄壮的队伍,举起了指挥千军万马的手臂,向这支英雄的队伍敬礼。
阅兵到黄昏才结束。群众游行便在“团结就是力量”等歌声中开始了。整个广场上灯笼火把,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这天,广场上最动人的口号是“毛主席万岁!”
这个口号之所以喊出来,完全是出自人们的内心。人们已经无法用别的语言来表达他们对毛主席的热爱和敬仰之情了。
曾经有人考证过,“万岁”这个词,是有点封建主义的味道,及至后来的“万寿无疆”,则更是旧时代的产物。不知为什么,人们那时偏偏选择了它。
当一个人被千百群众高呼万岁的时候,他的心情一定是不平静的。这天毛泽东自始至终站在城楼上,始终举手向群众致意。面对群众的万岁声,他忍不住朝群众喊:“同志们万岁!”
当青年学生组成的游行队伍通过金水桥的时候,毛主席对他们喊:“青年同志们万岁!”青年学生更加狂热地高呼:“毛主席万岁!”毛泽东走到扩音器前,说:“把水银灯打开,我要看看学生们的队伍。”
霎时,水银灯亮了,青年学生更加兴奋,几乎把嗓子喊哑了……
这次上天安门,不是正常的庆典,因而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他自己心中究竟是如何想的,他并没有表现出来。
在中国,许多人都记得1966年的8月18日。
特别是曾经风云一时的“红卫兵”。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接见“红卫兵”。
在这之前的几天里,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发生了很多很重大的变化,叫许多政治家和中国的老百姓都目瞪口呆……
8月9日,中共中央发表了十六条即“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8月10日,下午7时,毛泽东突然出现在中南海西门的接待站,会见首都革命群众。在群众的簇拥下,他老人家健步走上讲台,用洪亮的声音说:
“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这句话被当作最新指示,发表在当时的大小报刊上。
毛泽东走上讲台的时候,群众真诚地高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
毛泽东也高兴地喊:“同志们万岁!”“同志们好!”
有人说:毛泽东不是8次接见红卫兵,而是9次,那是把这次也算上了。
应该说,这一次虽不是正式接见,也是他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一次重要活动。
1966年8月18日是中国历史上不同寻常的一天。
清晨5时,太阳还没有照射到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就出现在天安门上。
此时的天安门广场,已经是红色的海洋,来自北京、哈尔滨、长沙、南京等地的红卫兵,早已等候在这里了。——他们在凌晨接到通知,毛泽东主席将在这里接见他们。那个时候,毛泽东的形象正在被神化,能够见到他老人家将是怎样的心情,恐怕现在的人是很难体会的了。
7时30分,中共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组长陈伯达宣布大会开始。
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看着林彪、周恩来对100万红卫兵讲话。
林彪拖着长长的湖北腔,讲了人们听来还有些生疏的一些话。从此这个有些病态的声音,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回荡了很久很久……
他们讲话后,游行就开始了,毛泽东看着沸腾的人群,高兴地对林彪说:
“这次运动规模很大,确实把群众发动起来了,对于全国人民的思想革命化,有很大的意义。”
林彪当时说了些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这只是当时报道了的事情,至于发生在天安门城楼上而没有报道的事情,人们就只能听小道消息了。
这天,有1500名红卫兵上了天安门城楼。这对他们说来是天大的荣耀。他们能够近距离地看到毛泽东和他的亲密战友。
清华附中的红卫兵宋彬彬这天成了知名人物——还在大会没有结束的时候,她突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把红卫兵的红袖章套在毛主席的衣袖上?
她跑到会议主持人那里,提出了这个想法。
会议主持人想了一下,说好,就领她走到了毛泽东的身边。
“红卫兵小将要给您戴红袖章。”
毛泽东笑了,把他的右手伸了过来。
52书库推荐浏览: 董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