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文化与潜规则/道破天机_净素道人【完结】(253)

阅读记录

  “帕累托改进”学说的本义是一项制度改进,纵使不能让所有的人受益,但至少要在不让任何人受损的情况下,可以使一部分人变得更好。张维迎认为:官员索取剩余是一个帕累托改进,因为它有利于降低监督成本,调动官员的积极性。私人产品腐败的存在,对社会、对经济发展来说即使不是最好的,也是次优的。

  改革是买权,不仅要征得让权者的同意,而且要给予相应的补偿。。。。。。改革又不能从其手中强夺,只能购买,于是就形成了钱权交易。改革中的很多变通措施、过渡形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往往是先有腐败和贿赂行为涉足,然后再由正式和稳定的安排加以确认和规范。于是改革的内涵成了对“腐败”确认的过程。改革过程就是就是一种以钱权交易为中心的以毒攻毒的过程;改革要借助于腐败和贿赂行为来推进,以达到市场化的目的。

  12.25 关于腐败概念泛化问题

  腐败概念的日益泛化,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忧虑。由于在思想领域和现实生活中,至今没有统一和准确的“腐败”界定,腐败概念表达被泛化,并出现了腐败定义模糊化、腐败外延扩大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腐败主体的无限扩大。腐败是权力的滋生物、利益的寄生体,因此,腐败的主体只能是握有一定权力的工职人员。

  二是腐败边界不断模糊。在社会生活中,腐败概念的边界正日渐模糊,腐败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之间的区分也日趋含混。

  三是腐败的使用更为随意。把社会不良现象当作腐败来看待,夸大腐败蔓延 广度和严重程度,这是腐败概念的日益泛化的一个主要表现。如学术腐败、赌博腐败等等。

  腐败概念的日益泛化和滥用,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准确把握腐败概念的实质。实际上,任何一个概念的界定都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腐败行为的主体、动机、方式与后果等四个主要因素,共同限定了腐败的范围界限。

  腐败概念泛化的危害表现在:

  首先,腐败概念的泛化弱化了反腐倡廉的效果。有些人把腐败视作魔板,用它套用所有的社会问题。腐败概念的泛化,影响人们都反腐败形势的正确判断。腐败对象的无限扩大和腐败边界的不断模糊,削弱了人们对腐败问题的判断力。同时可能扩大反腐败斗争的打击目标。

  其次,腐败概念的泛化动摇了公众反腐败的信心。由于腐败概念的泛化,腐败 现象似乎随处可见,腐败问题好象越反越严重。

  第三,腐败概念的泛化影响了社会整体的稳定。腐败概念的泛化必定会歪曲社会环境,影响人们对社会现状的正确、客观判断,尤其是在现阶段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容易使人产生对抗心理,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最后,腐败概念的泛化损害了国家形象和声誉。腐败作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受到当今世界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长期以来,西方国家把中国的腐败问题作为攻击中国社会制度的工具和武器。腐败概念的泛化,无形中为国际敌对势力歪曲中国形象制造了口实和借口。

  腐败概念的泛化和界定

  腐败是反腐倡廉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科学界定腐败概念也是反腐倡廉理论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腐败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由此带来一些问题,其中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腐败概念的泛化问题。

  近年来,大量与腐败有关的词汇出现在众多新闻媒体上,诸如交通腐败、医疗腐败、学术腐败、新闻腐败、足球腐败、彩票腐败、节日腐败、低龄腐败等,给人的感觉似乎是越反腐败,腐败越严重。但细究起来就会发现,与这些词汇有关的事件大多不属于腐败范畴。例如,把出租车司机绕行称为交通腐败,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称为学术腐败,把小学生班干部接受同学礼物称为低龄腐败等,这些均属于腐败概念的泛化和滥用。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准确把握腐败概念。腐败概念泛化有许多弊端,它会歪曲整个社会,降低党和政府的威信,动摇我们治理腐败的信心,但最主要的,这种概念上的模糊和混乱会使反腐倡廉工作失去理论基础,长此下去,必将严重影响反腐败斗争的开展。因此,为防止和纠正腐败概念泛化现象,必须科学界定腐败概念。

  腐败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政治术语

  腐败一词在《汉书?食货志上》就已出现:“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意指(谷物)发霉、腐烂。这是腐败概念的生物学释义。后来,它被引申到政治领域,成为一个政治术语。晚清时期,小说《女娲石》中就有“腐败官场”的词汇,腐败意指公共权力的滥用;邹容的《革命军》中也有“革命者,去腐败而存良善者也”的语句,腐败亦指社会不良现象。我们注意到,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经典著作中,除了用“腐败”指公权私用以外,还经常用“腐败”来形容和批判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这里,“腐败”即“腐朽”,意指某种社会制度腐朽没落,必将被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

  上述例子涉及腐败作为政治术语的三种含义:一是公共权力的滥用;二是社会不良现象;三是制度腐朽。但是,腐败作为反腐倡廉理论的一个专有名词,却不能同时具有上述多种含义,必须“择其一而为之”。

52书库推荐浏览: 净素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