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艳,极有女人味,我希望她能老景很好,有好景。我希望你能鼓励她来中国大陆。”
二大妈唐邵和景
二大妈的父亲邵逸周,1899年生于安徽休宁,1975年死于加州埃尔森特罗,享
年76岁。现在武汉大学还有以他名字命名的“邵逸周先生纪念基金会奖学金”。邵
逸周早年湖北博文教会学校毕业,其父是著名徽商邵百万(国基)。由于幼年数学
奇好,初中就被清政府官费选派英国,就读于王国皇家学院矿冶专业,毕业后到缅
甸殖民地任工程师。因立志建设祖国,毅然辞职回国,到江西萍乡煤矿任采矿工程
师。
邵逸周途经上海住在名流曹亚伯家,曹亚伯和南京名媛管毓清是好朋友。管毓
清是管家三姐妹中的老大,家产占南京管家桥一条街,二妹已嫁,只有三妹年幼,
待字闺中。大姐管毓清见邵逸周生得高大端正,一脸正气,又是英国留学生,当即
求曹亚伯做媒,把三妹嫁给这位立志实业救国的小伙子。
邵逸周闻言提出的要求是:“女方一要眼睛大,二要腿长。”相亲一见面,虽
然眼睛和腿比不上盎格鲁一撒克逊人,但在华人中绝对凤毛麟角。当即订下阴历五
月初三结婚。管家桥都骂大姐,说她一定把小妹嫁给人家当小,哪有五月初三嫁女
人的,不知道这全是邵逸周的主意。后来发现嫁的人家不错,才总算伸直了腰杆。
结婚次年生长子邵和高,带妻小回休宁囤溪老家,船上的吹鼓手竟然分不出船上谁
是新娘子。
邵逸周婚后到安庆电灯厂当厂长,家住安庆一个很大的院子里。邵逸周兄弟四
人,二哥、三哥死得早,所以和公婆及大哥一家住在一起。大嫂舍不得让“腿长眼
大”的小妯娌做活,只让她给婆婆梳头,所有家务都由大嫂一人包了。
邵逸周任芜湖市长时生次子邵和仰,再其后生下小女儿邵和景,就是二大妈。
兄妹三人“和高”、“和仰”、“和景”全部取自《诗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因为邵逸周认为国文比英文、数理更有意思。
以后邵逸周任武汉大学工学院院长,学校的校址、办公楼、宿舍都是他亲自设
计的。东湖边是女生宿舍,斜坡是男生宿舍,山前小洋房住高层员工,山脚住低层
员工。
二大妈在武汉大学附小上学,附小老师由武大高材生担任。每次校医陈医生来
打预防针,二大妈都很勇敢,连老校工都说她乖。武大附小运动会跑百米扭伤脖子,
父亲说:“名次无所谓,有这点干劲就行。”
以后二大妈转学到希理达教会学校,离家很远,必须住校,一个月回家一次。
开学第一天,老师先教育学生如何与人相处,这和中国学校的教书认字有很大不同,
让二大妈觉得洋人挺通情达理。
50多年前,二大妈是中国占领日本代表团的秘书
1937年,蒋介石庐山讲话,中日战争爆发。二大妈从希理达学校退学,一大家
人在汉口德租界租了一层楼安顿下来。父亲整天为武大迁往四川筹款,把一大家人
扔在旅馆里。二大妈头一次有零花钱,出门去买巧克力,店主欺负二大妈是武汉郊
区乡下孩子,卖给她的巧克力里都是虫子,“头一次花钱就显得土头土脑”。晚上
到汉口看电影才知道什么叫大城市,一次在维多利亚饭店吃冰激凌的滋味至今难忘。
武汉失守前全家逃难四川,二大妈养的一只小狼狗发疯般跟着,可还是在码头
上挤丢了。父亲邵逸局没和家人一起走,坚持“人在校在”,是最后撤离武大的人。
以后武大迁到四川嘉定,父亲把家安在嘉陵江畔的当天,就带学生到康西考察。晚
上来了日本飞机,由于来得突然,根本没时间逃向对岸的防空洞。大哥和高扛了一
张长桌子到门洞底下躲炸弹,人被炸弹震得蹦起来。全城着火,到处都是浓烟沙尘。
飞机飞得很低,追着难民扫射。二大妈眼看一个老头儿背着孙子飞跑,孙子身上血
流如注,老头还不知道,其实孩子已经死了。重庆全城都是火,满院子都是炸弹皮,
大火把天都烧红了,当夜不用灯就可以读书。母亲把家里的东西分给无家可归的难
民,可二大妈人小不懂事,怎么也不许动自己的鞋、被单、毛巾……
大轰炸后父亲调到资源委员会,住歌乐山,和孙越倚成了莫逆之交。其间一度
负责玉门油矿,还去过蒙古考察。
二大妈在沙坪坝南开中学上初中,和王世杰(国民党外交部长)的两个女儿是
同学,邵逸周和王世杰留英时就是好朋友。王世杰太太住重庆牛市街,灵机一动把
在南开上初中的两个女儿和二大妈一起退了学,转到嘉定上高中。父亲对此很不高
兴,但木已成舟,也就不再说什么。但一年后还是转回南渝的南开中学。以后大哥
邵和高上中央大学,二哥邵和仰上交大,二大妈上了齐鲁。
52书库推荐浏览: 唐师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