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七十年代_旷晨【完结】(20)

阅读记录

  现在都已过去那么多年,真要强迫自己去追忆,就有点白头宫女话当年的味道了。不过年少时的欢喜尖叫,还有自然对于我们的诱惑,都是那么地真切可感,就让我们轻轻地回过头来,道一声--再见了,童年。

  七十年代的课余生活--剪纸、造琥珀、养蚕

  剪纸这项技艺如今快要失传了,那些民间的大师们也大多已经作古。在很久以前,它常被用于宗教仪式,人们把纸剪成形态各异的物象,在死者葬礼上焚烧或随其一同下葬。而在七十年代,它可是女孩子们最拿手的活计,她们天生细腻乖巧,一张张彩色的电光纸,在白嫩嫩的手里对折,对折,再对折,然后小小的剪子情人般靠了过去,在上面运转自如地剪出各种花样来。牡丹,菊花,睡莲,燕子,蝴蝶,花鸟鱼虫,一个个蹦了出来,把男孩子们唬得一愣一愣的。那会儿,姑娘家大多爱静,家里来了陌生男人是要脸红的,着装也是稳稳妥妥,黄布军服,白塑料凉鞋,连头发都剪得齐整,一律留到耳下两三寸长。但她们剪纸时围聚在一起,嘴巴可是合不拢的,唧唧喳喳,东家长西家短,说得个个眼睛直冒光,那里遂成了小道消息的集散地。但剪纸终归是美丽的游戏,女孩子也因了这活计,举手投足间多了几分平日里少有的温柔。

  南方的女孩子就不如北方女孩儿那么手巧了,她们不会用剪子直接剪纸。但南方女孩儿也有她们自己的玩法,不会剪,还不兴描摹下来照着刻吗?所以南方不叫剪纸,而叫刻剪纸呢。用一张彩色电光纸,彩面朝下,底下垫着剪纸,面上用铅笔唰唰唰地涂,垫在底下的剪纸轮廓立时黑白分明地显现出来,然后用爸爸的刮胡子刀片把白的部分刻掉,留下来的就是跟原剪纸一样的剪纸啦。不错,创造性少了些,但女孩子还是练就了手巧心细,也多了几大本夹在书中的漂亮剪纸,同伴们互相间交流时也多了好多话题啊。不少女孩子在刻剪纸时,眼睛老盯着那细小的空白刻呀刻的,视力多少都受到影响了,不信你问问一些戴眼镜的中年南方女子,她小时候刻过剪纸吗?

  那会儿我们是很容易怅惘的,对零食的欲望和辛苦的劳作把人压得喘不过气来,况且学校常常停课,日子是那么的长,怎么过也过不完。但一切仍在日日夜夜地向前,容不得我们喘息,大家总要搞些娱乐,将这冗长的时光打发过去。所以,造琥珀很容易就成了风靡各学校的游戏。把买来的优质松香,放在小杯子里,然后根据虫儿大小掺少量酒精,再用文火加热,直到松香熔化,含的酒精基本上蒸发就好了。之后把标本倒入四四方方的火柴盒里,用小刀把多余的部分削去,再经过酒精洗涤、晾干,这样整块人造琥珀就通身透明了。虫子闭了眼睛躺在里面,好似在呜咽地唱着挽歌。把琥珀放在太阳底下看,荧荧闪闪,我们的眼睛也跟着眨巴眨巴着,仿佛要一起隐入那光的深处。

  在七十年代,养蚕也是大家伙最痴迷的课余活动之一。孩儿家背着大人,拿了家里的碎布头,短了的花衣裳,甚至心爱的连环画,换回一些未经孵化的蚕卵或是肉眼几乎看不见的幼蚕。放养小宝贝的一般是铁质的针线盒,得在上面打几个出气口,要不然这些娇嫩的玩意儿半天就得翘辫子。放在家里看着不过瘾,一伙人把它们拎到学校里去,塞到木抽屉里,再挖出一条缝来,上课时眯了小眼趴在桌面上细细赏玩。那会儿孩子们的头脑特清明无邪,课间休息时便凑在一起,比谁养的蚕最大,谁的最肥最白,羡煞了好多没蚕的同学。下课放学了,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摘桑叶喂蚕宝宝。那些白胖胖的小家伙,每天除了吃还是吃,吃饱了便敞开身子骨心安理得地睡,享受得似个神仙。时间一天天地过去,这些蚕渐渐变成蛹,再缚茧抽丝,最后羽化成蛾。它们为自己的生命打开了一道道的锁,并矢志不渝地朝光亮处飞升,完成了旅程中最美丽的蜕变。

  七十年代的票证记忆--粮票、油票、布票……

  在七十年代,如果你手中只有人民币想买到生活的必需品,那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美好愿望而已。那可是个不折不扣的“票证年代”,大事小事都要严格遵循票证制度。

  在“文革”末期,票证有:粮票、油票、煤饼票、豆制品票、肥皂票、香烟票、火柴票、肉票、鱼票、蛋票、布票、煤油票等,另外还有一本每户人家购紧张商品用的购货证。逢年过节时,有许多的票证临时等待通知才知道用于购买何物。而这些票证中又细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如粮票中就可分为粳米、籼米,油票中又有菜油、麻油之分等。那时节,一个人若没有票证,你就寸步难行。假若你出差在外,首先要凭单位证明兑换好全国粮票,否则,全国的大小饭店、市场,一律谢绝供应,哪怕你说破嘴皮,连一片饼干也买不来,你就等着挨饿吧。

  每个家庭每月要弄清这数十种的票子的用途,况且,那许多的票子颜色、大小十分接近,政府为了贯彻节约的原则,票子印得非常小,像粮票、油票等,不及小指宽,只有半寸长,对于眼神不好,没有文化的老太太或家庭主妇来说,辨别这些票子,那是一个不小的困难,常常闹出许多笑话。有些老年人因为老眼昏花,看颜色相近,时常将豆制品票拿去买肥皂,油票拿去买火柴。

52书库推荐浏览: 旷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