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称别人为老师。现在,对别人称为某长、某主任已属平常,称同志觉得过时,称大哥、大姐又显得俗气。这使我觉得不便于表达自己的谦虚态度。但我很快就得到了一个灵感。我平时总爱写些稿子,投给报刊。时常有些作品被发表出来。有时,一些热心的编辑给我打电话约稿,称我为老师。一听这话,我受宠若惊,也有一种成就感。我想,这个称呼很好呀,何不用于称我的领导和同事呢。于是,我把比自己职务高的,比我年龄大的,比我资格老的领导和同事称为老师。意思是,把领导和同事视为老师,向他们虚心学习。称别人为老师,是我表现谦虚态度的一种创新。我看得了很清楚,大家表面上好像对老师称谓有点不习惯,其实心里都挺高兴的。想不到的是,我这一称呼的方法,不久就在我们机关流传开来,很多人都学我那样,称别人为老师。我们单位一下子好像变成了一所学校。
谦虚使我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局长经常表扬我,说我文明、谦虚、实干。他经常重复"谦虚使人进步"那句名言。他还多次在大会上表扬我,说我虚怀若谷,将来必成大器。我的同事们对我评价也很高,在民主测评时,我总是名列前茅。我想,我已具备了提拔的条件。
机关是什么?
机关是一种哲学。机关从表上看没有什么奥妙,有人甚至认为机关的工作太容易干了,轻松、自在、快活,连傻子也能胜任机关的工作,机关的工作不就是发发文件、打打电话、开些会议吗,有什么了不起的。按说,这是不错的,然而,如果你进入机关以后,就会体会到:对于每一个人来讲,都是不易的,它是永远学不完的学问,永远总结不完的教训,永远达不到的目标。现在有一种说法,那就是机关深似海,看似有些夸张,并非无稽之谈。
机关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有形的机关是表面,无形的机关才是根本。所谓有形的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机关部门、人员、业务等,张三在业务科当科长,李四在财务科当会计,王五在办公室当秘书,赵六在门卫当保卫,一目了然,一清二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但是,谁凭什么到什么位置,那么学问就大了。现在,机关安排某人到某位置上工作,其理由千篇一律是工作需要。什么是工作需要,似乎谁也说不清楚,大家只知道,领导一直是这样说的,是不容置疑的。其实,机关是一个小社会,人际关系极为复杂,某些机关表面上围绕工作转,可实际上是围绕关系转。人是什么,哲人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从某种角度讲,一个人在单位里取得什么位置,取决于他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工作重要不重要?当然重要,但工作是工作,位置是位置,不能混为一谈。一个人在单位是否有所作为,往往并不取决于你的工作水平和质量,而是取决于他的社会关系总和的能量,这已经成为常识。
在某些机关,大家往往对这样的事情已见怪不怪了。一名对部门业务一窍不通人突然当上了科长。从表面上,这种安排实在令人难以理解,使人觉得这样把工作当了儿戏。可这就是机关的潜规则。有很多人上台时说什么要坚决打破它,可上台之后,便旧调重弹,毫无办法。很多人到机关之后,总想通过一番努力工作弄个一官半职,以实现个人的价值,可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后,十有八九会得出另外的结论。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干工作是靠不住的。你能干可能得到表扬,可能被表奖,但你想要达到升迁的目的,那就是异想天开了。再说,能干说明你胜任科员岗位工作,科员不干工作谁干工作。至于被提拔的人,他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协调,不是不强调工作能力,而是需要其他更重要的能力,至于什么是其它更重要的能力,人家上任后你就会慢慢地知道了。所以,能干就得当科员,人尽其才嘛。
实事上,官职在某些机关正变成一种非常大、非常诱人的福利,想得到这种福利的人太多了,所以竞争十分激烈,大家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当你发现,你在工作岗位上拼命干了二十年,还不如人家亲朋好友的一个电话或一个小纸条管用,你心里是什么滋味?你对机关还会有什么指望?当然,你不服,那么是不行的。机关让你服你就得服,不服也得服,这叫胳膊拧不过大腿。机关不是体育比赛的赛场,看的是谁更高更快更强,机关看的是什么,大家心照不宣。当有人被提拔了,你千万别这样想:他照我差远了,怎么没提拔我,而提拔了他。你要想到,他肯定有强于你的地方,人家领导可不是傻瓜,要提拔自有其理由。所以,要自身上找差距才是,不可患红眼病。
现在一些机关搞公开竞聘选拔干部。按说公开竞聘总是比悄悄地内定干部要开放得多,进步得多,文明得多。但公开竞聘是否能真正体现它的本来的含义,那说很难说了。公开竞聘的价值在于实行民主,让群众参与进来,使有才能的员工脱颖而出,但是否能体现民主,这里就大有文章可做了。有的单位公开竞聘干部,其实还是少数人说的算。现在很多单位群众投票都不公开,领导想用你,就说你票数超过了规定标准,如果不想用你,就说你票数不够,这样,群众投票成了领导随意使用的杀手锏。领导认可说成是群众认可,领导不认可说成群众不认可。所以,在机关,有时,民主畸变成一种对付群众舆论的有力武器,屡试不爽。你可能认为,领导总会出于工作考虑任用干部,因为领导不是傻瓜,你会想,如果用那些无能之辈能干好工作吗?干不好工作那不影响领导政绩吗?其道理是不错的,可是,如果你真这样去求真就大错特错了。其实,你心目中的人才和领导心目中的人才相去甚远。什么是人才,领导的标准才是标准,一般员工的标准是不顶用的。对于领导来讲,重用的人全是有用人才,你认为谁不是人才,凭什么?
52书库推荐浏览: 净素道人